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郊区土地改革于一月中旬开始,二月中全面展开,经过两个半月,于三月底胜利结束。郊区的土改是在减租、退押、反霸斗争的基础上,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的,由于事先群众已有相当发动与领导上接受了先进地区土地改革的经验,所以进行的比较顺利而偏差较少。
郊区土改前土地占有是很集中的,一般是地主占有全部土地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有的乡地主占有全部土地百分之九十以上,甚至有的村土地全部为地主占有。如二区观音桥、七区羊坝滩两乡共有人口七千零一十七人,田、土二万三千五百九十一石,占这个乡人口百分之九点一一的地主(六百三十九人),却占有全部土地的百分之七十四点一一(一万七千四百零五石),而占有人口百分之五十二点三七的贫雇农(三千六百七十五人)仅占全部土地的百分之二点零九(四百九十一石);另如二区五里店乡共有田、土六千零五十石,地主即占有五千五百五十四石,占去全部土地的百分之九十一点八;五区南坪乡玛瑙村的土地,竟全部为地主占有。
由于土地的集中,形成佃农多、自耕农少。如七区共有农民一千八百四十户,自耕农只有二百三十一户,仅占总户数百分之十二点五五,佃农则达一千四百五十一户,占总户数的百分之七十八点八六,雇农一百五十八户,占总户数的百分之八点五九。
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是极其残酷的,地租最低的土地正产物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一般在百分之八十左右,甚至在百分之百以上,许多农民将正产物全部交租都不够,还得买谷交租;更严重的是押金剥削,农民只要租种土地就必须交押金,所谓“无押不成佃”,而且押金的数量又很高,一般与租地产量相等,有的超过租地产量与地价相等,甚至有的超过几倍;另外还有送新、送礼、服劳役等超经济剥削,致农民终年劳动不得温饱,生活极度贫困。
同时,市郊区土地占有情况也是比较复杂的,机关、学校、同乡会、帮会、慈善团体、教堂、工商业者、外侨等都占有相当数量的土地,而工人、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商贩、自由职业者等亦占有少量土地。如三区机关、学校、商人、自由职业者、贫民等即占有田、土一万二千一百六十七市石,占全区土地的百分之十一点五。由于土地占有情况的复杂,因而增加了土地改革的复杂性。
郊区农村因靠近城市,故有一些情况一般农村所没有或者很少有的。如:
(一)人口集中土地少。市郊共六个区(原七个区,北碚区现已划归川东),二十五个乡,一百一十四个村共计五十三万一千零零七人,农业人口十一万一千四百七十七人,田、土共五十一万四千三百二十二市石(每市石产量合黄谷一百零八斤),以农业人口计,平均每人四石四斗八升。以上仅是按农业人口计算的平均数,如扣除保留的、征用的土地,并加上郊区兼营农业的小商贩、苦力工人及要求分土地的失业工人等计算,则每人平均数更少。
(二)城市工商业与土地的密切结合。重庆的工商业者有百分之七八十是工商业兼地主,或地主兼工商业。地主将土地的收入投入工商业者很多,很多工商业者将其所获利润的一部又投向农村购买土地,这样造成重庆工商业的封建性特别大。原因是他们认为土地是唯一可靠的财富,有了土地还可巩固和增加其所经营工商业的信用,地主将其收入投入工商业还可以扩大财富,并可享受城市奢侈生活,因此造成工商业与地主的复杂情况。
(三)由于郊区与城市的密切联系,农业生产商品化的程度比较大,同时经营方式在城市影响下,进步亦快。全郊区有菜地计二万零六百七十六石,以种蔬菜为主的农民有三千六百九十六户,一万五千二百八十七人。重庆市一百二十万人口的日用蔬菜,除用川东县区供给外,其余则为郊区农村供给。郊区共有公私营实验农场十五个,这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四)重庆是西南工商业的枢纽。随着城市工业及其他建设事业的发展,将有大批的农业土地变为市区土地,现在各机关、部队、工厂、学校、团体等已征用土地达四万零七百三十四市石之多。
(五)由于重庆曾长期是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中心,因而郊区地主的政治关系特别复杂,许多地主是军阀、官僚、战犯、特务或与他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地主阶级的生活是极其奢侈的,有些大地主平常多住城里,但在农村大都有很漂亮的别墅。如四区高庙村地主唐绍武(国民党二十军办事处处长)有时回乡自备发电机,带着大批舞女与一些军阀、官僚彻夜狂赌。
郊区的土改,大体分以下五个步骤,即宣传土改法,整理组织,划分阶级,没收和征收土地;查实土地,评确产量;公平合理地分配斗争果实,总结,庆祝胜利,动员生产。
(一)宣传土改法,整理组织。土地改革前,通过市党代表会议,统一党内对土改的政策思想,确定工作方针和步骤。市与各区分别召开各界代表会议,宣传动员,向各阶层宣布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制度,然后根据各阶层的思想情况,分别召开各种会议,进行不同的教育,并召开区、乡农代会,举办农训班。土改干部深入乡村后,各村召开会员大会、小组会、贫雇农会,强调诉苦挖穷根,进行土地回老家的阶级教育与政策策略教育,说明土改的目的是消灭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使用;并指出那些应征收,那些应没收,那些应保护不动,依靠谁,团结谁,中立谁,打击谁,郊区没收征收的土地归国有及分配土地照顾原耕基础等。召开地主会议,着重结合惩治不法地主条例,警告其严守政府法令,指出劳动改造的前途。对要求分土地的街道居民、小商贩、苦力、工人等亦召开了会议,说明郊区土地少人口多的特点,指出靠土地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只有很好的劳动生产才能更好的改善生活。针对各阶层的思想情况分别进行了教育,迅速动员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安定各阶层的思想情绪。
整理农协组织主要是进一步的发动贫雇农,纯洁农协领导成份,使贫雇农真正掌握农协领导权。在减租退押运动中,由于佃中农、佃富农得利益最大,他们参加了减租退押斗争是积极的,故中农在运动中比重较大,在农协中占了领导地位。土地改革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农民,在现有条件下适当满足贫雇农的土地要求,必须依靠发动贫雇农,才能彻底的、正确的完成土地改革。因此普遍地发动了农民学习农协组织章程,从下而上的(主要是村、乡)审查农协组织,清理自己的阵营,清洗了投机分子与地主、富农的代理人,将运动中出现的贫雇农积极分子选入农协领导机构,使贫雇农掌握了农协领导权,确立了贫农的领导优势,贫雇农情绪很高。凡是这样做的,土改就比较顺利。四区大坪乡解放村,由于贫雇农没有发动起来,农协领导权被流氓掌握,致土改走弯路,拖延了时间。
(二)划分阶级,没收和征收土地是一个极为重要与极为慎重的工作,是分清敌我的重要问题;
(1)划分阶级的过程是:讲阶级、评阶级、通过阶级、批准阶级四个步骤。首先在各阶层中必须讲明:为什么要划分阶级?怎样划分?找出阶级的标准和土改中对待每一个阶级的政策等,务使家喻户晓。讲阶级时多举实例,找出典型户(地、富、中、贫、雇等各找出一户)在大会上试划,使群众具体掌握划分阶级的标准。其次,是以农协小组为单位,吸收各阶层参加,自报公议民主评定,充分发扬民主,划谁谁到场,本人不同意可提出理由辩论,当场弄清情况,使被划者口服心服。第三是村农协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各阶层都参加)张榜公布,发动群众审查,主要检查是否有地主漏网,是否有划错的,被划者如有意见可当场提出,最后群众大会通过,如果被划者还有意见可允许其向人民法庭申诉,最后经区政府审查批准定案。
(2)发动群众,集中力量,先划地主、富农,后划贫雇中农;先划明显的,后划复杂的,对一些不明显的、难划的,不明显、难划的,不能解决的,可及时请示解决。这样作的好处是不致造成农民的混乱,团结了内部,孤立了地主,便于集中力量对地主进行斗争,亦不致划错和拖长时间。有的村未掌握这一精神,先划农民,致分散了力量,放松了对地主的斗争。
(3)划分阶级是一场尖锐的向地主面对面的斗争,地主想千方百计地不承认剥削,如二区观音桥乡地主丁治为,开始划时不承认有剥削,群众拿文件给他看,揭发其剥削事实后才承认了。四区郎乡村地主王学禹,在减租退押时故意摆个小摊子,自报为小商贩坚决否认地主成份,亦是经群众诉苦算剥削帐,揭露其罪恶事实后,始承认。因此划分阶级是一个极其尖锐的阶级斗争,只有发动群众掌握材料才能正确的划分成份和斗服地主。郊区划阶级中是结合进行了反霸斗争,如四区在划阶级中同时斗争了二十二个恶霸地主。
(4)划分阶级中必须对农民进行深入细致的教育,防止因划成份造成内部不团结的现象。农民对划阶级成份是十分重视的,中农怕划成富农(二区农民罗清云被划为富农,开除了农协会籍,全家为之痛哭一场),富裕中农总不愿加上个“富”字,许多小商贩、苦力、工人、街道居民等,都想在他的成份中加上个“农”字,怕没有农字分不到田。一般农民都想降低成份,怕划高了公粮负担重,参加不到农会,分不到斗争果实。同时想把富农与小土地出租者划成地主,增加没收对象,以便多分土地。也有个别的从个人成见和私人仇恨与政治态度出发,如二区观音桥乡中农侯裕成过去表现不好,群众对他不满,即把他划成地主,后经教育才纠正过来。
(5)划阶级成份中最易发生偏差的是地主与小土地出租者、地主兼其他成份或其他成份兼地主;富农与富裕中农;主要劳动与附带劳动;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地主富农剥削时间与剥削收入的计算及佃富农剥削与被剥削相抵计算等问题。有些村子未很好掌握这些环节,划错了些成份,特别是佃农请雇工者,未按剥削与被剥削相抵计算,只要请两个长工者都划为佃富农,因而把不少的佃中农划成了佃富农。
在划阶级后即开始没收和征收工作,首先在农会中具体讨论了没收与征收的范围,命令地主准备好土地契约并将没收的东西妥为保管登记清册报告农会,严禁地主隐瞒、盗运、破坏等非法行为。并布置了人民武装自卫队,监视地主活动,召开没收与征收大会,根据城市郊区土改条例宣布没收与征收的对象,由农会根据清册加以调查审核,除应予留下者外即进行了有组织有秩序的接收。
在没收与征收过程中,地主最后还千方百计地保存其土地财产,破坏土改。如四区地主造谣说:“六十岁以上的,十六岁以下的不分地”、“要把富农送到东北去,要分中农的地”;五台村地主陈俊君的老婆说:“土改要把耕牛淹死”,并非法出卖房屋。因此在没收与征收中,也向地主进行了说理斗争。如二区观音桥乡在土改大会上即斗争了七个不法地主。郊区土改基本上是按土改法规定的范围进行了没收和征收,偏差不大,但也有个别的村发生了“大搬家”和变相“扫地出门”的偏向。
(三)查实土地,评确产量。郊区土地的计算无一定标准,农民计算土地的习惯一般是按租石(即交地主的租石),由于地主年年加租,致使田、土数目极不精确,为了公平合理地分配土地,必须发动群众查实土地面积,评确产量。
评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是普遍隐瞒产量,瞒产最多的是中农,富农,有的村甚至干部带头集体瞒田。农民主要的顾虑是怕评高了抽出去分,怕负担重。一般是近地、好地少报,以备在原耕基础上分配土地时留下自种。远地、坏地多报,准备分给别人。根据此情况,即在农民中进行了深刻的团结教育,打破顾虑,说明评产的目的不是政府多要公粮,而是为了公平合理的分配土地,提出了“一人瞒田,大家吃亏”、“田评不好,土地分不公”,只有评好产量才能公平合理的分配土地。
经动员教育后,评的结果比一九五O年秋征时所评产量增加了,总计全郊区共增加十万零一千九百三十五市石,比去年全部产量增加百分之二十四点七四。
评产工作中我们主要掌握了以下几点:(1)发动群众自报,将姓名(业佃双方姓名)、地址、土地数量、质量登记清楚,普遍编号插牌,并有计划地培养村干、积极分子带头报实产量,影响其他。(2)以村乡农协委员为主,吸收有经验的公正农民参加,组织评议小组或评议委员会,评出标准田、土后再普遍评议。(8)发动群众以田比田、土比土的办法抽查,特别是发动贫雇农查田是查实土地最有效的办法。二区观音桥雇农石清云一人即查出富农瞒田一百石。(4)掌握好坏典型,随时进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对查实产量起了很大的作用。
(四)公平合理地分配斗争果实。分配的步骤是先分田和房子,再分农具、耕畜、粮食和家具,分配前在农民中进行了团结互让的教育,强调分田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反对自私自利极端平均主义,要公平合理,防止因土地少而争地造成内部不团结的现象。分配土地的主要对象是无地少地的农民,由于郊区人多地少,因此凡过去不依靠农业劳动为主要生活来源者,即不分土地或少分土地。分配土地的原则是在照顾原耕基础上按土地好坏、远近抽补调整,以村为单位,得出土地平均数,规定出最低与最高数目,按人口统一分配,以乡为单位进行调剂,乡与乡之间土地相差悬殊者,由区统一掌握调剂。分配的办法,一般是农民自愿结合组成分田小组,划定分地范围,自报公议民主协商,群众大会通过,张榜公布分配下去。
农具、耕畜、粮食和房屋、家具的分配,主要是照顾贫雇农的需要,是按照多缺多分,少缺少分的原则,一般是自报,小组民主评定,农协大会通过。分配的结果;贫雇农分到农具、耕畜、房屋和较多的家具,中农分到小的家具,掌握了团结互让的原则,群众反映满意。中农说:“减租退押时我们得的利益大,土改也得帮助贫雇农弟兄安家,农具、耕牛、房屋、家具应该分给他们”、“我们分的东西虽然少,应好好保存作为纪念”。但也有个别的村不根据群众的需要,将家具等折价按等级分配,结果贫雇农吃亏,造成内部纠纷。
在分配果实中还必须正确全面掌握数字向群众公布,才能公平合理的分配。有的村未能精确掌握数字,果实分配下去时,才发现家具不够,致又收回重新调整,群众反映很坏。同时对不适合分配给农民的果园、花园、鱼塘等,必须事前由政府统一管理,以免破坏,五区有的花园、鱼塘因没有专人管理,致遭坏分子破坏。
(五)总结土改庆祝胜利、动员生产。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由下而上的:通过农协小组,回忆为什么能分得土地,为什么今天能翻身,提高农民的阶级觉悟,加强农民对党与人民政府的认识,提高党与人民政府的威信。分别召开了村、乡、区翻身庆祝大会,三区召开了一万五千农民的庆祝土改胜利大会,焚毁了五千多张土地契约,农民亲眼看到烧了地主的“刀把子”,情绪极为高涨,并进行了抗美援朝的示威游行,同时上书毛主席“决心搞好生产,肃清土匪特务、反革命分子,以实际行动来抗美援朝保卫胜利果实。”
(一)郊区没收和征收的土地归国有,开始时,部份农民有顾虑。认为土地归国有不如归自己好;有的怕种国有土地种不长,将来国家收回生活无办法,有的认为种国有土地缴公粮和缴地主租子一样,也有的怕种国有土地既缴公粮又缴租;怕自己的土地也归国有。经市、区农代会与农协会普遍进行教育:指出没收与征收的土地归国有的意义和郊区农民生活的前途;说明使用国有土地不缴租子,与种自己的地差不多,纳农业税与私有土地完全一样,只是没有买卖权,将来国家建设需要收回土地时,对农民生产和生活问题,亦有适当的安置。由于农民对共产党与人民政府的信任,愉快地接受了这一政策,提高了生产情绪,如二区观音桥乡农民分得国有土地后,立即订出生产计划,加工施肥,精耕细作,保证今年增产百分之十。该乡十一保农民分田后组织了九个换工组,在所耕种的国有土地上,修了二个堰塘,喂了二百斤鱼,种了三百六十斤藕。十五保贫农梁万才、张万全在新分的国有土地上盖了房子。
(二)郊区因城乡交错,情况复杂,土改中没收与征收地主土地、房屋时,主要按其性质决定,而不能机械按城乡地区划分:地主在郊区出租给农民耕种的土地和房屋,予以没收。其在郊区农村中出租给工厂、商店、作坊、行栈、手工业家等之厂基房基以及房屋,非封建剥削范围,予以保留不动。这样作的结果,不致封建财产漏网,同时也巩固的保护了工商业。
(三)郊区土地改革对工商业兼地主土地和荒地,予以征收,对其用于工商业部份的土地保留未动;其在郊区已开始建筑工厂的厂基未动,在郊区土改实施办法公布前尚未建厂之土地,即予征收。工商业家兼地主在农村出租土地所收入的粮食,于扣除减租,应缴公粮多余的,即予征收;对其在农村中的商业仓库存粮不予征收。工商业家兼地主在农村中的房屋,除随同土地出租与农民居住者予以征收外,其他房屋如私人住宅、别墅、花园等与土地关系不大,均保留未动。因此对城市,街道及农村的大小工商业没有引起波动,土改后他们也安心了。特别是一部份工商业者参观了郊区土改后,看到农村土改后繁荣的新气象和农民购买力的提高,使他们认识到工商业的发展前途,从而增强了发展工商业的信心。
(四)郊区土改中工厂、学校、机关、部队等因建设需要,征用了大量土地,发生了不少问题。有的征用者目前并不急迫需要或需要少量的,便乘郊区土改,大量划占土地;有的机关、驻军不通过政府,亦不与群众商量,随便划了一些土地;有的只顾自己需要未教育说服农民同意,即自行放乾水田;有的划地后对农民迁移、生产等问题,不适当安置照顾,以致造成个别自杀事件,影响生产情绪,群众不满,地主坏分子则乘机造谣:“土改是为政府划地,乾人分不到田”。针对此情况,市即掌握根据其需要缓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统一调配,制止了随意划用的紊乱现象。对被征用土地之农民,采取耐心动员,另行调配给土地并给以适当代价的补偿,帮助其迁移安家。这样既解决了城市建设的需要,有计划的征用了土地,又适当地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五)在这次土改中,郊区街道居民、小商贩、苦力,工人等非农业人口积极要求分配土地。但郊区土地少人口多,不能满足这些人的土地要求,因此我们掌握了分土地的政策原则,确定分得对象是以农业为主的无地少地的农民;但对小商贩、苦力、工人、街道居民等亦作适当照顾,他们自有与租种之少量土地保留不动,并视其职业收入、生活情况,酌情分给一定土地或不分土地,但事前对这部份人进行很好的耐心说服,叫他们安心现有职业,免得分不到土地或少分土地而不满。
(六)郊区土改是在春耕前开始的,因此农民对春耕和春苗问题有顾虑,普遍的不犁田,不下种,不施肥,等待分田,主要是怕种下后土改分配给别人自己得不到。根据此情况,土改中我们掌握了分地不分青苗、谁种谁收的原则:凡耕地业已下种者,土地分配后一般由原耕者继续经营,而于收割后向新分地户按减租后标准交一定租额。如土地分配给新分地户后,原耕者不愿或无力继续经营时,即由农协会同原耕者和新地户共同商定,由新分地户经营,并视原耕者由耕犁下种直到分地时所有的经营耗费之多寡,商定于收获后分给原耕者以收获物之三成或四成为报酬。当分田过程而未下种者,仍由原耕者耕种并于分地后按同样原则处理,以免荒芜。凡农民租种之土地,原来无租者,其土地收获物全部归原耕者所有,不分给新分地户。这样作的好处是打破了农民思想顾虑,稳定了生产情绪。
(七)土改中对有若干进步技术设备的经营农场,保留未动,仍由其继续经营,少分或不分其土地。对无机器与技术设备的经营方式的农场地主者,按地主土地没收。对地主在农村中的果园、菜园、花园一律没收为国有,由市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仍由原经营者继续经营。小的零星的果园并适合于农民经营者,折合普通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
(八)市郊区有的地主居住郊区而在外地出租土地,或居住外地而在郊区出租土地;有的农民住郊区到外地租种土地,或居住外地来郊区租种土地,情况颇为复杂。土改中为避免他们重复分地,我们是按以下原则处理:地主只能在出租土地之区分得土地,农民则可自愿选择住地或租种土地之任何一方分得土地,但不得在两地重分土地。
(一)土改开始进行充分政策的宣传教育,使干部真正了解政策,懂得那些是应该没收征收的,划清界线、分清敌我;并懂得划分阶级的标准,正确划分阶级。土改前各区开办了土改训练班,区、乡、村干部普遍学习了土地改革法、城市郊区土改条例及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份的决定等文件。这是郊区土改执行政策中没有发生大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组织力量,典型试验,创造经验,推动全面。郊区的干部少,土改经验不多,老区来的干部虽有部份经验,亦不适用于城郊区的复杂情况。土改开始时,区集中了二百六十五个干部,并分别抽调了四百二十个学生,一百二十九名农民积极分子,有计划、有重点的配备力量,区委亲自领导,总结经验,指导全面。
(三)明确依靠和发动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消灭地主阶级的总路线。在土改中普遍召开了乡贫雇农代表会议、村贫雇农大会(吸收部份中农参加)者了诉苦挖根教育,提高了贫雇农的觉悟,清理农协组织,树立贫雇农的领导优势,巩固团结了中农,坚决保护了中农利益,保存了富农经济,集中力量孤立和打击了地主,是运动正确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在运动中及时为农民撑腰,镇压了恶霸地主,打下了地主的威风,减少运动的阻力,提高了群众情绪,使运动迅速发展。郊区土改运动中共斗争了九百九十三个地主,经群众斗争公审、枪决了四十八个罪大恶极的恶霸地主(杀的特务不在内),打下了地主的气焰,减少了地主的抵抗,树立了农民的优势,是郊区土改迅速顺利完成的重要关键。
(五)加强土地改革的领导,及时的了解情况,严格请示报告制度。郊区的土地改革是由市委与郊区各区委直接领导(市府与各郊区政府都成立了土地改革委员会),各村工作组每两天到三天向乡回报一次,各乡每周向区报告一次,重要问题随时报告市委。市委召开了三次郊区工作会议(区委书记、区长、农协主任及有关部门参加),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推广经验,纠正偏向。
郊区经过减租、退押、反霸、土改一系列的斗争后,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消灭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度。全郊区在土地改革中共没收田、土二十三万九千一百二十三市石,征收田、土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九市石,共占全市郊田、土五十一万四千三百二十二市石的百分之七十点四五,没收大小农具一万八千六百八十四件,耕牛二百七十头,粮食二千六百零二市石,房屋三万四千一百九十九间,大小家具十四万四千八百零一件,得到果实的农民六万一千五百五十九人,占全郊区农业人口(以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各阶层人口)百分之五十五点二二,占全郊区农民百分之八十五。
土改后农民的政治觉悟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的农民已经组织起来。全郊区已建立了二十五个乡农协会,一百一十一个村农协会,共有农协会员三万二千零六十八人,占全郊区农民百分之四十四点二八;有×××农民参加了人民武装自卫队,占全郊区农民百分之×××;有四百七十个青年农民参加了青年团。由于农民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翻了身,提高了阶级觉悟,很多农民家里过去敬祖先和菩萨的地方,现已换上了毛主席的像。在郊区农村中可到处听到“要不是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我们乾人那有今天,我们一定要好好生产,拥护毛主席”。不少农民已开始自动的破除迷信,有的停止了吃“长素”,取消了坛神、土地庙。三区民建村一居士说:“以前穷供菩萨不灵,现在供毛主席才灵。”过去农村中赌钱等恶习已经看不到了。
农民随着生活的改善,积极要求学习,不少农民参加了社教班,小学的学生也普遍地增加了。如三区山洞乡新民村小学原有九十五个学生,土改后增加到一百五十多个学生,同时农村亦开始了文娱活动,打腰鼓、扭秧歌、唱歌等在郊区农村亦是相当普遍的。
农民分得土地后,生产情绪也大为提高,普遍地说:“我们要好好的生产才对得起毛主席。”如六区贫农分田后高兴的夜里挖田;四区杨家坪村已买耕牛二十头;二区观音桥乡已买到了耕牛三十九头。现效区农村普遍开始订生产计划,组织生产互助,购买农具,精耕细作,做到四犁四耙(过去一般是三犁三耙)到五犁五耙,农民自动提出今年要增产十分之一。
来源:根据文件的翻印件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