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此件迅速转发给各级党委,一直到生产队的支部书记。
中共湖北省委一九五九年五月五日
河北省昌黎县的情况和他们所提出来的意见,是有普遍性的,各地各级党委都应注意解决,越快越好。如果你们同意,请将此信及附件发给各级党委,一直到生产队的支部书记。
毛泽东1959年5月2日
现在农村正在搞春耕播种,干部和群众都投入生产运动,县、社干部大部份下到生产队,体制变化后,群众的干劲较公社化初期大为提高,出勤率提高。但和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和一九五八年上半年比较,出勤率超过,干劲不大。同时,很大一部份群众,对体制的改变表示不很关心。因而从各方面解决群众自觉的生产劳动的积极性,是当前农村中迫不及待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影响一九五九年的农业生产,而一九五九年的生产如何,对巩固人民公社是一个关键,最近公社几个书记一起开了个研究会,研究了一下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大家认为有如下的几个方面:
(一)分配问题:由分散到集中,由集中到分散,帐目算不清了。地委最近规定了三道防线,一是扣留部份最高不超过45%,二是消费部份的50%(即余下的55%的一半,即27.5%)作工资(按劳动日分配),三是积累不超过4-10%,但实际上公社化以来开支很大,把实际花出去的钱作为扣留部份已达总收入的52%,只有48%可以作为消费。这48%有了吃饭没有工资,有了工资即不能保证吃饭(供给),分给群众的钱很少。由于一九五八年的分配,群众对一九五九年的分配也产生了怀疑。同时,群众还有这样一种顾虑,“现在说按劳分配,谁知秋后又怎样变。”因而在生产上产生了消极情绪,出勤率虽高,但劳动效率很低。
(二)生产指标:包括基层干部和群众,他们对农业生产有科学的估计,人人心中有数。从果乡公社来看,一九五九年的农业生产用最大的努力可以比一九五八年增产50-70%(一九五八年比一九五七年增加50%),每亩可产450-500斤(一九五八年308斤),再多没有可能,但上面分配产量指标是1,200斤,距实际很远。公社按县的指标包产70%,即亩产700多斤,基层干部和群众认为这是空想和吹牛。这种脱离实际太远的指标,非但不起鼓励作用,相反起了挫丧群众生产情绪的作用。群众认为:[累死也达不到指标要求,生产多少要多少,不干也少不了360斤的定量供应]。他们对“没有千斤思想,而打千斤粮食”的说法很有意见,他们说:[那你为什么不想一万斤呢?]。干部则有这样一种说法, 你敢吹我也敢吹,反正我不比你差,你说1500斤,我说2000斤,“法不宰众”,省得被批判右倾保守。
公社书记们研究,为了鼓起群众的干劲,必须实事求是的解决产量问题,使群众心中有数,有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在讨论中,我想了个意见,对上吹,对群众实事求是。上面规定的产量指标给多少,认多少。但对生产队必须既先进而又可以达到的目标,以鼓励生产积极性。讨论了两个小时,不敢这样做,怕被发觉后受批评。最后讨论了一种和农民达成协议的办法,这就是硬着头皮包产量,但在征购数字上和农民达成协议,即把征购任务固定下来,除交征购任务外,其余粮食归生产队。这实际上就是将亩产指标变成一个不起作用的东西,使它不影响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现在看来,指标脱离实际太远,比没有指标要坏得多,因为他要伤害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但是究竟是谁规定的这样的指标呢?谁也不知道,县委书记们清楚的知道,达到产量指标根本不可能,也要硬着头皮执行下去。而地委规定小麦亩产500斤,但一到会上都吹3000斤,5000斤,看来有些糊涂。
(三)粮食问题:食粮比较紧张,不少出卖余粮的地方,日三顿稀饭(施各庄段店等)难以支持劳动,也影响干劲。据谈最严重者为乐亭县,每日只能供半斤粮,现在吃白薯秧的叶子,有些人到果乡公社的地方拣白薯干。
由于粮食问题,牲畜和猪只的发展受很大影响。
(四)大集体和小集体利益的兼顾问题:所谓大集体和小集体利益的兼顾,就是公社,管理区和生产队的权限问题,公社和管理区这一级的关系基本解决,管理区和生产队的关系尚待研究。管理区的手有些过长,抓得过死,而基本生产力量是生产队,因而也影响着生产积极性。
从总的情况来看,这些问题已被人们发现,并且逐渐提出来研究解决,公社走向巩固,但要把群众的干劲提高到一九五八年上半年的水平,麦收将起决定作用。
严重的问题是生产计划虚假和粮食问题,基层干部不敢向上反映,大家心中清楚,背后方知真心话。
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昌黎工作组副组长 王绍飞一九五九年四月十三日
已发:武汉、黄石市委、宜都工委、各地委、省委各部委、省人委党组、各厅局分党组。共印220份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文书科 1959年5月5日发出
来源:湖北省某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