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将省委宣传部关于徐水县在生产大跃进运动中的政治思想工作向省委的报告转发给你们。徐水县的许多做法很好,很值得各地研究、学习。
徐水县的政治思想工作所以十分活跃,主要是县委明确了应当生产、思想两面锣鼓一齐敲,“兵马要动,政治先行”,特别是抓紧了以促进农业生产大跃进为中心的全党全民的整风运动,扫清了一切不利于生产大跃进的思想、作风、规章,统一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意志和行动,并且普通运用了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式,充分发扬了群众的政治热情和劳动热情,又在生产运动中不断进行评比,开展群众性的经常的表扬和批评,造成了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气氛。
现在有些县份还没有充分注意使政冶与经济相结合,使生产与整风相结合,不能同时掀起生产与整风两个高潮,以取得生产、思想两方面的丰收。这种情况应当迅速转变。各地必须认真贯彻省委第三次农村整风会议的精神,围绕促进农业生产大跃进,搞好整风,并像徐水这样加强农村中经常的政治思想工作,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一直保持饱满的生产热情,以完成一个接一个的生产任务。
1958年3月20日
在徐水,这个有25个乡、33万人口的县份,几个月的时间内,围绕着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各个战线都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首先,这县自然面貌有了一个大的变化。最突出的是,修建了228个水库,驯服了3条河流,并治理了27个山头,加上其他的水利建设,不仅免除了水患,而且利用起所有的水,基本上实现了水利化,可以旱涝保收。其次,这县的工作面貌,也有了一个大变化。各级党组织正一个运动接一个运动地领导群众为农业大跃进苦战。各个业务部门,真正解决了中心工作与部门工作之间的矛盾,拧成了一股绳,并且打破了常规,从各方面为生产跃进服务。这两方面的变化,归根究底是因为这县干部和群众的精神面貌,有了一个大变化。干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懂得要听党的话,懂得必须打掉官风、暮气、骄气,懂得必须打破保守思想,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群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懂得必须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必须搞好生产,人人在思想跃进、生产跃进运动中争取做模范。
精神面貌的变化,是全党全民整风运动的结果。县委在这一时期也特别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的领导。生产大跃进运动,要求政治思想工作必须走在运动前面,动员全党全民发挥革命干劲,投入以生产大跃进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革命竞赛,保证完成一个接一个的任务。徐水县委从这一点出发,很好地组织了政治思想工作的跃进,使政治思想工作由过去的跟着群众跑,变为带着群众跑,鼓舞群众前进;由跟着生产进度跑,变为赶在生产运动前面,推动生产跃进;由少数人当先生,先生讲学生听,变为群众当先生,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由不能紧密联系实际,缺乏战斗性,变为与实际斗争密切结合,有的放矢,生动活泼。这样,就在各种工作上真正体现了政治是统帅,同时使党的政治思想工作向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大进了一步,一扫过去的工作与思想两张皮、被动应付、简单化等现象。这样就使政治思想工作成为工作跃进、生产跃进的巨大动力。
徐水县在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方面,采取了许多做法,创造了不少经验。下面是他们的几项主要做法、几项主要经验的介绍:
整风运动以前,县、乡干部中,有些人在合作化、粮食政策、工农关系等问题上,有不同程度的错误认识,影响更好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少数人滋长着图安逸、闹名誉、要地位等资产阶级思想。基层干部中也有一些问题。据当时不完全了解,全县约2,000村、社干部中,有1,400人很少参加或根本不参加生产。群众说他们是“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是“四个胳膊的干部”(披着小大衣不干活)。有180多人有不同程度的强迫命令现象。隐瞒产量的现象几乎各社都有。个别干部根本不干工作。群众曾讽刺这部分干部说:“社长社长,吃喝一躺,大事干不了,小事推队长”。
一部分群众的思想问题也比较严重。在全县约6万农户中,对走社会主义道路表现动摇的,约有1,800多户,闹退社的121户。不少人对合作社的集体利益不爱护,劳动纪律涣散,出勤率不到70%,每天劳动时间一般仅4到6小时。
在整风运动中,这些现象都有很大的变化。干部进一步明确了敌我界限,批判了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群众辨明了两种思想两条道路的大是大非问题,提出了有关合作化、粮食政策、干部作风、社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意见20多万条。当时群众最迫切的要求,是解决社的经营管理混乱、干部不参加劳动两个问题。县委抓紧了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清理了合作社的财务,做到了按时公布账目;促使村社干部检查改进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有1,600多名村社干部还在大字报上作了公开检讨,绝大部分干部都参加了生产(个别干部因工作很多,参加生产很少)。群众对干部改变作风很满意,爱国爱社的热情和生产热情普遍提高,劳动出勤率由过去70%上升到98%,有的超过100%(即不算劳动力的也参加了劳动)。劳动时间增多,劳动质量远远超过过去。
整风运动的这些成果,进一步使县委领导上认识到政治是统帅,“整风是提起一切工作的纲”,更加抓紧了整风,并明确了以推动农业生产大跃进为中心,来开展县级机关和基层的整风运动。县委提出不论县、乡、村那级党委,也不论开展那些运动,都必须“兵马要动,政治先行”,所有县、乡、社干部,都要一身二任,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思想,生产和整风两面锣鼓要一齐敲。在这期间,县委突出地抓紧了各级干部的思想领导。当时许多干部对于农业生产能够大跃进的因素认识不到,有些人存在比较严重的右倾保守思想,顾虑重复1955年冬天的“教训”,提出农业生产只能渐进,不能跃进。乡党委书记王振海、郝杰等同志就认为:天寒地冻,水利建设很难施工,进度不能快。县委针对这些思想认识,除了大会讲、小会讨论来批判这种认识外,并以谢坊乡原党委书记郝杰、崔庄乡党委副书记崔锡禄、城关镇委第二书记甲禄平等同志的思想问题,组织县、乡干部讨论批判,扫除农业大跃进的思想障碍,提高了干部的革命干劲。
县级一些部门,有部分干部则极力强调本部门工作重要,把农业大跃进和他们的工作对立起来,对县委提出的县级各部门要为农业大跃进服务的要求,存有抵触情绪。政法部门有些同志强调他们的工作特殊,经济部门有些同志只从多赚钱来考虑问题,不愿接受支援农业大跃进的任务,甚至有的人说:“商业上开支的干部不应给县委办事。”县委把这些错误思想拿到县机关干部中展开了辩论。通过辩论,分散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受到批判,干部政治觉悟提高,使各部门拧成了一股绳,积极为农业大跃进服务。商业局经过艰苦努力,买来12万多口猪仔。财政税务部门计划从搞好业务上,超额完成近100万元的收入。县铁工厂过去重视制造生活用具,近3个月来下乡修配农具近2万件,3个月的生产总值等于过去9个月的总值。目前,“听党委的话,依靠群众,为生产大跃进服务”,已成了各部门干部的共同语言。
各级干部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官气、暮气、骄气等现象,工作上墨守陈规,不能适应农业大跃进的要求。有的干部更滋长着比较严重的消极情绪,不愿下乡,有的成天吃喝玩乐,不干工作,甚至违法乱纪。县委对这些不健康的思想作风,也组织了干部进行批判。许多干部把这一次批判叫做“擦油泥”,说“油泥擦得净,机器转得灵”。其中有些经教育不改和确不称职的干部,则坚决加以调换。经过“擦油泥”,各部门工作出现了新气象。政法部门抽出2/3的干部下乡,其余干部还超额完成了本部门的工作。许多干部虽是日夜辛苦,精神一直很愉快。
在加强各级干部的思想领导的同时,县委并督促俭查了乡、村如何组织生产工作与政治思想工作同时跃进的问题。雁门乡党委当时搞生产挤掉了整风,县委发现后,即督促其检查改进,并通报全县,引起注意。目前,乡、村党组织,在每个工作任务到来时,都比较重视先在干部和群众中做好思想发动,并在工作中注意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表现,及时进行表扬和批评。
群众组成了劳动大军,日夜紧张地战斗,平时近10万人,多时到13万人在水利工地上劳动。这种情况,迫切要求政治思想工作到前线上去。徐水县及时地这样做了,而且成绩显著。现在,在村庄里,在生产现场,宣传鼓动工作非常活跃。各村街头巷尾,都有多种宣传方式,宣传当前任务和本村本社的先进事例,形成浓厚的政治气氛。在这段时间,第一线的重点是水利工地,政治思想工作的重点也在水利工地。较大的工地上,有各乡、社调来的剧团、俱乐部,以及广播、黑板报、油印小报、光荣榜、光荣台等等。无论工地和田野里,为鼓舞干劲,运用得最及时、最活跃的方式是群众性的大辩论和表扬、批评,在各水库工程中,遇到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问题,都组织或大或小的辩论。各个角落和各个人如干劲好、成绩好、经验好,在很短时间,有时在一两小时内,就通过口头和其他宣传工具给以表扬,个别的不好的现象,也给以批评。
政治思想工作上前线,促使着思想工作紧密给合战斗任务,深入群众,及时发现问题,就地及时解决,保证群众一直保持着饱满的劳动热情。这样做,不打破一些陈旧的观念是办不到的。过去,一提起政治思想教育,人们常常是首先想到编写政治教材、宣传提纲,想到训练报告员、支部教员,想到课堂,现在,徐水也还用教材、用提纲来讲课作报告,但是这县根据当前的形势,把生产现场和劳动工地当作课堂,把群众的革命行动和对某些问题的辩论当作政治教材,在紧张的劳动前线教育群众,因此既保证了任务的完成,又不断提高了群众的觉悟。第一个水库史各庄水库动工时,有的富裕中农在工地上说修水库“费工夫,白花钱,不顶事”。这实际代表了部分民工的思想。工地上组织了12,000民工来辩论这个问题,一下就扫除了群众中的这类思想,工程速度显著增加。
思想工作上前线,重要的一环是加强第一线的干部力量,使他们有独立地进行政治思想工作的能力。县委为加强第一线,下放了280多个县干部(其中科局长以上干部120人)到乡,其中87名任乡党委正副书记。调换了40名不称职的乡、社干部,仅第一批整风中,即调整了61名村支部书记,143名支部委员。这一措施,给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创造了条件。紧接着,县委又不断指导这些干部做思想工作。在水利运动中,县委召开了3次县、乡、社干部参加的会议,每次会议都从鸣放辩论的方式来解决干部中的思想问题,启发乡、村干部懂得了解决思想问题是促进农业大跃进和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另外,县委还及时介绍了第一线线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经验。在这几个月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南张丰乡、郑庄村等党组织开展群众大鸣大放大辩论的经验,介绍了北庞村支部的思想工作与生产工作相结合的经验。这些经验虽然不是很完整的,但是,介绍的很及时,因而对各乡和基层支部有很大帮助。
要群众行动起来,需要进行充分的思想发动。领导干部作报告动员,组织参观,是进行思想发动的重要方法;与这样做的同时,还需要由群众自己来教育自己。鸣放、辩论就是群众自我教育的良好方式。徐水县各级领导上,现在比较普遍地掌握了用鸣放辩论的方式,来解决各种思想问题。广大干部和群众,也都已熟悉了这种方式。有时群众主动提出某些问题,要求组织辩论。如前所营村曾经有些社干部不参加生产,有的社员就提出要求辩论。各村的辩论会,群众发言也往往有很大说服力。1958年春各社辩论为什么要提早播种早熟作物时,有的社员说,“早播早生根,晚播早生芽”,比干部讲的一套道理更容易为群众接受。
这县运用鸣放辩论方法,一般掌握了以下几点:第一是,做什么辩论什么。这种做法,对于推动当前工作,教育群众,都是非常有效的。于庄村修渠道工程时,有白洛志等4个富裕中农说开渠劳民伤财,工地上组织了广大民工辩论了这种说法,解决了民工们的思想问题。辩论前,1,400民工14天只开300米,辩论后,只1,000民工,3天就开550米。辩论前青壮年2人抬1筐土,辩论后1人担2筐土。第二是,大事大辩,小事小辩。即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在较大的范围内大辩;如有些业务部门只顾业务,不愿为农业生产大跃进服务,县委组织全体干部辩论:部门工作该不该为中心工作服务?怎样为中心工作服务?经过辩论,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中心工作与部门工作的矛盾,使各部门的工作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拧在一起。比较小的问题,即在较小范围内有教育意义的问题,就在较小的范围内辩论。这种较小的辩论,在各工地、各社、各队经常举行,参加的人都有兴趣辩论,效果也好。但个别乡、社有时把小事也当大事,在较大范围内辩论,这样就不容易使辩论搞好,常常引不起群众的兴趣,甚至产生不好的作用。第三是,大辩套小辩,辩深又辩透。这主要是使辩论的问题由一般引向深入,透彻地解决问题。如南张丰乡曾普遍辩论过“多种甘薯好不好?”群众经过辩论,认识到多种甘薯的好处很多,但是有的社又提出了“国家给薯秧才能多种。”这时又辩论“薯秧是依赖国家解决还是自己解决?”社员在辩论中认识了主要应当由自己解决,接着纷纷投资或拿出自己的生甘薯。第四是,辩论必须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要允许有不同意见的人有充分的发言权利,不能把辩论当作压服的方法。有的乡、社曾出现过把辩论当成压服手段的现象,遇有群众有些缺点,就要“拉出来辩论”,有的群众因此把辩论理解成是一种斗争或处分形式,害怕辩论。这种情况是个别的,开始时也是难免的。县、乡发现后,都注意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辩论的时间和场合,在各乡、社也有一些好的做法。一般是在一项工作开始时,针对群众的思想组织辩论,或者是在工作进行中,针对发生的思想问题组织辩论。有些辩论是在社内、队内进行,而有的就在事实发生的现场进行。如各乡普遍组织的由各社干部参加的检查团,检查到那里耕作上有问题,马上在当场组织这个问题的辩论。这种辩论方式,事实鲜明,说服力强,效果也好。
干部和群众在整风运动中,激发了比先进、赶先进、大搞生产的劲头,掀起生产高潮,在高潮中看到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增加,更加提高了生产积极性。这样,有些中间的开始变为先进,有些落后的也大有转变。1957年冬县里开始修第一个水库史各庄水库时,原计划12,000人修12天,各村却来了工6,000人,6天完工。高级合作化以来有些从来没有参加劳动的,近来也参加了生产。过去群众隐瞒起来未入社或入了社又拿回去的农具,最近有不少人重新送到社里。如王铁庄乡最近送回社的大车、小车和犁耙等较大的农具,就有1,000多件。以上情况说明,社会主义思想在群众中扎下更深的根。但是,在生产大跃进运动面前,先进思想和保守思想的矛盾,集体主义思想与个人主义、本位主义思想的矛盾,必须着重加以解决。思想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大力支持先进,推动落后赶先进,争取实现生产大跃进。而适时地表扬和批评,正是支持先进,带动落后的正确方法。这也是领导方法中抓两头的具体运用。这县从县到乡、社,普遍地运用了这个方法。4个月来,全县规模的评比大会举行了3次,连同乡、社的评比,共有48,167名干部和社员受到表扬,其中13,906名干部和群众受到物质奖励,有12个乡和120个社受到不同的表扬和奖励。同时也有少数社和少数人受到一定的批评,据统计乡、社干部受到批评的有104人。通过这样表扬和批评。在全县范围内造成了先进光荣和学先进、比先进的气氛。不少原来比较落后的,发奋图强,成了先进。南张丰乡王马村社,在水利积肥工作中,进度、质量都很落后,村支部书记崔振生在乡的大会上受到批评。崔振生回村后向全村干部,社员检讨,说“都怨我不好,使全社不光彩。”接着干部、社员都表示,大家都有责任,一定要赶上去。以后,王马村社春耕播种的质量和进度成了全乡最好的社之一,最近乡的评模会上,王马村社获得了第一名的奖旗。
表扬和批评,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这县采用的形式,有自上而下的,即领导机关对下级组织和下级干部的表扬和批评。有自下而上的,即群众提出的表扬批评和下级对上级的表扬和批评。群众和下级提出的表扬、批评,主要是以大字报和鸣放的方式进行的。全县受到大字报表扬的干部和社员,4个月中达4,600多人。再一种方式是上下结合,即由群众评选,层层评选,然后由领导确定,进行表扬或批评。
对于受表扬和批评的,不是挑选他们在所有工作上和任何时间内都是先进的或都是落后的,而是对一段时间的工作(如春耕播种),或某一项工作(如修建一个水库),有比较突出的成绩或错误的,给以相应的表扬或批评。有时还有些临时性的表扬、批评。这样比较广泛地运用表扬、批评方式,能够及时地激发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干部、群众都很满意,有些群众把它叫做“赏罚严明”。
一定时期的表扬和批评,要与检查这一时期的工作和部署下一段的工作相结合。这县一般是这样做的,南张丰乡在春初水利积肥基本上告一段落后,进行了一次全乡规模的评比,同时部署春耕播种。在3月中春耕播种即将结束时,又开了一个“光荣台前比英雄”大会,进行了一次评模发奖,同时组织下段生产竞赛(主要是抓小麦管理,争取麦季丰收)。该乡还计划在麦收前,再组织一次评比,同时部署再下一段任务,争取秋季大丰收。这样把表扬和批评根据工作阶段,贯彻经常,就使一个高潮紧接着一个高潮,群众情绪永远高涨。
表扬和批评的方式,既要广泛运用,还要做到准确,才能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这县在组织评比,表扬先进、批评错误的工作中,由于各级党组织贯彻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并经过认真的比较和研究,才表扬或批评,因而表扬、批评比较准确。对于被批评的,特别注意了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是思想错误还是认识落后,分别对待。即便对思想上有错误的,批评时也是鼓励其改正错误,赶上先进。因此被批评的不感到自己是受了打击,而是把批评当作上级或群众对自己的爱护。
这县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做到了政治技术紧密结合,极大地克服了过去那种抓政治、技术或抓思想、生产相脱离的现象。这一转变,增强了政治思想工作的说服力,受到群众的好评。
在政治思想工作中,政治技术紧密结合,是因为面对着生产大跃进,不讲政治,不能充分发动群众,空讲政治,也不能充分发动群众。东釜山村提倡春麦播种宽幅,一部分干部、社员,教育几次还不愿执行,但经干部说明,宽幅苗长得齐,窄幅苗有大有小,大小一起,大的就欺负小的。这一说,大家接受了宽幅播种。该村提倡集中施肥,有些群众也不接受,干部说明集中施到沟里,肥力不散失,又能保温,1车顶2车,这样说服了群众。
为做到政治、技术相结合,许多干部都下决心学技术。东釜山乡,从乡到社、队都建立了由党委(支部)书记、乡长、社长和技术干部、老农组成的专门研究和指导技术的机构,规定每一个干部都要精通一两种作物或其他耕作技术。修第一个水库时,4名县委委员,虚心请教老农,发动群众出主意,终于把水库修成。县委农村工作部长王庚臣,带领51名县乡干部,连战3个月,搞成6座平原水库。这期间许多干部虚心向技术人员学习,在实际工作中钻研,学会了从设计到施工的全套建水库知识。现在懂得修建水库的全套技术知识的,县干部达141人,乡干部达60多人,这些人都能独立领导修建工程。
不懂就学,不是等学好了再做。有些干部在修水库时提出“边学边建边指挥,边练边战边提高”。有的干部,在开始虽然有技术员一再给讲“流量”、“开毛起登”等等,仍然是一知半解,甚至越讲越糊涂。经过边学边建边练边战,到修第二个以及往后的水库时,就会算水账了,由外行变成内行了。这种做法,在其他生产活动中,也是这样。
搞试验田,也是学习的方法。从县委书记到各级干部,都搞了试验田,每人1亩,共计680亩。搞试验田的特点是:干部分管的作物与他试验的作物一致。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专管玉米就试验玉米,第二书记刘裕管小麦就试验小麦,县长李焕章管甘薯就试验甘薯,各乡党委也是按作物分工专资管理,结合搞试验田。这样,就把掌握生产技术与推广有关的先进经验结合起来,也就使政治与技术结合起来。
这县还有一个转变,就是说与做结合起来。许多干部在又说又做方面,是很好的榜样。在开屯庄泉时,数九寒天,群众中有些人有畏难情绪;这时,县委副书记刘博同志跳下水去干起来,群众一看,也纷纷下水。南梨园乡闹猪瘟时,干部想各种办法,发动群众治猪病,群众仍嫌给猪治病丢人,有的人看着猪死了也不治。乡党委第一书记詹登科同志,亲自下圈当猪医生,立时,全乡传开了这件事,群众很快行动起来,制止了猪瘟流行。
政治、技术紧密结合、说和做紧密结合的结果,是宣传工作深入具体、生动有力,党和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群众说:“现在没有四个胳膊的干部了。”还有的说:“干部下水,不用动嘴”;“干部干的凶,不用费吐沫。”
为了使宣传工作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又能经常化,这县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实际上成了一切宣传方法的大检阅,一切宣传工具的总出动。这样一来,在全县造成了一种浓厚的力争上游的革命气氛,广大群众随时随地都能受到教育。
无论那个乡村,都可看到彩色、大型的全乡或全村的水利规划示意图。在图上,标明着水库、渠道、机井、砖井等等的位置,还注明着全乡或全村的耕地亩数和利用水库、河水、机井、砖井各浇多少亩的数字。这种示意图告诉人们,全乡或全村实现了水利化,就可以旱涝都不怕。配合这种示意图的,还有琳琅满目的大型的作物增产指标示意图,这是根据本乡本村的种植计划,把主要作物画出来,画下注明种植的亩数、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有的还列有图表与1957年比较,一眼就能看出增产的比例。在部分乡村,还画有本乡本村的远景规划示意图,图上有水利化的面貌,绿化的面貌,那儿种葡萄、苹果、桃和梨、那儿是畜牧场,那儿是俱乐部等等。这些示意图,表明了群众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表明了达到目标要走的道路,也表明了经过艰苦奋斗必然实现的美好前景。
在人们苦战田野的时候,强烈的革命气氛立即跟到了田野。南张丰乡在春播突击时,乡党委、全乡11个村社,都组成了“野战指挥部”在田间工作。乡党委设在田间的一个砖窑里,砖窑门前贴了“苦干实干为跃进,鏖战田野争丰收”的对联,横批是“向地球开仗”。这类对联,表现了为实现生产大跃进的气壮山河的革命干劲,极大地鼓舞了群众。乡里及时编印的战报,也在田间、工地很快地传递着,上边登的进度比较,启发人们追先进,上边登的模范事迹,使人们当作榜样学习。很多单位就这样提前完成了春耕任务。
响亮的口号,生动的快报、顺口溜,到处发挥着鼓舞人心、激发干劲的作用。比如在开展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时,提出了“全县水利化,旱涝都不怕”,“水利双保险,保证大丰收”,来动员人们。当人们已行动起来时,就提出“白天赶太阳,夜晚追月亮,黑夜当白天,一天当两天”,来号召人们比干劲。天冷地冻以后,又提出“天冷心不冷,地冻思想不冻”,“思想不冻地不冻”,及时克服了某些人的畏难情绪。为了使人们打破常规过春节,坚持生产,还编出了“万家皆灯火,炮竹震耳边,初一五更起,下地干的欢,打破旧常规,迎接丰收年”等顺口溜。在工地上,也流行着许多顺口溜,如“开渠好,开泉强,能灌溉,多打粮,池塘鱼游荷花开,渠旁葡萄架成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幸福新家乡”。在其他的活动中,也随时随地提出了一些生动的宣传鼓动口号。
广泛地组织参观,特别是本乡或邻乡之间的小型参观,也是这县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据统计,3个多月中,曾在本县范围内组织大型参观7次4,200多人;组织到保定、安国等外地参观4次,4,200多人;组织乡社之间的小型参观350多次,达16,000多人。小型参观时结合贴大字报、表扬、批评、建议,起了很大作用;随时举办小型的展览(如猪饲料的小型展览),更是解决思想问题、介绍先进经验较好的形式。
另外,各乡社普遍设有光荣台、光荣榜、“鸣放园地”、“整改栏”、批评表扬栏等等。这些方法的使用,就造成了宣传工作上的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宣传鼓动,是依靠了广大干部、群众(包括在乡知识分子)来作的,他们发挥了宣传工作上的创造性,干劲很大,县、乡不断鼓励他们及时编写鼓动干劲的材料进行宣传,同时注意了防止不适当的东西在群众中产生不好的影响。有的村曾出现“头可断,血可流,苦战三年不罢休”,“不惜缩短寿命,实现丰收保产”等口号,县委都及时指出作了纠正,防止了可能发生的误解和消极作用。
来源:1958年4月1日《河北日报》。转载于中共河北省徐水县委办公室编《徐水县组织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典型经验》 出版社: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19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