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关系搞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党员幹部不懂专业知识。而校党委会的重政治轻技术的观点,则是产生宗派主义官僚主义的重大因素。校党委在使用幹部和对待幹部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这点。
就二年级班长来说全是党员,是否每个党员都能担任班长领导学习呢?…………有的班长的确因为自己学习吃力,身体又不好,经常闹病,屡次要求调换。在党委使用幹部的宗派主义情绪压力下,他们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另一方面排斥一些的确能担任领导工作,工作积极,肯为同学服务,身体与学习条件较好的非党群众,他们感到无职无权,就不从发挥他们的才能和积极性。这至少对我们工作和学习是不利的。
既然党员是政治上可靠的,可以信任,在工作上就不会发生问题吧!就不必深入下层检查工作,有的是指示,决议,命令,而没有具体的检查督促工作。另一方面,下层党员幹部利用上级的信任,居功骄傲,放弃自己的学习,表现上工作很积极,其实对工作也是很马虎,得过且过。他们既没有工作好,也没有学习好。又何尝谈到领导呢?领导者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单凭政治热情,有工作责任感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技术才能,否则,领导者就很难令人满意,也就不是独立创造性的进行工作,个别党员轻视业务知识学习,这难道不是与党委重政治轻技术观点,和官僚主义工作作风相联系吗?
其次,对党与非党群众也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分别看待,特殊照顾,同学们经济困难的得不到应有的补助,而党员幹部就可以利用补助金大量买书杂志等乱花。十六班党支部书记曹志文一次回家就补助了好多元。这就不得不使得一些党员有“自豪感”,而非党群众有“自卑心”这又怎么能搞好党群关系呢?
这种宗派情绪也表现个别党员对待非党群众的看法上,对同学不信任,习惯于主观主义看问题,抓住表面一些现象,同学发几句牢骚、发泄不满情绪,不仅不检查自己的工作,反而,就对同学扣上“落后”等帽子,因此,解决不了问题。同学负担很重,存有戒心。党员与同学在生活上就隔开了,同学心里话也就不愿说。在生活上不能成为朋友,在工作上不能成为同志。因此党群关系,也就不好。
以党代政。党委会的工作情况我不太了解,侭管如此也可以从我们身边感触到这种以党代政的情况。就拿参加游行晚会和其他集会来说,多半都是由党委会通过党的系统进行组织的,往往党委会先布置到班的党支部,再由党支部确定参加者的名单,甚至班里还得委托一个或两个党支委带队,象这些行政工作中也不占多大地位的事务工作,难道党委不动手,就作不好吗?从这些事情上可以想见党委会的事务主义和以党代政的现象一定是严重的。一味把行政事务揽于一身,难怪我们看不到党委思想工作的多少迹象,同时“代政”的结果,降低了行政机构和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在北京,重大的社会活动是比较多的,象国庆节、五一游行、欢迎外宾等等。这些关系国家和公民政治中的大事。人们都愿意参加的,同学们更是积极踊跃,每次去的人都不少。这就必须要很好的准备和组织。于是党委就以原则领导到具体布置,从表里到表外都一手包干。(欢迎外宾)事前的报告和布置是党委,各班领队的又由党委任命党支书或党支委担任。如我班在去年“十一”是党宣委负责,欢迎苏拉瓦底也是党宣委,“五一”还是党宣委,欢迎优老大会是党支书。
整风中揭发了一些“×长”、“×主任”不称职,一些女同志被无原则地照顾。群众对这批人无情地嘲笑、批评、这些人自己也觉得惭愧,大有无地自容之势。
但是,诸位听着,有人说话了!“我们都是学法律的,谁都知道。私生子是不应受到歧视的。因为只能怪他那乱搞男女关系的爸爸和妈妈。同样,有这些不称职的人,也只能怪那宗派主义的领导者。他本人是不能负责的。”
先生!您只对了一半。因为这些人和私生子到底有所不同,私生子在生之前,不会在娘肚子里说话:“妈妈,你有我多好,快让我出生吧!”而这些人却在担任某长某主任之前,却能用自己各种自觉的活动达到“高官厚禄”的目的。
只有事前没有拍马屁,上任后又不负众望的人,才不应受到嘲笑和批评。
政法学院非学院。“官位”尽被党员占,有智之人入孤岛,资志才疏称英贤,逆者能儒亲友聘,老婆无能主高官,“黎民”疾苦视无赌,“大人”伸手二百元。
来源:《北京政法学院右派分子言行汇编》(第3部分)(北京政法学院,195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