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斐琴“解放军文艺”编辑部和作家的关系,也是搞得不好的。“解放军文艺”创刊六年来在群众中起了一定的影响,但在文艺批评上的一些教条主义作风也起了不好的作用,由于编辑水平以及一些不正确的选稿标准,也发表了好些不够好或不好的作品。
(一)“解放军文艺”与作家的关系,的确有不少不正常的地方,文艺批评上的教条主义伤害了一些作家,比如对白刃同志的小说“目标正前方”。虽然这个作品是有缺点的,但其主题和题材是反映了当时一些情况的,而对他的批评是过分的;对苏策同志的“小鬼与团长”小说,也有批评过分的地方,这些都伤害了作家的心。更不好的是在刊物上发表作家的检讨(其实有些作品并未公开发表),同时编辑部加上给作家作鉴定式教训作家的按语。当然,这是在比较严重的阶级斗争的情况下,在反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的情况下产生的事情,但是,这种对待文艺、对待作家的方法、态度是很不适当的。其他如从居功骄傲的战斗英雄说的一句话“老子老火车,你坐火车”引伸出“反无产阶级领导,反正规化”的结论,从写干部没写好,引伸出作者看不起工农干部的结论(对“小鬼与团长”的批评)等等,都损伤了新生的幼芽,说明在一些武断的批评之下,只要有一些缺点的作品,往往难以放出来。
(二)在修改作家的稿件上,也有许多粗暴的地方。比如“蒌拉姑娘”中的小姑娘原来处理是死了的,但编辑部硬要处理成活的,原因是听一个外国作家说,为什么给儿童看的作品都是写死的呢?以一般的意见对待具体的作品,这就把作品处理坏了,直到刊物付印时才加以改正。再如朋斯克的“金色的兴安岭”是一个较好的作品,但编辑部说它人民性不够而加了些“人民性”的情节进去。另一种是由于生活知识的缺乏而来的。如把一首诗的“千峰骆驼”改为“千只骆驼”,即由于不懂骆驼是以峰来计算的。而“峰”比“只”也更形象些。另,即过分强调编辑部的删改权,稿约上本来印有“不愿删改者请声明”,但一般作者是不愿作此声明的,因为怕编辑部说他骄傲,还可能会影响作品的发表。而编辑部删改起来即有对作者不尊敬之处。有的在稿签上注批着“掐头去尾留中间”等等。作者写稿用很长时间,而编辑改稿却用很短时间,致有时把人家写得正确的地方给改错了。或者给中间删掉一段,用粗糙的文字连接起来。给作者的回信,也有扣帽子的。如一个部队同志写了一首诗叫“照阳江的姑娘”,在退稿信上评为“小资产阶级缠绵感情”。结果下面的领导又给予批评。
(三)对军内稿件的处理也还有种很不好的作风,即有时看名人、职位,已引起许多人的不满。
(四)对团结老、新作家问题上,对文学风格方面,往往习惯自己喜爱的方面,比如文学评论,对大学教授和中学教师采用他们所习惯的分析作品的方法,则看不惯,而要求改成自己所习惯的那种形式的论文。
这些问题,有的已经作过检查,有些改正,现在正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情况下,我们准备作一次比较全面、深刻的检查,以纠正过去所发生的缺点和错误,改变作风。
编辑工作是任劳任怨的工作,作家们要谅解编辑部的困难。编辑部要竭力克服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宗派情绪,主动地同作家团结。
综合大家的意见,作家和编辑部之间加强团结,需要做到:
一、互相尊重,彼此了解。在我们这社会里,作家和编辑都是脑力劳动者,都是为了共同的事业,有共同的语言,这就是互相尊重彼此了解的基础。编辑工作是任劳任怨的工作,而且又是需要高度思想水平的很细致的工作;为了忙,为了主观能力的不够,编辑工作今人不满,甚至发生错误,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作家们如果能够了解编辑部的这种困难,设身处地想一想,就会谅解,而从团结的愿望、帮助的目的,向编辑部提出意见。编辑部要随时随地虚心接受意见,竭力克服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宗派情绪,主动地和作家团结。各刊物的编辑部如果能够经常和作家们座谈,倾听作家们对于刊物的意见,同时也把编辑部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和作家交换意见,——如果这样的座谈会能够每月举行一次,我想会大大加强作家与编辑部的彼此了解和团结。解放前,我们办同人杂志,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团结了相当广大的一群作家。
二、坚决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这个方针的坚决贯彻,就为作家和编辑部的加强团结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作家和编辑部的团结不是一团和气,彼此有意见都不提,而是要以“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互相策励,共同把刊物办好,——也就是,共同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贯彻起来,达到文学艺术的更大繁荣和发展。现在普遍反映,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刊物是一道关口。这所谓“关口”,如果直到现在还是有真实性的,那么,我们必须决心使它今后不再存在!让我们——作家们和编辑部——把这关口拆掉!而编辑部因其地位关系,必须主动来拆,彻底地拆掉它!
三、处理稿件的问题,大家谈得很多,很坦率;意见都很好。虚心,慎重:——这在编辑部方面是首先第一要遵守的原则。不但改稿要这样,取舍稿件也要这样。关于改稿——哪些可改,如何改,等等,大家都讲得很对。如果发生错误,就用负责的精神坦白承认,作家一定会谅解。这次座谈会上,秦兆阳同志的自我批评精神和王蒙同志的谦逊诚恳的态度,都值得赞美。秦兆阳同志对于造成这次错误的分析,我觉得也还深刻。这件事给我们编辑部的教训意义是重大的,而且效果也是好的。这就是,坦白相见,作家和编辑更能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加强了团结。
各位同志还有没有意见?如果没有了,这次座谈会就此结束。
---- 原载《人民日报》1957年5月10日,原题为:“加强编辑部同作家的团结(续完)——在北京文学期刊编辑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记录摘要 克服文艺批评上的教条主义作风, 纠正不正确的选稿标准,改进“解放军文艺”的编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