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全部发扬民主,国家各部门全要选举,取消共产党在各部的领导。政党的产生是由于各阶级和别阶级的斗争。社会阶级很复杂,但可划分为两个;基本利益相一致的阶级(基本利益——即指这些阶级利益和社会发展利益一致),基本利益对立的阶级(和社会发展相违背)。很多时候,前者会联合起来反对后者,而往往是前者胜利。但革命胜利后,基本利益阶级起了变化,因为,社会发展了,这个阶级变化:一种可能由于基本利益阶级的消灭,所以,原来的基本利益一致阶级分为对抗的;一种可能是仍为一致的。对于基本利益相违背的解决只有通过斗争,而另一种则只有发展生产力,表现在社会政治上即充分协商。社会发展史说明了此问题,如在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和工人、农民三者基本利益一致,而和封建主对立;随着资产阶级胜利,资产阶级成为和工人农民对立了。在此斗争中,政党在起组织和领导作用(在解决那矛盾时都是一样的,只是解决基本利益一致阶级同矛盾时一直通过协商)。
在每一社会中,阶级关系不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最后消灭阶级,所以,各阶级利益基本一致,因此,在此社会只适用协商,来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下有工、农、知识分子,他们之间在观点方法上有不同。但一定阶级政党代表本阶级利益,而每阶级都有自己的利益,所以政党都有局限性,共产党不例外。但国家是全民的,所以由政党领导,一定能产生分歧。工人阶级有局限性,表现在:大生产,所以要求社会化;农民则在改造以前要求私有制,改造后,公有制形式仍有两种,由此不同,所以工农利益要求不同,因此两者都有局限性。
每个政党即使在大家中通过一些意见,它不足以消除其阶级局限性。如1955年,国家向农民购粮,向农民多购了许多粮食,给农民带来了很多痛苦。国家为什么向农民要这些粮食?这是党的领导(虽经过国务院讨论)。农民很不满,他们总怕自己没有粮食,但干部在农村采取各种各样在报纸上找不到的办法。农民大部分是肯卖余粮的,但后来余粮虽卖完,由于数字还未达到,所以还得卖,农民们再三说明没有,但还不行。东北冬天很冷,干部在很冷的房子内把窗子开着,要农民受冻,干部在屋子内顺序问,农民非常不满。我不是在这里造谣。老百姓听到区委有人来开会,都怕。后来粮食不够,又得从城市运粮,来回运输。这说明,政策由共产党制定,虽经大家讨论,但结果不免有局限性。
辽宁在推行苞米时,同时推行先进方法,农民最初有顾虑,去年一年,辽宁全种苞米,不管你习惯怎样,但老百姓习惯了吃高梁米。结果在去年一年,由于种得太密,苞米庄稼长得不好,农民只得砍,但政府不让砍,也不顾老农经验。有些按老办法却获得好收获。这由于党是有局限性,所以不可避免产生如上的恶果。
我还认为:当某阶级、某政党一旦成为一执政党时,其局限性增长,所以矛盾增长,必然增长忽视他阶级的利益。如共产党在革命期间和农民同甘共苦,但今天这种共甘共苦已很小了,如将军的收入和一普通农民收入相比较,其悬殊很大。
但我认为,天下是人民打出来的,其中包括有农民,虽然是共产党领导。农民及其他阶级的利益也应照顾。
来源:《高等学校右派言论选编》(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195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