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24日举行科学教育界座谈会,到会的有冯友兰、张申府、宗白华、胡明、周太玄等二十余人。从一些教授在座谈会上反映出的情况看,教授们在“鸣”“放”声中,还有顾虑:怕挨闷棍,怕挨冷箭。特别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些教授,表现出忧虑更大。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友松说,解放之后,搞教育统计的,被人一棍子打死。现在在全国的高等学校里,没有人学教育统计学,也没有人教教育统计学了。研究了二十几年教育统计学的人,也放下了。
他说:我们向教育部要材料讲课,不给,说是保密。我们教教育学的,对今年中等师范、中等学校等等全面情况不了解,能教好书吗?学生问到了,自己不知道,像话吗?我是个大学教授,教育的全貌材料,从教育部里拿不到,最近却从日本的出版物上看到,这像话吗?我们搞了几十年儿童心理、课程论的人,研究了一辈子语文教学法的人,都一概否定,一棍子打死。我们的教育工作,还没有由内行人来办。
陈友松教授还说:师范教育,是人民教育事业的重工业,百年树人,在此一举。但今天许多学生,都不愿做小学教师。如果光用思想动员,来使他们安心,这种做法,是太唯心了。要求领导部门应切实改善对小学教师的待遇。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明在发言时,首先表示上次光明日报刊登我的发言,有点申明。我的意思是说,以前没有唯心主义的争鸣,现在有了唯心主义的争鸣,但不是用唯心主义来代替唯物主义。不能把唯物主义预先贴上标签,必须经过反复争论,才能弄清真理。
接着他谈他解放后的观感。他说:在大革命后,我脱离了党的组织,但在宣传马列主义上还是尽了自己的力量,这是有书为证。这也说明我对社会主义事业是热爱的。解放后我自己也作了批判。但我还是遭到无情的打击,令人寒心。关于知识分子,我认为基本上只有两种,任何朝代都是如此。一种是表面拥护,崇拜个人,实则有损于党。但容易取得某些爱好个人崇拜者的信任。一种为耿直之士,所谓有“棱角”的人,敢于提意见,表面上好像对党有距离,实则是真诚拥护。对这两种人要有正确的评价。否则养成歪风,只爱听一片欢呼声。
(5.27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