民革青岛市委员会为了进一步广泛征集群众意见,揭发矛盾,帮助共产党整风,特于5月26日邀请所联系的银行、文教、艺术以及企业机关的非党人士,举行座谈会,就工作中的缺点,提出了批评意见。
大家对民革邀集他们“鸣”“放”,表示感谢,不少的人表示在本单位不敢“鸣”,不敢“放”,在民革可以“鸣”一“鸣”;但又请求不要公开发表,可见还有顾虑。他们说,如二中领导就曾在会上说过“我们内部矛盾,内部解决,最好不要向外‘放’”。
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党群之间有高“墙”。党员同志对旧职人员存在严重的宗派主义,自以为高人一等,以改造者自居;处理事务则犯有主观主义,只凭少数“积极分子”的汇报,不调查研究,不实事求是,从而加深了党与非党之间的隔膜。
来自银行的与会者普遍反映银行单位宗派主义特别严重,旧职人员受到歧视和压抑,工作情绪较为消沉,对于人事安排、提职评级以及肃反工作等问题表示不满。
市建设银行王玉书行长说:“我的情况是比较好的,但还不能说是全面有权,如对人事行政和思想教育工作,就只是‘备案’而已。”他认为人事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不通过业务是没有内容的,必须结合业务进行思想教育,才能推动工作,才能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他对现在的人事管理工作不满意。他说:“行长不了解人事,人事表报由人事股直接上报,除党员副行长掌握外,谁也不晓得。关于提职提级,是由财政局召开党支书会议做出决定后,才交给行务会议研究通过,只是形式而已。”接着他举例说:“据我了解,在交通银行里,有的党员副股长提升了副理,而非党正股长,工作很好,却一直未动;又如建设银行的党员人事股长,不几天就提拔为副行长,这些不正常的人事提拔,是难以使人心悦诚服的。凡事先党内后党外是不恰当的,今后应考虑。”“关于‘抓业务’的问题”,他说:“我还是不能真正抓。建设银行是由市财政局和省行双重领导,财政局召开业务会议和本行党组讨论有关业务问题时,从来没有吸收我参加过一次,而是由党员副行长出席。”同时,他对市人民委员会、计划委员会和财政局的领导工作也提出了意见。谈到党群共事关系,他感慨地说:“表面一团和气,内心各有千秋。”又说“我与财政局马局长曾同过事,现在却很少凑在一块谈谈心,不亲切,冷冰冰的。”最后他表示:上面所提意见,完全从工作出发,但往往被人误解,以为是“争权夺利”。
有的同志说:“公私合营银行有八位副理,其中二人系党员,表面很客气,实际上不能开诚相见;虽有分工,但工作闲散,极感苦闷。”并举了两个例子:“我是合营银行的副理,行里派至台西区办事处的主任,我们事先不晓得,某非党副理去参加会议,见到一位陌生人,问起才知道是主任。”因此他认为行内人事调动和配备,事先应打个招呼,以免弄得大家都难为情。
人民银行的同志说:“我行在人事管理上,对留用人员是另眼看待,认为都有问题,只看过去,不看现在;在提拔干部工作上,也不民主,偏重于表面积极,不问才德,旧职人员压级很低。如六个区办事处主任,原为股长级全系非党人士担任;以后区办事处升为科级,全部主任,却都是由党员办事员提升的。”因此有人反映:“党员提级‘水涨船高’;而非党人士则‘石沉大海’,永无翻身之日”。
此外,通过这次座谈,不少同志还反映了机关、学校对旧职人员也存在宗派主义。党员领导对旧职人员的任用是“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所谓“利用”是叫他们做工作;“限制”是限在办事员一级,永远不能出头;“改造”是成为运动中的被斗对象,而平常毫无帮助、也不找你谈话。如粮食局领导同志曾在会上公开说:“给你们工作是照顾”,使人听之寒心,意志消沉。
关于肃反问题,有的同志说:“共产党讲唯物主义,但对旧职人员却经常犯有唯心主义。在第一批肃反中,是大胆怀疑,不管有无问题,不问已否交代清楚,凡属旧职员,只要参加过反动党团或在旧社会干过一官半职,就确定为被斗对象,结果错斗了不少人。”大家一致意见是错斗了的要平反,并且必须做得彻底。在会上,有的同志对肃反结论做的不恰当和迟迟不下,感到不满,要求有关部门予以重新审理,为此,民革市委会将分别反映,帮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