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社会主义并非世外桃源(区别于理想共产主义)

北京大学气三一群同学

一、现实社会主义并非是世外桃源

社会主义社会是历史的连续,它与历史上的社会并没有绝对的改变,要是说,资本主义是劳动人民的地狱,那么,现实的社会主义也还不是劳动人民的天堂,可是有些人为目前社会对中国的巨大变化的陶醉迷信现在已经到了世外桃源,正如因为资本主义对封建社会跨进了一大步,资产阶级经济学者说着资本主义永恒的梦语。

二、现实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中依然存在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虽然目前我国的生产关系大大优越于旧中国和资本主义,因此为生产力的高涨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又突出了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一面,这就是当权集团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中的关系。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它取决于生产资料的占有,那末现在人与人在生产中的关系是什么呢?有人说,现在人与人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了,但是客观的存在恰恰否定了这种乐天主义的论调,现实生活中当权集团在生产资料支配上具有“超群”的特权,这种特权与他们在政治上,社会地位上的其他特权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当权集团与劳动群众便是现在社会主义。内部的主要对立面,目前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重大错误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根源。这样一个严重脱离群众的当权集团与其追随者的存在,就是“三害”得以横行一时的基础(对于现在社会内部是否存在当权集团这一点和“三害”的基础已有很多有关文章(此)文不加叙述。这里向乐天主义者敲起警钟!

“三害”害在哪里!

他们不是鸡毛蒜皮。它们严重的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斯大林时代的错误,在苏联经济上造成严重的损失,特别明显的表现在农叶,在波兰情况更为突出。解放後中国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教条的搬运苏联经验与盲目的发展亦造成了令人痛心的损失,目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困难并非与此无关。

(乐天主义者,赶快跳出井底吧!)

三、解决目前社会主义社会内部主要矛盾的试探:

目前社会主义内部主要对立面(脱离群众的当权集团与劳动群众)的斗争与统一就是社会主义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发展是遵从着渐变到突变的规律,因此当人民发觉到生产关系中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一面时,就必然要求一个根本变革。

某些人感到这句话实在太刺耳(也许是一种条件反射)他们是一提到根本变革,就像历史上一个集团起来打倒另一个集团,一个政党起来打倒另一个政党,打的当权者一扫而光,其实这种条件反射式的恐惧是大可不必,他们没有考虑到时间、条件变了。现在全国人民已经有了相当高的觉悟,他们决不愿意返回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牛马生活,但是他们坚决要求把社会主义推向更高一步,另一方面现在当权集团,虽然是享有特权的阶层,但是他们的特权毕竟与历史上的统治集团大有差别,更何况他们也是刚刚从旧社会中解放出来,他们为了打倒旧中国,曾经抛头颅洒鲜血,他们到底是接受过马列主义的真理,在过去坚苦革命过程中是真正的马列主义者,是紧紧的依靠着群众。

解放後虽然由于他们地位不同,与群众疏远了。但毕竟没有达到不可救药的地步。现在我们党的主要方向是正确的,但是错误是极其严重的,如果党不认真(解决)社会主义内部的矛盾,斗争发展,不认真摸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不认真探索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如果党不对不合理的地方做坚决彻底的改革,如果党不实实在在的依靠劳动群众的智慧与监督,那么其後果是难以设想的。我们不埋怨党,因为认识一般是要在对立面矛盾突出以後,同时我们也坚决要求我们的党勇敢的采取彻底的改革。

为了消除和减少当权集团与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我们要求党中央尽可能取消党政领导者的特权,(为工作所必须者不在其内)我们认为这是消除目前主要矛盾的有效办法,这样作有百利而无一害,作为人民称职的领导者,应该为了社会的进步而具有慷慨的自我牺牲的精神,取消领导人的特权其意义还不在其本身可以为国家节约一些开支,更重要的是消除和减少了领导者与劳动人民之间的实际差别,使得他们的思想意识更好的反映客观,反映劳动人民的疾苦,目前我国提出的领导人参加体力劳动实际是还太浮浅了,流于形式,每一个真正的人民领导者应该基于用他的才能等自我牺牲精神取得群众的敬佩与信任,而不是通过强权和要强权机构存在,就有这种可能性,所以应该特别重视改进选举制度,同时为了保证以後的错误得到及时的改进,必须树立起有效的群众监督,扩大社会主义的民主。

关于更具体细致的道路,还有待全民的讨论,还急待党中央的重视,亲爱的母亲——我们的党,不要辜负我们的希望。

声明:

1.我等不愿在个别字句上辩论,而欢迎就文章的整个精神作讨论。

2.我们试图探讨的是对社会主义内部与社会主义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看法,所以希望不要以战略和策略的观点来对待我们,战略和策略是随着国内、国际的形势而改变,仅仅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看法不随这种改变而转移。

来源:北京大学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委员会编印《北京大学右派分子反动言论汇集》,一九五七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