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县加速恢复农业生产的经验

本刊讯 山东省邹县由于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踏踏实实地工作和进行强有力的思想教育的结果。加速了恢复农业生产的速度。

近一两年农业生产的恢复速度

邹县位于鲁南地区,是山东省重点产粮县之一。今年粮食产量预计为二亿六千九百八十五万斤,比去年增长7%,比前年增长24%,相当于产量最高的1956年的90%左右。

今年粮食产量的增长,主要是依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今年粮食耕地面积比1956年减少了9%,但是单产预计达到二百六十六斤多,比去年提高9%,大约相当于1956年的98%。两年来,棉花、花生产量的增长也相当快,但是比1956年的生产水平还低很多。

随着粮食产量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也有很大的改善。今年全县有农业劳动力二十二万二千人,比1956年增加10%,劳动者的体力已恢复到正常水平。

现有大牲畜三万一千四百头,比前年增加20%,相当于1956年的73%。现有猪十一万三千头,比1956年增加36%。但是猪的育肥率较低,1956年肥猪约占总数的40%,去年占10%,今年还只占20%左右。

现有拖拉机七混合台,十四·八标准台,其中能使用的有五混合台,十·六标准台。有联合收割机二台(六十马力),机引农具三十台。机耕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2%。现有胶轮大车二百零六辆。比1956年增长十二·七倍。现有小胶轮车七千零一十八辆,比1956年增长一百多倍。铁木轮大车一千二百三十一辆,已接近1956年水平。现有锄、铲、镢、铣七十二万三千件,比去年增长16。4%,比1957年增加5。7%,每个劳动力平均占三·九件。

在农业恢复的基础上,农民生活也有所改善。今年每一农业人口平均口粮达到三百四十四斤,比去年增加2%,大约相当于1956年的86%,接近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平均口粮水平。但口粮的质量还比1956年低得多。

加速恢复农业生产的关键

一、正确贯彻执行了党的政策,调动了群众集体生产的积极性。去年3、4月间,即调整了公社管理体制,划小了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规模,把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体制调整后,充分调动了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以前干部有三难:管理难、包产难、分配难。穷富队之间互相埋怨,一度出现瞒产私分、社员生产和积极性不高的现象。现在群众情绪大大提高,他们说;“三年的疙瘩解开了!”出现了奋发图强、改变面貌的新气象。穷队克服了“靠富”的依赖思想,自力更生劲头更足了;富队消除了“标穷”、“怕冒尖”的思想,干劲更大了。

在执行粮食征购政策方面,总结了近几年的经验,采取了“五定、四死、一活”的粮鴍大包干办法,即定购、定机动粮、定种子、定饲料、定基本口粮。除口粮是活的外,其他四项都是死的。这样,就解决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矛盾。今春以来,各生产队又普遍落实了征购任务和机动粮,解决了部分干部、群众怕增产多增购的思想顾虑,大大激发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在贯彻执行多劳多得的分配政策中,去年春季推行了“三个基本制”,即基本劳动工日、基本口粮、基本肥料,使按劳分配的原则具体化,并落实到户,发动户户制定分配方案,对自己家里有几口人,多少劳力,一年出工多少,积多少肥,有多少收入等,都能一年早知道。随着生产的发展,今年秋季有些队适当提高了按劳分配的比重,也有不少队经过干部、劳模和社员座谈讨论,在早秋分配时就实行了“按劳分配加照顾”的办法,收到了立杆见影的效果。社员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五保、四属和各种困难户,由于得到了照顾,有了社会保险,也都非常满意,出现了劳动出勤多、干活质量高、劳动超定额的新气象。

二、踏踏实实地工作,从各方面促进农业生产。全县去年一年精痢职工三千三百零九人,减少常年吃商品粮人口一万零三百七十七人,并减少城镇人口三千二百四十三人。今年半年多来,又精简了职工二千九百九十五人,减少城镇人口三千零九十九人,减少常年吃商品粮人口三千七百七十四人。以上合计,共下放到农村的劳力达一万二千八百五十七人。现在全县农村劳力有二十二万一千九百五十人,超过历史上最高年的水平。大批知识青年回乡后,对于实现农业技术改革将起重要作用。

切实地贯彻了农业“八字宪法”。近一年多来,全县新建水库四座,整修七十五座,修筑渠道一百六十条,保浇耕地面积由1960年的十一万亩扩大到现在的十八万亩。整修堤防十一条,治涝五万亩。采取这些措施的结果,有力地抗御了水旱灾害,全县抗旱浇麦十六万亩,抗旱春播十七万亩,保证了耕种适时。今年雨量与1956年相同,但积涝成灾面积去减少了一半。全县每亩施肥平均在二千斤左右,出现了粮肥俱增的局面。在使用良种、合理密植、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也有改进和提高。

国家在资金、物资方面对农业进行了支援,基本上解决了全县50%以上生产队的生产资金的困难。

三、深入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去年春季,县委在纠正“五风”之后,针对一部分干部工作中小手小脚,思想沉默,甚至对部分老中农要求包产到户也不敢进行教育的现象,通过摆事实,启发干部、群众划清了六个界限;三面红旗与“五风”的界限;“八字宪法”与生产瞎指挥的界限;群众路线与尾巴主义界限;积极领导与强迫命令的界限;实事求是与右倾保守的界限;因地制宜地接受和推广外地经验也生搬硬套的界限。这样使干部、群众分清了是非,从积极方面正确地总结运用大跃进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克服了畏缩不前的思想。

去年和今年春夏出现了旱象,有些干部对争取全年丰收丧失信心,他们说:“第一砲哑了,还有什么全年好收成!”“瞎子放驴由它去吧!”对此,县委总结了几个奋发图强、克服困难的典型社、队,广为传播,给全县人民鼓了气。

去年秋季丰收,在部分干部中出现了顾个人不顾集体,顾小局不顾大局,顾眼前不顾长远,顾生活不顾生产的思想。县委却引导全县干部、群众算了国家支援农业生产账,工业支援农业生产账,当地受灾外地支援账,使干部摆正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树立了全局观点。有的生产队排队卖粮,有的户把救灾粮送到粮管所就走,连钱也不要,粮管所赶到队里去算账;有的队把猪赶到供销社,并说:“今年支援国家一头猪,明年再支援四头。”

在冬季生产开始后,有些人赶闲集、走亲戚、晒太阳,产生了歇一歇的思想。县委及时发动全县讨论和制定下年生产计划,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鼓舞人民继续前进。同时自下而上地评选五好社员、五好干部、五好生产队,为大家树立了活的榜样,大大发扬了正气,普遍反映:“工作有旗帜,学习有榜样。”(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统计报告”编)

来源:1962年10月19日新华社《内部参考》。

来源:

美国图书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