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版社本身,我觉得经理部、编辑部与选题计划三方面的制度都需要彻底改变。下面再提三点原则性的意见,供有关部门参考。
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出版社的编辑人员都是很少的,经理人员更其少。一共只有一二十人而年出一二百种书的例子并不希罕。日本昀大规模的出版社,岩波书店,全部人员两百左右,一年出书二千五百种。足证书的品种多寡,出版社的发达与否,完全不在于机构的大小与人员的数量。可是我们出版社的行政管理干部,一般都超出编辑两倍左右。没有人会想像:一个工厂的管理人员,数目可以超过生产工人,一个农业合作社的脱产干部可以多于下地的农民;为什么独独对于出版社这种情况,大家熟视无睹呢?所以我们首先要反对、坚决的反对机关化,衙门化;行政人员必须大大的少于编辑人员:不但人事、财务部门要缩小到昀低限度(人事部门根本可以不要),便是跑排字房印刷厂的工作人员也要尽量减少。身为一长就不做具体工作,也不需要有业务知识的情况,必须消灭。这样,不说别的,仅仅在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两点上,就能立刻见到效果。过去的私营出版社要像现在这样办事,早就关门大吉了。
再谈编辑部。不论哪家出版社,目前正式编辑只占全部编辑(校对除外)的三分之一左右,繁重工作集中在少数人身上。越是水平低的,文字修养差的,越喜欢动笔乱改,真叫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出了毛病而受到外界批评,都由全体编辑分担。有能力的编辑为此暗中叫屈,近来更大鸣不平。后者因为经验比较多,学识比较丰富,主要任务是替外稿加工,特别替翻译稿改错误,润色文字;有加工至三四道的,也有七八道的;提的意见有高至盈尺的,——一点不夸张。但名利双收的是作译者,辛辛苦苦的无名英雄除了拿月薪,只有出了岔子的时候挨骂的份儿。于是他们也搞业务翻译;原是作家而兼编辑的,当然更要从事业务创作。无奈在八小时紧张脑力劳动之后,到晚上已是强弩之末,勉强撑持了。自动加班,身心愈来愈疲劳,结果是两败俱伤,本位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质量都只能下降,不能提高。
既然只有少数是真正管用的编辑,为什么不把余下的精简,而只留小部分有培养条件的助手呢?既然有实力的编辑大都在搞业余写作或翻译,为什么不干脆把他们放到社外去作专业作家,而只留少数的骨干当家把舵呢?放出去的人,可以用按件取酬的方式继续为出版社审稿。留在社内的一部分要挑老经验,好眼光,没有做作家的野心,而愿意把编辑作为终身事业的人。他们的任务决不是替外稿加工,而是掌握出版方针,考虑读者需要,品种比例,如何组稿,如何审稿等等;同时以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助手。但他们的政治待遇与物质待遇都要加以适当的提高,以便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此外,还可聘请社外的专家学者为特约编审,也采取按件计酬的办法。唯有这样,出版社才能做到精兵简政,而编辑部的阵容真正的充实起来。
几年来的“选题计划”制度,我认为是脱离实际,纯凭主观行事。一个国家的学术必须到了真正繁荣昌盛的阶段,学者如林,作品如雨后春笋一般的时候,才可以拿着单子去“配货”“定货”。我们从抗战以来,二十年中学术的园地虽不至于满目荒凉,至少是花果寥落;做学问的人一般都抛荒了很久,世界上的风吹不到,究竟什么是现代国际水平还摸不着头脑,温课补课都还没有开始;老作家只有这么几个,新进的人才还没有完全成长;青黄不接,怎么能马上“要啥有啥”?过去煞费周章,订了选题计划,到处约稿,组稿,甚至于拉稿;稿子来了,品质不高,但或者为了作译者是名流,碍于情面,或者为了已经预付一部分稿费,免得经济损失,更为了执行计划,只能勉强付印。看书目是花色繁多,品种齐备,究其实很多是滥竽充数,不过完成任务而已。这样做去,书出得再多也是虚假的文化繁荣。
出版事业要顾到读者和作者两方面,但既不能一味做群众的尾巴,也不能一味讲团结统战而迁就作家;如何掌握是一件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有经验的专家一面研究,一面实践,一面修正。今后至少应当正视我们创作界学术界的现状,实事求是,不能再一相情愿的好高鹜远,把心思放在橱窗陈列的设计上面。出版社的编辑,尤其是总编辑,应当经常与作家接触,从正面侧面了解他们的学术水平,写作情况,摸清了底细才约稿。计划不能没有,但只能有个纲目,定一个大概的比例,主要仍须按照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同时还得了解读者群众的意见和反应。在目前的情况之下,尤其需要以脚踏实地,稳步前进的作风作为改善出版事业的关键。
来源:1957年5月17日《文汇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