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部队各单位反右派斗争的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开展得较好的单位,他们大都在整风初期,“放”得较好,在反右派斗争开始以后,旗帜鲜明,态度坚决,群众觉悟很快得到提高,右派分子正被围剿或陷于孤立,运动逐步地深入发展。例如驻京多数单位的反右派斗争,已经形成了政治上思想上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第二类单位是运动已经初步展开,并已开始暴露了一批右派分子或右派言论。第三类包括若干师以上机关、学校等单位,由于那里的某些领导干部没有看到这场斗争的重大意义,或者对敌情估计不足,态度不够坚决,因而至今还没有开始投入这场斗争。还应该指出,即使第一类、第二类当中的单位,发展也还是不平衡的。比如第一类中,多数单位对右派分子和右派言论、右倾思想,揭露批判得还不够彻底;至于第二类的单位中,多半还只是刚刚开始。这就要求:第一类、第二类单位要继续深入开展反右派斗争,万勿松劲;第三类单位要立即采取坚决措施,把反右派斗争发动起来。我们的口号是:一定要把反右派斗争进行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要取得反右派斗争的彻底胜利,就要把部队内部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都彻底地揭发出来。时至今日,还有些人,对军队内部有无右派,是否需要搞反右派斗争,抱着怀疑态度。他们说:“我们这里没有右派分子和右派言论,反击右派不是无的放矢吗?”“还是不要公开提出反击右派吧,提出争大是大非就可以了;否则,就要伤害同志,反倒惹出一些麻烦来。”如此等等之说,无异乎在大敌面前,偃旗息鼓,弃甲曳兵而走。这当然是对右派有利,为右派所欢迎的。许多单位的经验已经证明,部队内部肯定也有右派分子,而真正的右派分子,往往是在斗争当中才逐渐被揭发和暴露出来的;当群众尚未充分发动,思想尚未武装起来的时候,右派分子尚可藏身,一旦群众觉悟提高,眼睛擦亮,右派分子就会原形毕露。没有调查研究,没有进行斗争,就武断地肯定所有单位都有右派分子和右派言论,固然不对;但是没有调查研究,没有进行斗争,就武断地肯定我这个单位没有右派分子和右派言论,更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偃旗息鼓,弃甲曳兵而走,叫右派分子滑过去,就会犯严重的错误。
要取得反右派斗争的彻底胜利,就要把部队内部的资产阶级右派思想、言论,彻底地驳倒、批臭。我们的部队是在党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在长期的狂风暴雨的阶级斗争中,许多出身于地主、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家庭的人们,已经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我们部队的绝大多数人是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的。但是也要看到,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部分人,是在民族民主的思想基础上入伍、入党的;解放战争时期或胜利以后也有一部分人,则是在全国胜利的大浪潮中,走进革命部队中来的。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革命的人生观还没有确立起来,原有的阶级立场和思想感情还没有彻底改造。因而在这次巨大的政治风浪中,他们就不同程度地露出了原阶级的本性。当然,在解放战争以后入伍的知识分子中,这种表现就更多一些。总的说来,部队内部真正的右派分子虽然为数极少,但是右派言论却并不少,右倾思想就更多一些,资产阶级思想的市场还是相当广阔的。因此,我们要巩固无产阶级的思想阵地,就要把右派分子、右派言论当作活的教材来教育群众,在人们的头脑中进行彻底消毒防腐,使人们对资产阶级右派观点深恶痛绝。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在这次政治、思想斗争的战场上,组织群众,系统地细致地彻底地揭露和批驳右派言论,一直到驳得体无完肤,彻底搞臭。这种批驳工作,作得愈细致、愈系统、愈彻底,就愈能锻炼群众,使群众通过这场斗争,学会从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上观察问题,对待问题,使人们头脑中的无产阶级阵地更加巩固。
这次反右派斗争的性质和伟大意义,正如彭真同志在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上讲的,“是一场全民的大论战,是一场伟大的政治战争和思想战争,是资本主义道路同社会主义道路的斗争,是一场关系六万万人的命运和我国社会发展方向的斗争,是一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斗争,这一仗我们如果不打胜,社会主义就搞不成功。”在这个战场上,对每一个人都将是一个严重的考验,每个人都要表示明朗的政治态度,即是对右派分子、右派言论进行坚决的斗争。对右派分子和右派言论,是来不得温情主义的。至于是否会伤害人的问题,只要领导上充分发动群众,切实掌握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具体分析,分别对待的原则,坚持摆事实,说道理,充分展开辩论的方法,避免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那就一定不会伤害好人。即使对那些具有右派思想言行的人,同样要坚持以上的原则。但是坚持这些原则,决不等于对右派言行采取温情主义或者马马虎虎了事。因为我们这次斗争的决心就是要把部队内部的资产阶级右派思想彻底驳倒、批臭,以提高群众的阶级觉悟,消灭资产阶级右派思想在部队的市场,迫使右派分子改变其立场、观点,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的思想阵地。任何对右派言行采取温情主义,或马虎了事的态度,都将会影响这一斗争的胜利。
再重复一句,这一仗我们一定要打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 原载《解放军报》1957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