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的生产和钢铁生产一样,是全省人民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这样一项工作,当前的情况怎样呢?总的来看是令人振奋的,炼铜事业是在蓬勃的发展着。如毕节专区的威宁等地,去年一个铜厂也没有,不少地方虽有“铜厂河”“铜厂沟”之称,但这都是远在百年前开采铜矿留下的名字。近半年来,在工农业并举的方针和总路线的照耀下,炼铜工业也发展起来了。白手起家,说办就办,短短的几个月,威宁就建成土炼铜炉一百十多座,炼出了三十多吨冰铜和粗铜。仁怀县铜厂,为了解决冶炼技术,先后试炼了一百多炉铜矿石,获得二十几炉试炼成功。雷山县铜厂一连炼了十九次都失败了,但他们不灰心,终于在二十次时流出了铜水。他们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不出铜不罢手的毅力,是很值得赞扬的。但是,最近在钢铁工业的大发展下面,加上农事活路的繁忙,有些地方则因为多次冶炼不出铜水,选矿冶炼技术没有解决,或者对铜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以致出现炼铜的消极情绪和下马现象,这是不好的。
随着钢铁的发展,铜的生产必须迅速上马,紧紧跟上去。铜的生产,在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电机电气工业上、机械工业上,都离不开铜的产品;国防工业中,铜更是不可缺少的原料;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中,许多都是铜和钢铁的合金制品。在轻工业和人民生活中,铜被应用的也很广泛。铜的需要和钢铁的发展是成正比例的,钢铁的发展愈快,铜的需要量也就愈大。因此,那种只抓钢铁而忽视铜或放掉铜生产的作法是不对的。在发展冶金工业中,应该把铜的生产摆在重要的地位上。已发现有铜矿的,就应该迅速上马,建土炉进行冶炼;还没有发现铜矿的地方,要下大力找铜矿。
炼铜有没有困难?这也和炼钢铁一样,不但有困难,而且困验还不小。但是,困难是可以克服的,问题在于依靠群众,在于发扬敢想敢干的精神。鼓足革命的干劲,任何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以炼铜的技术来说,远在几千年前,我国的劳动人民就能炼铜,古人办到的事,我们还办不到吗!事实上,我省炼铜事业经过近几个月的发展,已经解决了一些重要的技术问题,也取得了许多炼铜的经验,懂得炼铜的工人和干部也大大增多起来。如在识矿探矿方面,各地都培养训练了一批土勘探队,同时还发动了广大群众找矿报矿,什么孔雀石、斑铜矿、灰铜矿、蓝铜矿等识别技术,已为为数众多的人所掌握。在冶炼方面,除了用焦煤外,纳雍用无烟煤炼铜也试验成功。在设备上,各地除建炼铜土高炉外,象赤水、思南等县,还在罐罐炉、翻砂炉、打铁炉内炼出了铜。识矿和冶炼,应当说是炼铜的重要技术,这些方面我们都取得了重要经验,现在的问题是:各地应当继续破除迷信思想,大力推广现有经验,掀起一个全民性的炼铜热潮。目前,还没有掌握冶炼技术的地方,极需要刻苦钻研,到冶炼成功的地方去取经,或者象以往一样,用开现场会带徒弟的办法,使炼铜的技术在一地解决,遍地开花。总之,炼铜道路上虽有困难,但只要我们鼓起干劲,破除迷信,坚决上马,所有的困难在办中想办法,是一定可以解决的。
炼铜和炼铁一样,必须首先采用土办法,坚持土法迅速上马的方针,边探、边采、边炼,吹糠见米。首先开采品位高的富矿,争取时间炼出大量冰铜、粗铜和精铜,保证工业战线上的需要 然后再在提高技术、增多设备的情况下采炼贫矿。铜的整个生产过程也应当和铁一样,沿着先土后洋、土中出洋的路子,随时在土办法上进行技术革新。如采、运矿由人力到用滑丝道和安上滚珠轴承的车子。鼓风,也由手拉手风箱到鼓风机以及速度更高、效率更大的机械化操作,减轻劳动强度,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技术力量,除在群众中寻铜匠访冶炼人员外,以老厂带新厂,师傅带徒弟,开训练班,组织现场会等办法。所有这些也都是我们发展地方工业特别是在炼铁中行之有效的措施,在炼铜中仍须要继续发扬光大和摸索提高。要使炼铜事业迅速上马,全面开花,必须党委重视,全民炼铜。事实上,凡是炼铜发展快和正常的地区,都是坚持这一方针的结果。只有各级党委重视起来,坚决完成国家交给的炼铜任务,并在实际工作上和群众一起,切实的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群众的干劲也才会更加饱满,路子越走越宽阔。我们就该本着只能鼓劲,不能泄劲,坚持上马,决不下马的精神,象炼铁一样,乡乡社社来办。这样,我省的炼铜事业一定会迅速地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