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

《人民日报》社论

铁道部工务局自整风运动以来,曾经出现许多批评局长领导作风的大字报,其中最突出的是批评局长对待下级工作人员的态度不好。这是值得注意的相当普遍的问题。

在我们的社会里,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同是革命工作人员,同是普通的劳动者,在这一点上大家没有任何不同。他们的关系也就是这一个普通劳动者和那一个普通劳动 者之间的平等的同志关系。当然,领导者和被领导者职位不同,但是,这只是革命工作中必要的分工。这种分工使他们之间有着上下级的关系。这种上下级关系和他 们的平等的同志关系并不矛盾。因为,我们的上下级关系和旧社会的上下级关系根本不同,在我们的上下级之间没有任何尊卑贵贱的不平等关系。可惜,旧社会遗留 下来的上下级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在某些单位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在这次打倒官气的整风运动中,对这种残留下来的不平等现象,正在进行着一次大扫除。

铁道部工务局工作人员的大字报中批评局长态度比较生硬,不耐心听取下级干部意见,和下级干部接触较少。批评者希望局长对下级态度要和气些,还要常到各科走 走,找大家谈谈。大字报还批评局长听汇报常常不听完就发表自己的意见,批评者要求局长“冷静地多听汇报人的意见和发言,晚点发表自己的意见。”人们也许会 说,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可是,我们要问:破坏我们上下级之间应有的平等的同志式关系的是什么东西呢?难道不正是这种讨厌的官气吗?能说这是不值得注意的 小事吗?

领导者,本来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可是,因为他担任着领导职务,这种领导者的身份就常常掩盖了他普通劳动者的身份,使他们在群众中显得特殊起来。担任领 导工作的同志不妨考虑一下,当你和下级干部接触的时候,是不是注意到不要使自己领导者的身份掩盖了普通劳动者的身份?是不是有意识地感到你和他的关系是完 全平等的?

像工务局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很个别的。某些脱离群众的领导者,在下级面前面孔冷冷的,难见一丝笑容;除了开会、布置任务,很少和下级见面;彼此之间很疏 远,谁也不大了解谁,谁也摸不着谁的心。特别使下级不满意的是他们不耐心听取下级干部的意见:话说得噜囌一点了,就不耐烦,甚至制止别人发言;下级的意见 和领导者不一致,立即就会被顶回去,甚至还会因此受到批评。这种情况,对下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一种束缚。有些人因此在上级面前不敢畅所欲言,甚至 “话到口边留半句”。领导者也因此变得耳目蔽塞,容易发生主观片面性的错误。这种现象同我们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是不相符合的,它是我们的各项 事业发展的障碍。在整风运动中,这种现象不能不受到群众的严厉批评。特别是当工农业生产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事业全面大跃进的新形势出现以后,这种现象就更 为人们所不能容忍。

整风运动以来,特别是反浪费反保守的高潮出现以后,官气已被打掉不少。许多沾染上官气的同志正在努力从自己身上扫除灰尘。铁道部工务局那位受到批评的局长 现在已经有了显著的改进,对下级的态度不那么生硬了,开始耐心地听取同志们的意见了,同时也尽可能多找机会和同志们接触。可是,就一般情况看,这种改进毕 竟还是不很巩固的,而且,有的改得好些,有的改得差些,有些领导同志虽然也在力求改进,对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却还缺少深刻的认识。因此,从扫除官气的斗 争中吸取经验教训,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在我们的领导同志中,沾染了国民党作风,有意识地摆官架子以势压人的,当然极少。多数脱离群众的领导者虽有官气,可并不是有意要摆官架子,甚至,在下级没有对他们的官气提出批评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有那么大的官气。那么,这种官气究竟从何而来呢?

有些领导者虽然并不觉得自己比下级干部特殊或者尊贵,可是总以为自己比下级高明、正确。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对于下级的意见那么不感兴趣,甚至连下级汇报 情况都不愿耐心听完?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那么不喜欢听不同的意见?不能否认,领导干部的水平要比下级干部高。可是,仅仅凭这一点,远不能做好领导工作。 刘少奇同志在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说:“我们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所以在我们的革命事业中起了伟大的舵手作用,所以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 信,不但是因为他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而且是因为他坚决地信任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倡导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坚 持党的民主原则和集体领导原则。”可见,是不是坚决地信任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正是一个领导者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那些自以为总比别人高明的领导者恰恰 忽略了这一点,脱离了党的群众路线,陷于主观武断的泥坑中去了。

不同的意见,经过争辩求得解决,是最好的领导方法。一个成熟的领导者,决不害怕讨论问题时有不同意见,害怕的是树立不起对立面,让事物的矛盾被隐蔽起来。 掩盖矛盾,害怕争论的是不懂辩证法的主观主义的领导者。正确的东西决不害怕同不正确的东西进行斗争,经过斗争,正确的才能变得更充实更完整。而且,领导者 的意见也并不永远都是正确的,尤其不会都是十分全面十分完整的。不听不同的意见,就有犯错误的危险。

有些领导者喜欢用下命令和发指示这种简便的办法去对待下级,就是征求意见,也常常只是简单的问一声,使人不便多谈。命令和指示是少不了的。但是,一般说, 那应该是组织的集体的决定。领导者个人和下级干部谈工作,应该尽量避免指示和命令的口气,否则,对方就会感到你是上级他是下级,谈话就容易受到束缚。最好 是像同级的同志在一起一样,毫无拘束地推心置腹地交流思想,你把你的看法告诉他,他把他的意见告诉你,互相补充、互相辩驳,使大家的看法渐渐接近。这样, 下级干部就会感到这是同志间的研究问题,就不会觉得双方之间有什么不平等和界限。可是,为什么有些领导者只习惯于在同级干部中这样自由地商讨问题,而不习 惯同下级干部一起商讨呢?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还应该说一说对下级的态度粗暴以至随便发脾气的问题。说这是官气,这是用不平等的态度对待下级干部,有些同志是不同意的,他们总说是因为脾气不好。这说法 是很难站得住的。习惯对下级发脾气的同志,有多少也用同样粗暴的态度对待他的上级呢?恐怕不多吧。实际上不管自觉不自觉,这些同志总是以为我是你的上级, 你是被我领导的,我对你发发脾气没有什么关系。这能够说是平等的态度吗?上级对下级应该有严格的要求,应该及时地批评他们的缺点和错误。但是,这和发脾气 是两回事。严肃的批评可以使人头脑清醒提高认识;发脾气却只能使人感到难堪和不平等。

增加上下级之间的接触,对于增加了解消除隔阂很有好处。领导工作的某些特殊情况,使上下级之间的接触不可能和同级干部之间完全一样。下级干部应该体谅到这 一点,不要要求大家绝对一样;领导者却决不要因此就觉得自己可以特殊。事在人为,只要真正感到有必要,就可以想出很多办法。整风运动以来,这方面的情况就 有了很大的改进。比如,领导干部参加体力劳动,和大家一起除四害大扫除,在大鸣大放中和大家一块写大字报……,有些同志在这方面已经下了很大的决心,阜新 煤矿平安矿的领导干部,最近都搬到工人宿舍去住,就是很值得提倡的好办法。增加接触、增进上下级之间友谊关系的办法很多,关键还在于领导干部和大家在一起 的时候真正是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是和大家推心置腹地商量问题。只有这样,下级干部才会把心交给你,把你当成亲密而又值得尊敬和信任的朋友,在别人面 前不愿讲的话却愿意向你倾吐。否则,一切好办法都会流于形式主义,即使经常接触也是貌合神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