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妇联“关于当前食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收文第1209号

1959年3月6日收

最近我们在牛桥管区第一大队的四个食堂进行了检查,每个食堂基本上都能按时开饭,使社员吃得饱、吃得热,自12月15日至2月15日社员能吃到6两大米3斤红苕,6岁以下儿童,60岁以上老人每人吃7两大米,产妇40斤大米,客人有客饭招待,食堂有泡菜、豆豉、腊肉,每顿有两样菜,每人每天可吃菜1.5斤左右,洗脸、洗脚、洗澡水、开水基本上由食堂供应,种小菜的人自己固定,小菜做得不坏,除吃外尚有少许出卖。90%以上的社员对食堂是满意的,但有如下几个问题必须及时注意,并采取具体措施加以解决。

1、粮食紧张情绪开始萌芽:根据公社党委规定自12月15日至5月15日每人每天4两大米,3斤红苕,细粮够吃,粗粮大有剩余,但是根据县委规定吃的每人每天6两大米即差大米250万斤,但红苕可以抵销此差数,但4个食堂不但大米不够,甚至红苕每个食堂都差,多的差75天,少的差40天,58年是粮食大增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分析有两个原因:

主要的是由于58年大增产,爱惜粮食的教育做得不够,浪费严重,浪费现象达十种:(1)收获时浪费大,晚稻打得不干净,打的掉得多,运晒也掉了不少,红苕挖犁后拣得不干净,区委试验田一亩犁拣后又挖出350斤,大面积浪费数很难估计,目前尚有少数满山青和甘蔗行子内的苕未挖。(2)运输浪费,沿途都是苕和黄谷,黄谷掉2两。(3)洗淘时的浪费,洗淘苕和米的地方都掉有苕和米,至少每100斤苕掉1斤,米100斤掉3、4两。(4)削苕浪费,食堂吃的苕都是削去了很厚的皮,试验了100斤苕削光了只有70斤,如果只削两头和烂了的有81斤,即浪费了11斤,每个食堂每天平均约吃苕300斤,即浪费55斤。(5)煮熟吃不完浪费,每个食堂至少每天浪费10斤左右熟苕,头顿剩下的二顿就没有人吃,就给猪吃。(6)社员拿熟苕回家,吃不完即晒苕干,二队食堂63户即有39户晒苕干的,最多的达100斤以上。(7)社员盗卖苕的也有,二队有2户一次即卖200斤,二队挨街上两个窖内的2万斤苕一晚上即偷光了。(8)社员随便拿苕煮、烧吃的非常普遍,每家都有几十斤红苕放着。(9)每顿没有定人定量下锅,走了3、5人仍然不减少粮食,多了一人即增加粮食。(10)保管不善,检查少,16个窖即有10个窖苕有烂的,严重的两个烂苕达40%以上。

其次是这四个食堂是地、县公社党委重点,集中了一万人搞丰产路,深挖田、修居民点吃了一部份粮食,供应机关、学校、居民的红苕多在这些食堂挑的。

由于以上原因,队长、司务长怕外调粮食,对粮食没有数,报得少,有些人思想上有些紧张。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召开了司务长、炊事员座谈会,充分讨论了杜绝浪费粮食办法,大家提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1)发动群众挖苕拣苕献苕和苕干,每人100斤,3天不吃窖内苕。(2)除老人、病人不能到食堂吃饭的外,其余的一律到食堂吃饭。(3)计划用粮,每顿定人定量下锅,少吃大米,杂粮不掉大米吃。(4)抓紧用粮的各个环节,运粮食的不装得太满以免沿途掉,洗淘粮食的地方保证没有粮食。削100斤毛苕必须交出80斤苕,并保证没有烂的和不掉好的苕在苕皮内。(5)发动群众讨论节约粮食问题。(6)派人看守苕窖。(7)多种早熟作物。

2、柴不够烧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个别食堂因柴不够烧只做饭不作菜,不烧水。柴不够烧的原因是:(1)烧柴无计划浪费了些;(2)作物稿杆和部份野生植物作了饲料、肥料、农药;(3)熏肥用了部份柴;(4)食堂化后食堂内无人砍、拣柴,目前满山遍地都有柴可拣;(5)生产任务重,劳力少,未派专人打网格篼和竹格篼、砍山草;(6)集中的人太多,烧了很大部份柴;(7)社员找柴无限量,有的老人和小孩多的不给社上作活而拣柴卖,或储存自己用。解决的办法:(1)节约用柴,储备干柴,干湿柴混合烧, 每人每天平均烧柴3斤;(2)暂不用柴熏肥;(3)派专人打格篼砍山草;(4)发动未出工的老人小孩找柴,反山上路上一切可作柴烧的东西拣得干干净净的。

3、食堂用人过多,炊事员一般煮30人的饭,少的只煮15人的饭,司务长参加劳动少,削苕人多,食堂所用劳动力占现有劳力14%,其他喂牛喂猪的还要洗红苕,扯米时还要从农业劳力上临时抽调,人多的原因:(1)社员很关心这方面的问题,一有问题便影响到是否按时吃饭、能否吃饭,这方面人多些,社员没有意见;(2)各个战线上没有定额做多少算多少;(3)吃水远,砍柴远,零碎,东一点,西一点;(4)吃红苕多,运、洗、削都烦人。减少人员办法:(1)实行劳力划拨,必须在保证农业劳力有65%以上的基础上来恰当安排生活方面的努力;(2)实行定额管理一个标劳炊事员担负50-60个人的饭,种菜地四亩,削红苕600-800斤;(3)司务长兼炊事员;(4)搞土自来水;(5)改革工具,适当增加必要的设备,如大桶大瓢、大水缸,挑柴改为鸡公车运,切菜搞切丝切片板等。

 四川省妇联顺江公社工作组1959年3月3日

来源:四川省委办公厅“杨万选同志、省委工作组及《上游》杂志社调查组关于泸州、宜宾、简阳、郫县、金堂农业生产情况的报告(1959年1月10日-11月26日)”

来源:

四川省某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