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会组织大战钢铁的战役

《山西日报》社论

目前全省有二百余万钢铁大军,其中有相当数量的队伍,是以军事化的建制,把成千上万的青壮年民兵,组成钢铁野战兵团,调离本县,开赴矿产资源丰富的山区,安营扎寨进行采矿、建炉、冶炼。这种钢铁野战军的人数,正在日益增大。这种做法,不仅是完成增产钢铁任务的重要保证,而且通过这种紧张艰巨的战斗锻炼,将使各地已经组成的亦工、亦农、亦兵的劳动大军,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具有共产主义的风格。

组织这样一支钢铁野战大军,并且把它率领得很好,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因为,这支队伍人数众多,而且是离开本乡、远征上山展开野战,这就必不可免地要改变人们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组织领导、到政治工作、各级责任制、后勤工作等,都要象组织一个大规模的战役一样去干,才能适应这个巨变,防止窝工浪费,士气低落以及其它混乱现象。做到井井有条,士气旺盛,斗志昂扬,战果辉煌。今天本报所发表的新绛民兵钢铁野战师的经验,虽然还是一些初步的经验,但很值得重视。

新绛的经验告诉我们,组织钢铁野战队伍,把劳动组织军事化,建立师、团、营、连、排、班或大队、中队、小队的建制,是为了适应“野战军”的特点,使全部人马能够做到层层有人负责,便于集中调度。钢铁“野战军”的主要特点有二:一为大,二为远。大就是规模大,人数多;远就是离开本乡,远征山地。集中数以万计的人群,带到远离本乡的地方,又往往是人烟稀少的山区。这就必须在开赴前线之前,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与物质准备;在开赴前线之后,有严密的部署,精明的指挥。钢铁大军上山,除了作战对象不是活人之外,其它一切方面,和组织一个战役完全一样。所以,不仅劳力组织要军事化,领导机关也必须军事化。新绛钢铁野战师在事前组织“侦察”,大战开始后使用“通讯兵”方面已军事化了,但是还不够完全。在指挥上完全军事化的重要标志是指挥机关能够严密地组织各“兵种”协同作战。作为一支完整的钢铁野战军,至少要包括采矿、采煤、建炉、冶炼、运输等“兵种”,要取得“战役”的胜利,就必须把这些“兵种”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之互相配合、互相保证、互相督促,而不是顾此失彼,或彼此牵扯。为此,“野战军”的指挥机关就要有做整个战役组织工作的机构,如同真正作战的参谋处一样,经常掌握各“兵种”的全面情况,进行全面的安排和调度。

组织钢铁“野战军”,应该进行充分的政治思想动员,要师出有名,让群众真正懂得加速钢铁生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对于农业机械化,对于准备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对于保卫祖国,解放台湾的重要意义。还要说明采矿炼铁战斗的艰巨和紧张,以使兵员充满战胜困难的精神准备,而不能低估群众的觉悟,隐讳困难,把上山野战说成轻而易举的事情。

同时,在“野战军”中要按连队,建立党、团支部,以便发挥党、团员的骨干作用。在政治工作方面,还应组织宣传鼓动工作,搞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这些内容,共同组成“野战军”的政治工作。

钢铁兵团既是外出野战,就必须有强大的后勤支援。以保证冶炼设备和人马粮草的源源供应。在和敌人作战时,每一个战斗兵需好几个后勤兵来支援。大战钢铁,也不能例外。一个县的领导机关,在派出野战兵团以后,去经常关心他的子弟兵,要求各个公社和全体群众,时时注意对他的子弟兵进行支援。后方多加一把劲,前方就多增一分力,后方供应缺断,前方就寸步难行。这乃军家常识,一点马虎不得。为此,在所有派出钢铁野战军的县份,就仍然要继续认真地进行全民闹钢铁的教育,以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来保证前方的胜利,并以此为动力,来鼓舞大家做好农业生产,力争钢铁、粮食齐丰收。

在向钢铁大进军的“运动战”中,已经进一步丰富了“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内容。现在,群众的军事化和战斗化已经发展到了更大的规模。当前的实际是数万人参加的,多“兵种”协同动作的,战线延长达几百里的“运动战”,我们领导工作的军事化和战斗化,一定要迎头赶上。也就是说,领导者只会组织“战斗”,只会使用一种“兵种”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了,而必须学会组织“战役”,学会使用多“兵种”作战。这是一个新课题,也不是完全的新课题,只要我们自觉起来,一定能够赶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