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觉,心里有事,翻一翻,作为一本账,出点题目,请大家研究,你们写文章,我有我的一些想法。
(一)过渡到共产主义,你们看如何?有两个方法,我们可能搞得快一些,看起来我们的群众路钱是好办法,这么多人,什么事情都可以搞。赫鲁晓夫有个报告我们登在11月15日的“人民日报”上,希望看一看,要详细看,要讨论,文章不长,文好看。他已经四十一年了,还准备搞十二年,前七年,后五年,看他的意见是想过渡,但并没有讲过渡,很谨慎。我们中国人,包括我在内,大概是冒失鬼。赫鲁晓夫很谨慎,他已有五千五百万吨钢,一亿吨以上的石油,他还那么谨慎,还要十二年准备过渡。他们有他们的困难,我们有我们的长处。他们资产阶级等级制度根深蒂固,上下级悬殊,猫鼠关系。我们是干部下放参加劳动,将军当兵。他们缺乏群众路线这一着,即缺政治,所以搞得比较慢,还有几种差别,工农、城乡、脑力体力,没有去破除,但他们很谨慎。我们在世界人民面前,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面前,我没有一定要苏联先过渡(不是命令),我们无论如何要后过渡,不管我们搞到多少钢,这条大家看对不对?也许我们钢多一点,因我们人多,还有群众路线,十年搞几亿吨钢。他们七年翻一翻,五千五百万吨翻一翻,一亿一千万吨,定九千一百万吨,留有余地。
想一想,对不对?因为革命从马克思开始没有成功,列宁完成了十月革命,他们已经搞了四十一年,再搞十二年,还没过渡,落在我们后头,现在已经发慌。他们还没有人民公社,他搞不上去,想抢上去,我们过渡苏联脸上无光,全世界无产阶级脸上也无光,怎么办?我看要逼他过渡,形势逼人要逼他快些过,没有这些形势是不行的。你上半年过我下半年过,你过我也过,最多比他迟三年。可是一定要让他先过,否则对世界无产阶级不利,苏联不利,对我们也不利。现在国内形势,我们有几十万、上百万干部,就是想抢先,都想走得越快越好,对全局顾及不够。只看到几亿人口,没有看到二十七亿,我们只是一个局部(六亿人口),全世界是全局。是不是有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要考虑?这个问题牵扯到我们的想法,定计划,对苏的学习,去掉隔阂等一系列问题。他们的经济底子比我们好,我们的政治底子比他们好些。他们两亿人口有五千五百万吨钢,一亿吨石油,技术那么高,科技人员成百万,全国人民中学程度,他的本钱大,美国比不上他。我们现在是破落户,一穷二白,还有一穷二弱,我们又穷,全国每年每人收入不到八十元,大概是六十至八十之间,工人每月平均工资只有九十余元(包括家属)。农民究竟有多少,河南讲七十四元,有那么多?工人是月薪,农民是年薪,五亿多人口平均年薪不到八十元,穷得要命。我们说强大,还没有什么根据,现在我们吹得太大了,不合乎事实。我是没有反映客观实际。
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人家有四十一年,我们只有九年,我看过渡到共产主义一定要让苏联先过,我后过。这是不是机会主义?他是十二年只有一亿多吨钢,我也可以先过,我有理由,我们十年是四亿吨钢,一千万台机器,二十五亿吨煤,三亿吨石油,我国有天下第一田,到那个时候,地球上是天下第一国,搞不搞得到是另外一个问题。郑州会议的东西,我又高兴又怀疑,四亿吨钢好不好?搞四十亿吨更好,问题是有没有必要?有没有可能?今年到现在搞了890万吨钢(十一月十七日统计)已经是六千万人上阵,你说搞四亿吨要多少人(鞍山四百万吨,十万人)?让苏联先过比较好,免得个人突出。我担心我们的建设有点象钻天杨,长得很快,就是不结实,钻得太快,不平衡,可能搞得天下大乱,我总是担心。什么路线正确不正确,谁晓得会不会天下大乱,到天下大乱,你还说你正确。
(二)有计划,按比例。钢铁上去各方面都上去,六十四科稀有金属都要有比例。什么叫比例?现在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叫比例,我是不知道,你们可能高明一点。什么事有计划按比例,要慢慢摸索。恩格斯说,要认识客观规律,掌握它,熟练地运用它。我看斯大林认识也不完全,运用也不灵活,至于熟练地运用就更差,对轻重工业不那么正确,重工业太重是铁拐李,现在赫鲁晓夫也大有两条腿走路之势。现在我们摸了一点比例,是两条腿走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何长工没有来,他的腿就是没有按比例。我们搞三个并举,就是两条腿走路,是个比例,大中小也是个比例。世界上的事总是有大中小的。现有十二个报告,我看了,大多数写得好,有些特别好,口语与科学名词结合也是土洋结合。过去我常说经济科学文章写得不好,你自己看得懂,别人看不懂,希望大家都看一遍。我们有这样多天,一天看一个就容易看完了。似乎我们有点按比例,三个并举,有个重点,重工业为纲,但真正掌握客观规律,熟练地运用它还有问题。
总之,一定要让苏联先进入,我们后进入。如果实际我们先进入,怎么办?还是挂社会主义的招牌,行共产主义的实际。有实无名,可不可以比方一个人学问很高。如孔夫子、耶稣、释迦牟尼谁也没有给他们按博士的头衔,并不妨碍他们博士之实。孔子是后来汉朝董仲舒捧起来的,以后不大灵了,到唐朝又好一点,特别是明朝的朱熹以后,圣人就定了,到了明清两代才封为“大成主圣文宣王之位”,到五四运动又下降了,圣人不圣人吃不开了。我们共产党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承认他的历史地位,但不承认什么圣人不圣人。他的数学不及我们初中程度,恐怕只是高小程度。如果说数学,我们大学生是圣人,孔夫子只不过是贤人。就是说,我们过渡到共产主义,不封为圣人,搞个圣人和普通人,何必急急忙忙自封圣人?封个贤人这不妨碍本质。人有三种,普通人,贤人和圣人,就搞一个贤人好了。我们共产主义者本质是圣人,不封,搞个贤人,并不妨碍本质,是否好一些。
我们也有缺点,北戴河会议讲三、四年或五、六年或更多一点时间,搞到共产主义,好在还有五个条件:
(1)产品极为丰实;
(2)共产主义思想觉悟道德的提高;
(3)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4)三种差别和资产阶级法权残余的消失;
(5)国家除对外作用外,其他的作用逐渐消灭。
三个差别、资产阶级法权消灭没有一、二十年不行,我并不着急,我是快死的人,还是青年人急,三个条件不完备,不过是社会主义而已,这个问题请大家想一想,这不是说我们要慢腾腾的。多、快、好、省是客观的东西,能速则速,不能逞强,图104飞机高到一万多公尺,我们飞机只几千公尺,老柯坐火车更慢,走路更慢,速度是客观规律。今年粮食九千亿我不信,七千四百亿翻一翻,是可能的,我很满意了。我不相信八千亿斤、九千亿斤、一万亿斤。速度有两个可能,一个是相当快,一个是不那么快。我们设想,十五年之内搞四亿吨钢,可能搞到,可能搞不到,一个是可不可能,一个是需要不需要,究竟要不要这样多,买主是谁?无非是吕正操,修铁路,无非是造船,这是交通部的事。机械电气设备还有其他,究竟需要不需要,做到做不到?大概农业方面比较有把握,工业比农业难。你们办工业的,你们说能不能?真正全党全民办工业只有两个月,谁有把握?这就涉及四十条了,是否就这样还没有把握,四十条这次可以议一下,不作为重点。郑州会议搞了,很好,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但继续下去,议不出什么事来,可不可能搞四亿吨钢,需要不需要?×××同志给我的说明不解决问题,只说明可能,需要不需要?他没有回答。美国一亿吨钢,出口一千万吨稍多一点(包括机器),即十分之一,至少苦战三年,明年和后年,才能搞到一点边。心血来潮,一想就想出个数目字,明年是否搞三千万吨?需要大概是需要的,可能不可能?大家议一下,今年一千一百万吨,是搞迟了,明年是十二个月。(××同志插话,三千万吨是元帅,其他怎么安排?)
四十条这个问题,如果传出去,很不好。你们搞那么多,而苏联搞多少,叫做务虚名而受实祸,虚名也得不到,谁也不相信,说中国人吹牛。说受实祸,美国人可能打原子弹,把你打乱,当然也不一定。将来一不可能,二不需要,这样岂不是自己垮台,我看还是谨慎一点。有些人是里通外国,到大使馆一报,苏联首先会吓一跳,如何办?粮食多一点没有关系,但每人一万斤也不好,要成灾的,无非是三年不种田,吃完了再种。听说有几个姑娘说,不搞亩产八万斤不结婚。我看他们是想搞独身主义的,把这个做挡箭牌。据伯达调查,她们还是想结婚的,八万斤是不行的。究竟怎样好?搞他两三年再说,横竖不碍事,过去讲过不搞长远计划,没有把握,只搞年度计划,但在少数人头脑中有个数,还是必须要的。四十条纲要有两种办法,一是认真议一下,作为全会草案讨论通过,另一种办法是根本不讨论。不通过,只交代一下,说明郑州会议的数字没有把握,但有积极意义。
(三)这次会议的任务,一是人民公社,一是明年的计划安排(特别是第一季度的安排)。当然还可以搞点别的,如财贸工作的“两放、三统、一包”等等。
(四)划线问题,要不要划线?如何划法?郑州会议有五个标准,山西有意见:建成社会主义的集中表现为全民所有制,这与斯大林在一九三八年宣布的不一致。什么叫完成全民所有制?什么叫建成社会主义?斯大林在一九三六年、一九三八年有两个报告(前者是宪法报告,后者是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两个标志:一是消灭阶级,一是工业比重已占百分之七十。但苏联过了二十年,赫鲁晓夫又来个十二年,即经过三十二年才能过渡,到那时刻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才能合一,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照他们的办法。我们讲五个标准,不讲工业占百分之七十算建成。我们到今年是九年,再过十年共十九年。苏联从一九一二年算起,到一九三八年共二十八年只有一千八百万吨钢,我们到一九六八年也是十八年时间差不多,肯定东西要多,我们明年就超过一千八百万吨。我们建成社会主义,是所有制合为一个标准,都是全民所有制,我们以完成全民所有制为第一标准。按此标准,苏联就没有建成社会主义,他还是两种所有制,这就发生了一个问题,全世界人民要问:苏联到现在还没有建成社会主义?(曾希圣插话:这条不公布)不公布也会传出去。另外一个办法,是不这样讲,象北戴河会议一样,只讲几个条件,什么时候建成不说,可能主动一些,北戴河文件有个缺点,就是年限快了一点,是受到河南的影响,我以为北方少者三、四年,南方多者五、六年,但办不到,要改一下。苏联生活水平总比我们高,还未过渡。北京大学有一个教授到徐水一看,他说,“一块钱的共产主义,老子不干”。徐水发薪也不过二、三元。十年三三制,一年调拨三分之一,那就是三分之一的全民所有制,当然另有三分之一的积累,总还有农民自己消费的,所以也似乎全民所有制了。现在就是吃穷的饭,什么公共食堂,现在就是太快,少者三、四年,多者五、六年,我恐慌,怕犯什么冒险主义错误,××芝圃脑子也活动了,认为长一点也可以。还有完成“三化”,机械化、电气化、园林化,要五年到十年,占压倒优势才叫化。(××:达到一百五十元至二百元元的消费水平,就可以转一批,将来分批转,这样有利。否则等到更高了,转起来困难多,反而不利。)(××:农业工厂化,实际上应该说是机械化,电气化。)(××:就是三化不大容易作到,尤其是园林化。)(××:我们搞了土改,就搞大合作,又搞公社,只要每人到一百五十元至二百元就可以过渡,太多了,如罗马尼亚那样,农民比工人收入多时就不好转了,把三化压低,趁热打铁,早转化比晚转化好,三、四年即可过渡。)照你的讲法,十八年建成社会主义大有希望。(××:机械化、电气化不容易。)(柯庆施:集体所有制是否促进生产?都包下来是否有利?)(××:按三分之一调拨的三三制,恐怕要十年,三几年是做不到的。)按照××、××的意见,是趁穷之势来过渡,趁穷过渡可能有利些,不然就难过渡。总之线是要划的,就是如何划,请你们讨论,搞几条标准,一定要高于苏联的。
(五)消灭阶级问题。消灭阶级问题,值得考虑。按苏联的说法,是一九三六年宣布的,十六年消灭,我们十六年也许可能,今年九年还有七年,但不要说死。消灭阶级有两种,一种是作为经济剥削的阶级,容易消灭,现在我们可以说已经消灭了;另一种是政治思想上的阶级(地主、富农、资产阶级、包括他们的知识分子),不易消灭,还没有消灭,这是去年整风才发现的。我在一九五六年写的批语中有一条说:“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所有制问题基本解决”,现在看来不妥当了,后来冒出来一个章罗联盟,农村地主喜欢看“文汇报”,“文汇报”一到,就造谣了,地、富、反、坏,趁机而起。所以青岛会议才开捉戒,开杀戒,湖南斗十万,捉一万、杀一千,别的省也一样,问题就解决了。那些地、富、反、坏,经济上不剥削,但作为政治上、思想上的这个阶级,如章伯钧一起的地主、资产阶级还存在。搞人民公社,首先知识分子、教授最关心,惶惶不可终日。北京有个女教授,睡到半夜,作了一场梦:人民公社成立,孩子进了托儿所,大哭一场,醒来后才知道是一个梦,这可不简单。
斯大林在一九三六年宣布阶级消灭,为什么一九三七年还杀了那么多人,特务如麻,我看消灭阶级这个问题让他吊着,不忙宣布为好。阶级消灭究竟何时消灭才有利,如宣布消灭了,地主是农民,资本家都是工人,有利无利?资产阶级允许入人民公社,但资产阶级帽子还要戴,不取消定息。鉴于斯大林宣布早了,宣布阶级消灭不要忙,恐怕基本上没有害了才能宣布。苏联的知识分子里面,阶级消灭得那样干净?我看不一定。最近苏联一个作家,写了一本小说,造成世界中反苏运动,香港报纸大肆宣传,艾森豪威尔说:这个作家来了我接见。他们作家中还有资产阶级,大学毕业生还有那么多人信宗教,当牧师。(××:爱伦堡如果在中国,就是一个右派。)恐怕他们以前没有经验,我们有经验,谨慎一些。
(六)经济理论问题。究竟要不要商品,商品的范围包括哪些?在郑州只限于生活资料,加上一部分公社的生产资料,这是斯大林的说法,斯大林主张不把生产资料卖给集体农庄。我国还宣布土地国有,机械化的机器自己搞,农民做不了的我们供应。现在有个消息,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把商品范围扩大了,不单是生活资料,而且包括生产资料,这个问题可以研究一下。斯大林有一点讲得不通,农产品是商品,工业品是非商品,一个商品,一个半商品(从国营工业的产品),两者交换(布匹与农庄粮食交换),这怎讲得通呢?我看现在的讲法比较好,生产资料,×××的钢,吃不得穿不得,赵尔陆的机器也是这样,化工穿用的多,张霖之你的东西也不能吃,×××的水可以吃,电也不能吃,归根结底生产资料为了制造生活资料(包括衣、食、住、行,文化娱乐唱戏的二胡,文房四宝等等)。一个时期仿佛认为商品越少越好,时间越短越好,甚至在两三年就不要,是有问题的。我看商品时期搞久一点好,不要一百年,也要三十年,再少说也得十五年。这有什么害处?问题看有什么害处,看它是否阻碍经济的发展。当然,有个时期,是阻碍生产发展的,因此四十条中商品写得不适当。还是照斯大林的说法写的,而斯大林对于国营生产的生活资料和集体农庄生产的生活资料的关系没弄清楚,请大家议一下。但是政治经济学第三版,其它没有大改。所以斯大林的东西只能推倒一部分,不能全部推掉。因为他是科学,全部推倒不好。谁人第一个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斯大林。当时那一本书其中有部分缺点和错误,例如第三封信,为抓农民辫子起见,机器不卖给农庄。只规定有使用之权,无所有之权,这就是不信任农民。我们是给合作社,现在赫鲁晓夫也这样做了。我问过××,农庄有卡车,有小工厂,有工作机具,为什么不能给拖拉机?我们这些人,包括我过去不管什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去看书,现在全国有几十万人议论纷纷,十人十说,百人百说,还要看书,没有看过的要看,看过的再看一遍,还要看《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你们看了没有?教科书每人发一套,先看社会主义部分,不是要务虚吗?
(七)会不会泼冷水。要人家吃饱饭,睡足觉,特别人家正在鼓足干劲,苦战几昼夜,干出来了。除特殊外,还是要睡一点觉。现在要减轻任务,水利建设,去冬今春全国要搞五百多亿土石方,而今冬明春全国要搞一千九百亿土石方,多了三倍多。还有各种各样的任务,钢铁、铜、铝、煤炭、运输、加工工业、化学工业,需要人很多,这样一来,我看搞起来,中国非死一半人不可,不死一半,也要死三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死五千万人,广西死了人,陈漫远不是撤了吗?死五千万人,你们的职撤不撤?至少我的职要撤,头也成问题。安徽要搞那么多,你搞多了也可以,但以不死人为原则。一千九百多亿土石方总是多了,你们议一下,你们一定要搞,我也没办法,但死了人不能杀我的头。要比去年再加一点,搞六、七百亿,不要太多,×××和×××的文件其中这么一项,希望你们讨论一下。此外,还有什么别的任务,实在压得透不过气来的也可以考虑减轻些,任务不可不加,但也不可多加。要从反面考虑一下,翻一翻可以,翻几十翻就要考虑死。钢三千万吨,究竟要不要这么多?搞不搞得出?多少人上阵,会不会死人?虽然你们说要搞基点(钢、煤),但要几个月搞成?河北说要半年,这还要包括炼铁、煤炭、运输、轧钢等等,这要议一议。(××:明年任务各省自议,三千万吨,他们同意不同意?不同意我得改,是不是三千万吨是应该考虑的?)(××:六千万人出了一千万吨钢,实际上只是七百万吨,好铁只占百分之四十,不是按高估价,定点之后,把人收回来,再则菜籽也无人收,×也不能出了。一千一百万吨钢,好钢不超过九百万,可能是八百五十万吨,如搞了三千万吨是加2.5倍。)今年有两个侧面,中国有几个六千万人,几百万吨土铁、土钢,只有四成是好的,明年是不是老老实实翻一翻,今年一千零七十万吨,明年二千一百四十万吨,多搞一吨,明年要搞二千一百四十一万吨,我看还是改一点,水利照五百亿土石方,一点也不翻,搞他十年,不就是五千亿了吗?我说还是让一点给儿子去做,我们还能都搞完那?
此外,各项工作的安排,煤、电、油、化学、森林、建筑材料、纺织、造纸,这次会议要唱个低调,把空气压缩一下。明年搞个上半年,行有余力情况顺利,那时还可以起点野心,七月一日再加一点。不要象唱戏拉胡琴,弦拉得太紧了,有断弦的危险,这可能有一点泼冷水的味道,下面干部搞公社,有些听不进去,无非骂我们右倾,不要怕,硬着头皮让下面骂,翻一翻,自从盘古开天地,全世界都有,还有什么右倾呀!?
农业指标搞多了?(×××:对外面说搞一万亿斤差不多,每人有两千斤就差不多了。)北戴河会议的东西还要议一下,你说右倾机会主义,我翻一翻吗!机床八万台,明年翻四翻,搞三十二万台,不那么厉害!北戴河会议那时,我们对搞工业还没有经验,经过两个多月,钢铁运输到处水泄不通,这就有相当的经验了,总是要有实际可能才好,有两种实际可能性,一种是现实的可能性,另一种是非现实的可能性。如现在造卫星就是非现实的,将来可能是落实的。可能性有两种,是不是?伯达同志。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是现实的可能性,另一种是不能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如过去的教条主义,说百分之百的正确,不是地方都丢了吗?我看非亩产八万斤不结婚,也是非现实的可能性。
(八)人民公社要整顿四个月,十二、一、二、三月,要搞万人检查团,主要是看每天是否睡了八小时,如只睡七小时是未完成任务的,我是从来完不成任务的,你们也可检查贴大字报。食堂如何要有个章程,人民公社要议一下,搞个指示,四个月能不能整顿好了?是不是少了,半年?现在据湖北说,有百分之七至八的公社搞得比较好?我是怀疑派,看十个公社有一个真正搞好了就算成功。省(市)地委要集中力量去帮助搞好一个公社,时间四个月,到那时刻要搞万人检查团,不然就有亡国的危险。杜勒斯、蒋介石都骂我们搞人民公社,都这样说,你们不搞公社不会亡,搞会亡。我看不能说他没有一点道理,总有两种可能性,一亡,一不亡。当然亡了还会搞起来,是暂时的灭亡。食堂会亡,托儿所也会亡,湖北省各城县有个食堂,就是如此。托儿所一定要亡掉一批,只要死了几个小孩,父母一定会带回的。河南有个幸福院,死了百分之三十,其余的都跑了。我也会跑的,怎么不垮呢?既然托儿所、幸福院全垮,人民公社不会垮?我看什么事都有两种可能性,垮与不垮。合作社过去就垮过的,河南、浙江都垮过。我就不相信你四川那么大的一个省一个公社也没有垮?无非是没有报告而已。人身上的细胞从三岁小孩起,就开始要有一批死亡的,脱皮掉头发都是局部的死亡现象。死细胞是生长过程,新陈代谢,有利于生长。党内有一部分党员成了右派,从支部到中央都有垮台的,中央的陈独秀、张国焘、高岗、饶漱石还不是垮了?王明还没有垮台,现在他的态度好转,(给中央的信,给他印发)可能是苏联给他讲了,他来信讲,我们这条路线,硬是好象百分之百的正确。
我是提问题,把题目提出来,去讨论,那样为好。各个同志都可以提问题,这些时候,这些问题,在我的脑子里,总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究竟哪个办法好,如钢铁究竟是三千万吨还是二千一百四十万吨好?
这次会议是今年这一年的总结性会议,已到十二月了吧?要排明年,主要是第一季度。
来源:湖北省某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