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将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一九五一年十月下旬向毛主席所作的报告,发给你们阅看。在这个报告中所说关于某些党、政机关动员群众写致敬信、发祝贺电,以及机关 团体和群众给中央送锦旗、送礼品的事情,不但是一种浪费,而且是一种政治错误。报告上所举的件数,仅是寄给毛主席的,若加上中央人民政府及中央其他同志所 收到的,数字尚不止此。在秘书室作这个报告以后,又收到湖南的长沙、常德、会同、沅江、来阳、宁乡和川东的忠县、辽西的阜新寄来一字不写的白纸信共九十四 件。有的群众来信说:写信是“接奉上令”,是“奉农会指示”。各地的邮电部门在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的统一布置下,从今年“五一”以来,采取发广告、作讲 演、挨户劝说、下乡宣传等方式动员群众拍庆贺电报。有的群众反映说:“经费困难,请免了吧!”有的群众认为“这是变相的敛节礼”。这样动员群众来写信拍 电,不仅非常勉强,而且已经发生了一些强迫命令的情形。送礼物是不必要也不应该的,动不动制送锦旗,更是铺张浪费。各地党委对于这些现象应当认真纠正,必 须养成朴素节省的风气,必须制止任何一种浪费民力、物力的事情。今后任何党、政机关及群众团体均不许动员群众写信发电。这种事情一定要出于群众的自动与自 愿。机关团体一概不许送礼。非有隆重大事,不得送锦旗。过节不许送食品。对于要送礼物的群众,应作适当解释,劝其不这样做。鉴于这一问题虽然中央曾经提出 过,但未引起各级党委注意,特再电达,望即经过党组用适当方法通知当地机关团体,切实遵行。
此报应在党内刊物上登载。
中共中央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关于致敬信的问题。致敬信是代表曹群众对党和主席的爱戴。从入城以来,收到许多这类信件,极其动人地反映出了群众的这种热情。但是从今年以来,我们发现 有一部分致敬信是由地方党、政机关动员群众写的,其中数量最大几乎遍及全省的是湖南。这种信,都是内容相同,信封信纸统一,许多信由一人执笔,湖南的乾 城、浙江的富阳和云南的昆明,甚至特制一种信封、信笺和明信片,把文字印好,发信人只在上面签名。从七月开始,又有大批群众拍发的致敬电报。十月初旬,中 央人民政府邮电部曾给中共中央政府办公厅来信,要求把发电人的姓名在报上发表。那信上说:“我部曾通知各级邮电机构,抓紧纪念日或集会,展开业务与政治相 结合的宣传”,“已获得相当大的成绩”,如“七一”纪念日“宣传招揽庆贺电报,仅湖南、川东、福建三地,共揽到电报三千三百二十一次,增加收入一亿余元” 等语。我们估计,昆明等地印就的信上文字,很可能是这种所谓“招揽”弄出来的。
群众对党与革命的热情,应由群众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来,决不应由 党、政机关普遍动员去写信发电,表示庆祝。这样做,必然引起群众不满。今年三月以来,我们收到常德、汉寿、衡阳三地寄来的一字不写的白纸信,已有七十余 件,这些信中有一部分可能就是这种情绪的表现。如此之多的致敬信,在物力上是一项浪费。十月份的致敬信,现在还在大量寄来,已收到的尚未处理完毕,估计在 十万件左右。这十万件信纸张所费不计,单邮费一项估计在五千万元以上。国庆节收到的群众的贺电有两万四千多封,电报费达十亿三千余万元。对于邮电部的这种 做法,我们已取得杨主任的同意,经过中央政府去信制止。今年四月主席在批发我们的工作报告中,曾经指示说:“组织群众成批地写致敬信是不好的,以后不要这 样做。”但这一指示至今尚未引起地方上的注意,而且情形更为发展。
关于赠送礼品,从七月到十月十五日,共收到锦旗二千一百八十五面,文物书籍九百九十一件,食品二百三十三宗,用品一百四十三件,特产(人参、鹿茸、灵芝草等)三十七宗,其他如慰问袋、矿产一百八十一件,共计三千五百件又二百七十宗。这些礼品的来源,大体有四个方面:
(一)土地改革后农民自种的果实,工人自制的工艺品,老根据地人民保存下的革命文物。
(二)民主人士、学者送的书画著作。
(三)机关团体遇开会送锦旗及当地名产。
(四)一些商人,资本家爱送日用品。对于最后一种,我们历来都是婉言谢绝或原物退回。但其余各种愈来愈多,如锦旗开头只用于开隆重大会,现在有的地方, 每逢节日都送一次。质料亦渐讲究,有丝绒金绣的,有高达数丈上书长诗的。只此时期所收到的锦旗,即以最低市价估计,所费亦在一亿以上。赠送食品、用品的数 量也愈来愈大。如山东寿光县羊角沟渔民协会,一次送小虾米二百斤,天津恒大烟厂送纸烟二百听,山西省委、省府最近送来麝香三十个,猴头三十五个,百合一百 五十斤,汾酒、葡萄汁各二百斤。有些路途遥远地区送来的食品,往往运到时已经腐烂(如甘肃送来的瓜),有的用大箱装盛,标名署缄,沿途甚为注目,不仅耗费 巨大,影响也不好。这种情形如不制止,还会继续发展。
来源:根据文件的翻印件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