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不要太紧张,紧张了,一定会粗暴起来的。”
②“我是有点怕的,等人大开完后,马上下去搞调查,避免这些纠纷。”
③“对毛主席,周总理批评怎么不可以,不过储安平的批评方式不好。”
④“现在大家搞惯了。一搞运动,就是立场问题。”
⑤“这次运动比三反要利害,三反大家只在礼堂里见面:现在要在人民日报上见面,实在有点吃不消,最好三、五人闲谈,大家互相帮助,研究好了,再出来公开谈话(发表)较好。”
一、恢复资产阶级“社会学”的阴谋。
1、费、潘一向对取消清华社会学系表示不满,院系调整时,他们曾企图分三个摊子来保存它即:(1)民族情况(2)统计(3)人口调查。但此企图没有实现。
2、55年后,费与吴景超等企图联合全国社会学家,恢复资产阶级社会学。今年6月初,有一次费与关世雄在吴景超家,费谈到他的工作,吴景超说:“你身兼二十多职太忙了”。费说:我的工作主要是两方面:民族学院、民委,是民族问题方面的工作;民盟和专家局是知识分子方面的工作。”吴接着提醒费说:“你不要忘记社会学系教授们那一摊子”。(因关主场,吴讲此话时很不自然)。费接着说:“职务再忙,我也要抓,我马上提出方案,把这些老教授组织起来。”
二、在“科学体制”和“科学规划”方面的活动情况:
1、5月13日民盟中央成立所谓“科学规划五人小组”。5月28日小组开会,由曾昭抡提出“规划”初稿。
2、6月2日,汇总意见,由曾昭抡、千家驹、费孝通三人补充修改,6月25日曾昭抡、千家驹、钱伟长、费孝通定稿。并由费一人亲笔修改后,拿到章伯钧家去,6月7日,用五人名义送发各地。
三、反党的言论:
1、有一次(西南归来后)与关世雄个别交谈时说:“西南的党和北京不一样,北京是三叉口转圈。”又说:“云南“鸣”“放”比北京落后十年。“西南知识分子对政治不感兴趣。让共产党搞政治,我们搞学术”。
2、6月初关世雄和费一起到吴景超家,费对吴说:“我们两人轮换(指费当民盟文教部长,吴当副部长)我半年在北京,半年下去,回来后,你再下去半年,再回来。这样,共产党搞不了,我们要搞多党政治。”又说:“文教部今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盟组织调十几个优秀人物到中央顶着干,这些人也是半年在本大城市,半年到中央来。今后民盟文教部可不一样了,从前是敲锣打鼓。现在开张了”。
四、反对民族学院的党组织和党员负责人
1、费说:“民族学院是党校。一切要透过党”。
2、费对民院不满,常对吴晗发牢骚,并说:苏克勤既无社会地位,又无学术地位,来在我之后,排次序在我之前。以致我有职无权”。
3、费向清华副校长陈士骅说:“在民院工作,没有党员院长支持,什么也行不通。手中没有喽啰,没有兵,光有大将不行,只有去做学问。带研究生。”又说:“像我们这样的人应当出去做研究工作”,“我说的话,对了不行,不对也不行”。“刘春在这里,他说的话有党员支持他。我说的话没有人支持。”
4、费说民院过去不要潘光旦出去做调查研究工作,他很不满意,并讲:“民院组织上说潘身体不好,不见得,不过是不相信他而已。”
5、费平时曾与民盟关世雄谈到他不满意民族学院的党委。看不起苏克勤,认为苏不应摆在他的前面,说苏没有学问。
6、费对关世雄说,他的兴趣不在民族学院,他想搞民族学。
五、对检查的态度:
今年6月初,费在吴景超家中闲谈,谈到历次运动时,吴景超说:“三反时批判潘光旦太过火”。费也说是过火,并说:“当时我为潘光旦说了几句话。又让我检查,我就检查一下,结果说我检查得很好,后来作典型经验加以推广”,说到这里大笑不止,接着说:“我的检讨全是假的。共产党搞这些运动是失败的。”
六、急欲在下面点火:费在给民盟干部吴春选的指示信中说:“情况,我看还是早春天气,问题是不少的,生气也在上升。”
“请你抓紧把工作会议时布置的关于学制的几个问题推动一下,我看经常把北京或其他座谈会资料发出去,要求讨论和提出意见是一个比较好的工作方法,不要等我回去才搞。”
七、对互相监督的看法:
“我认为民主党派监督是有组织的,一般有它特殊的任务,有组织的,集体的。”
“如何流一,集中加强群众路线,民主党派在这里起的作用很大,应当带头来发挥民主权利。”
“过去我们组织作用起得不多,代表没人支持,开会只是个人意见,这就不起组织作用,很不体面。如果能真正代表大家,则也受到人的重视。”
“使互相监督做得更好有二点:(1)加强盟内民主教育。(2)的确能做到帮助领导发挥群众意见。”
“人代会是个很好的监督机构,过去事先没有很好研究。以致盟的代表不能代盟员讲话,只能谈个人意见。今后应发扬盟内民主,发挥群众路线。”
“监督的范围,有人说,至于政策不能动,要能互相实行监督。要包括政策内容,下面在高校中存在很多问题。协商过程是否包括在互相监督里面……现在情况下要鼓励人家说话,而不是批评。”
八、主张扩大“争鸣”的地盘。
“地方刊物可以公开发行,发卖,几个省可联合办学术刊物,着重写争鸣的文章。
九、要求鼓动知识分子起来:
“知识分子有积极的一面,要求提高,领导落后于要求。领导上搞运动,没有顾到这一些。高教领导工作很紧,大学校长很吃力,盟如何工作呢?如不从要求出发,不能解决困难,是不解决问题的。知识分子有非政治倾向,不孤立,特别是科学进军后他们有路可走。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研究,知识分子肯拿出意见来的。毛主席报告后。还没有条件,时机未到早春。知识分子是否起来,现在主客观都有阻碍,现在要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加肥料、加温暖,使他们生长起来!”
十、对党的领导的看法:
“要真正贯彻党的政策,必须要走两条路:(1)行政系统要确立,(2)走群众路线,我认为要实现党的领导,党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办法,不一定要在每个岗位上放个党员进去,这是领导的低级形式。”
十一、想脱离党自办学校:
费在太湖疗养院(5月27、8两日中对吴晗说:“你现在不要做官了,你,钱伟长和我这几个人,可以办一个很好的大学。”
关于所谓“科学规划”小组活动经过,以及有关“意见书”的一些错误,我已作了书面的揭发和交待。
7月15日人民日报所载“北京科学家批判反社会主义的科学纲领”的报告中有两点我想作补充说明:
(一)千家驹同志在发言中说:“这个小组提出的“对于有关我国科学体制问题的几点意见”的起草者是民盟的一个工作人员吴春选”。实际情况是这样,在第一次小组碰头会上曾昭抡提出(现在看来是别有用心的提出):“这次写提纲希望专职干部来作这样可以提高业务水平,当时大家同意。小组会结束时我就问曾昭抡如何写提纲?他就把大家交换意见中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四个部分,而且指明各人所谈的要点,然后,我们(工作组的工作人员有我,尹志纯和杨汝玉)。根据他们发言的主要内容和搜集的资料写了一个“提纲草稿”之后经过小组会和曾昭抡、费孝通等人五次修改才成定稿。
(二)关于“一视同仁”问题,费孝通原起草的话句是“过去在升学、升级、选拔研究生、留学生时有片面强调政治条件的偏向,我们认为今后应当注意纠正,人民内部在培养机会不应有任何特权……”后来,曾昭抡在电话中告诉我说:“这几句话语气最好改得平稳些,因为作为一个民主党派提出的东西愈平稳就愈有力量。”“我问他究竟如何改法?”他说:“你们专职干部研究吧!”(今天看来他这又是别有用心,把专职干部做为他推脱责任的工具),我接着问“我们商量改后再告诉你吧!”他说:“用不着了,”后来由尹志纯同志提出可否改为“一视同仁”我把这情况用电话告诉费孝通,费教通说“同意”。
此外我还补充揭发和交待一件事。
在今年3月全国工作会议期间,曾昭抡、费孝通在章罗支持下,召开了一个布置讨论“科学体制和科学”的座谈会,那个座谈会的名单的一部分人员是费孝通开列的,他开列的有周淮迅、杨淮骏、孙斯鸣、杜迈之、李康等人。此外天津推派了吴廷璆、杨思慎,辽宁推派了钱堃,北京是金若年、王初,四川是赵一明,湖北是戴金生,广东是钟平。
后来费孝通从苏州写信要我催办这件事(原函已交整风办公室),曾昭抡希望能赶快收到各地的材料,我曾写信催过他们,当时因寄发一个通知给各有高等学校的地方组织(盟中文宣(57)字第(465)号,已交整风办公室),我还对青岛的卢云鹏,甘肃的朱宣人等写信说明工作会议召开那次座谈会时,因为讨论工作会议总结冲突,所以只邀少数地方组织,以免引起他们接到通知后发生误会。
工作会议中所召开的那次座谈会,费孝通因病未参加,是曾昭抡主持的,钱伟长是曾、费提出要通知他参加。我看曾昭抡,钱伟长,费孝通那次发动对“科学体制”提意见,他们是早有居心,而且他们三个人是同谋。
莫俊卿抄录于民盟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