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青、少年报社第二支部关于开除吴一铿党籍的决定(吴一铿)

吴一铿原系本报编委兼文艺部主任十二级,入党十九年来,一贯坚持其资产阶级思想立场,在党内争名夺利,并因此而对党不满,在历史上有数次反党表现,发展到一九五七年鸣放期间,则更变本加厉向党进攻。他猖狂地攻击了中宣部和团中央对报纸的领导,反对团中央为我报规定的“按兵不动”的方针,指挥记者“放火”,并亲自在报纸上大量编发“点火”文章。吴一铿在鸣放期间的言行,表现了他是一个政治上的右派分子。根据中央关于处理右派分子的决定,和中国青年报社整风领导小组对他所作的政治结论,决定开除吴一铿的党籍。

 一九五八年三月五日

附:右派分子吴一铿的政治结论

(一)简历

吴一铿,女,三十九岁,四川阆中人,家庭出身大地主兼资本家,本人成份学生。一九三七年四月参加工作,一九三八年七月入党。曾任四川妇女战地服务团团长、延安解放日报资料员、张家口铁路医院护士长、合江农民报主编、合江军区医院副院长、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创作组组员等职,现任本报编委兼文艺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十二级。

(二)主要反党言行

一、反对和诬蔑党对报纸的领导。

“鸣放”初期,吴一铿在“新闻与出版”。十五期上写了题为“我们需要支持”的文章,集中地攻击了团中央,同时也猖狂地攻击了党中央。以后,在其他几次座谈会上,对团中央继续大肆攻击。

(1)攻击和反对团中央对报纸的坚强领导。她诬蔑说:“我们的报纸办给谁看呢,好象是办给耀邦同志和书记处看的,而不是给群众看的。报纸办的好坏。不是以群众的喜欢来衡量,而是看书记处的脸色,团中央来的电话便是圣旨。”她又说:“团中央不了解报社特性,不了解报纸工作。”她毫无根据地说,中央对报社文艺部不关心,没有领导。因此要求团中央成立文艺处,由她来作文艺处长,兼报社文艺部主任。

(2)把党中央、团中央领导同志对我们报纸宣传上的错误和缺点提出的批评,恶毒地称之为“棍棍棒棒”,“有时甚至打得我们晕了头”。妄图以反对“棍棍棒棒”为名来取消党对报纸的领导。

她也攻击了党中央宣传部,硬说党中央宣传部不关心本报文艺部。

在恶毒地攻击了团中央和党中央对我们报纸的领导以后,她还别有用心地说:“按照党今天对党内、党外知识分子处理的精神回忆起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她大声疾呼:“我们需要支持”,实质上是要资产阶级右派支持她,反对团中央。

(3)反对团中央关于鸣放报道“按兵不动”的方针,极力想把报纸办成资产阶级政治方向的“文汇报”。她说:“团中央压着不让报纸‘鸣’‘放’”。“团中央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开三大会”。她叫嚣:“不能以不变应万变。”“我看文汇报有主见。”他甚至公然在报社内贴条子,叫嚣要报纸“大鸣大放”,煽动反对团中央和耀邦同志。

(4)诬蔑团中央有宗派主义。她说:“被团中央认为是好的干部,而在群众中威信不高。”说团中央团结不了象李庚(右派分子)那样有“才能”的人。她诬蔑团中央提拔干部是用人唯亲,说:“我要去给耀邦同志当一年秘书,出来也是个委员。”

二、鸣放期间,猖狂地进行“点火”活动,亲自策划“左叶事件”的报道,积极指挥记者“放火”,向党进攻。

(1)吴一铿一手策划了所谓“左叶事件”的报道。当她从“文汇报”右派分子梅朵处得悉“文汇报”要在报上搞这一事件,她竟与他们竞赛抢先向党进攻,亲自布置和督促记者写稿,去农业部核对事实,她根本不听农业部领导同志的意见,于是“部长助理和摄影师”在她亲手策划下见了报。事后还写“侧记”,“大丈夫能屈能伸”,企图把“左叶事件”再扩大,攻击农业部党组和刘瑞龙同志。

(2)“鸣放”期间,她主持编发了十数篇“放火”的稿件。除右派分子刘宾雁的“上海在沉思中”外,“救救雕塑事业”是美术界右派分子向党进攻的“火把”,也是在她的授意和支持下搞的。“春风不渡武汉关”,是谷声蒙把武汉文艺界“鸣放”动态作为内部情况写给编辑部的,吴亲自把这封信编改后发稿,而且有意把信中已经提到“武汉市委领导正研究如何发动‘鸣放’等语删掉。

她亲自主持、组织了“鸣放”座谈会,右派分子杜高、田庄、王正参加了“青年剧作者座谈会”,右派分子彭子岗参加了“报刊文艺编辑工作者座谈会”。这些右派分子都是吴特地邀请的。特别是“报刊文艺编辑工作者座谈会”,成了“诉苦”会,右派分子彭子岗在会上大肆攻击了团中央。

(3)积极指挥记者“放火”。她要记者写“对运动起促进作用的”消息。她对记者说:“不能再沉默了,过了的老皇历不能再翻了。”她要记者学写刘宾雁的“上海在沉思中”放火文章。她给上海记者的信中说:“‘上影’,还未全‘解冻’……‘春寒’未去,党内、党外,这派之间意见也未消除。”要记者“也可以反映一些‘封冻’的消息。”从这里可以看出她和社会右派是一脉助承的,思想、语言、观点是一致的。

三、否定党对文艺的领导,否定解放后的文艺的成就

她说:“许多门外汉在那领导艺术,笑话百出,也有许多门内汉,因变成‘官’也成了门外汉了”。因此她说:“解放前可以出京剧界四大名旦,话剧四大名旦,而解放六年来,没有培养出在群众中有影响的人来。”

(三)历史上的其他错误

吴一铿历史上也有过几次反领导反党错误。“三反”中,因进行反领导,无组织无纪律,受党内当众警告处分。但她无视党的批评教育,拒绝改造,与党离心离德。

(四)运动中态度

反右斗争开始时,吴一铿伪装左派,宣传自己“对党是有感情的”,但又在群众中散布说:“我是有问题的,都已向领导小组交代了”。后经几次编委扩大会批判,态度稍有好转,但只谈思想作风问题,不谈政治问题。直到最后在全报社的批判大会上,在群众中揭发的大量事实和说理批判之下,她理屈词穷,才低头认罪。

(五)结论及处理意见

吴一铿是个一贯坚持其地主资产阶级思想立场,在党内争名争地位,鸣放期间则变本加厉,向党进行了疯狂进攻的右派分子。处理意见:开除党籍。降职、降级、降薪。

来源:

原载 《关于清除党内右派分子的决定汇编》,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办公厅编,一九五九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