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目下的出版社应该在增产节约,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原则下,考虑作重新的安排。比如根据工业技术的专业化,建立了分散的各式各样的出版社,中央有几个部,几乎就有几个出版社,我觉得这是不必要的。出不同门类的科学书籍,可以相应的合并。至于文艺方面的出版社,从上海一地来看,则未免过分集中,这一家不用,作者就别无他途。稿子积压太多,编辑部也不必着急,反正只此一家,并无分出。这样也就没有了竞赛,没有给写作者选择的余地。
我在〈谈废书〉一文中已经说过:我们的出版社喜欢走阻力最少的道路,有些配合政治任务的书所以出得那么多,那么滥,就因为这一类小册子容易编写,出书也快,不那么费力,既可以做到品种多,又可以完成“利润上缴任务”,其实我们的出版社忘记了,出版物首先要注重质量,它的目标是为丰富社会主义的文化,而不是仅仅为了“上缴利润”或品种繁多。我怀疑,对出版社规定全年上缴利润若干,究竟对社会主义文化有多大好处!因为不能把管理轻重工业的计划指标同样用在文化部门。没有可出的书,宁愿不出。为了完成指标,滥竽充数,就造成很大的浪费。
谈到出版社的“计划性”,我也有同样的怀疑,我们过分重视选题计划,其实,年初订的计划,在年底能完成百分之五十的就算不错了。因为思想的劳动毕竟和机器厂不同。过去就有过这样的情况,投稿者寄来稿子,可用,但不敢用。因为由于选题计划上没有,万一印出来,纸张不够,又怕选题计划上的稿子真的来了,因此拖到年底,看看预约稿不来了,才敢印。有了选题计划,还容易使出版社陷入被动,约来的稿子,预先不知货色,等到货色上门,拆封一看,作品不佳,为着完成“计划”,或碍于情面,或者已经付出了一笔稿费,编辑同志这时的心情既复杂又矛盾,最后只好赶着出来,以了前缘。当然,比较粗略的选题计划还是要有的。翻译书,文艺理论书,古典文学注译之类的书,是应该有选题计划的。但应该给予创作更大的伸缩性。
来源:1957年3月11日《文汇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