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有这样的规定:同学申请助学金临时补助要经过小组、班委会讨论批准——而调干同学申请临时补助则可直到学生科要,而且只要是在50元以下一要就给,因而一些人悄悄的拿到了补助享受起来。
值得提出的是大概由于这种规定造成了我班同学认为的党员特殊,原来我班调干较多而大多是党员,他们一些人自以为过去对革命有贡献,因而居功骄傲,认为应该尽量享受补助,于是困难者申请,不困难者亦申请。形成了能捞一点就捞点。据一党员同志说,没有领过临时补助者极为少数,他们真困难吗,看看他的生活比一般同学要好几倍,有的党员银行存有巨款而居然申请了三四十元的临时补助。班长(党员)在班会上高谈调整助学金的道理,而自己却申请补助吃营养灶,是身体不好吗?人们都说他比别人强着多呢!还有个党员因家中办丧事申请160元的补助。据说由于数字太大,转至其爱人机关申请,我组还有这样的事,一个同学没有钢笔实有困难,要申请两元补助,小组讨论时党员发言说:助学金是补助学习困难的,不是买钢笔的,用沾水钢笔也一样,生活不能要求太高,最后还批判就会伸手向国家要钱。结果是没有批准。可是,有一党员申请眼镜,表一填,眼镜也就带上了。
这些现象能不使人认为党员特殊吗?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在我班党员身上几乎看不出来了,他们就知道要补助吃的比别人好一点,穿的像个科长。试问这些过去曾经是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革命干部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是什么造成的?我们希望党委检查学生科的不合理的补助,教育那些享乐在前的党员,取消他们的特殊性,真正成为群众中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人。
来源:北京医学院出版《北医》,1957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