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转发河北省委批转通县地委关于通县九区大庞村乡“三定”宣传中几个重要问题的通报

河北省委批转通县地委关于通县九区大庞村乡“三定”宣传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通报,转发你们参考。

通县地委关于通县九区大庞村乡“三定”宣传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通报

地委以通县九区大庞村作为秋前“三定”工作的重点乡。工作组到乡,当日晚即召开了乡支委扩大会,次日中午召开了全乡党员、团员、各部门干部、乡代表和积极分子大会,随即转入向群众宣传。宣传方式首先进行大会动员,然后分别召开小型座谈会,具体解决思想,大会动员主要是使群众大体懂得道理,在小型座谈会上用回忆、算账、对比的方法,深入解决群众思想问题。目前已分别召开了青年、妇女、军属和居民小组座谈会,“三定”宣传已基本上达到家喻户晓。

从大庞村乡“三定”宣传中体验,有如下几个问题,必须提起各地领导的注意,现通报如下:

一、在向群众宣传“三定”到户的方针、政策和具体作法以后,大多数群众是拥护的,情绪振奋,乡干部说“三定就是三有底(群众有底,干部有底,国家有底),过去心里没有底,工作做不好,领导批评,群众骂街,老婆埋怨,三面受气,这回好了”,群众说:“三年不变,就是奖励生产,增产不多购,谁不惦着多增产?”社长马平年表示:“我们社除加强大田管理,对晚收作物还得多施肥,一定争取丰收。”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论调,有些群众承认“三定”好,却说统购统销不好,大庞村有的群众说“三定比统购统销好,就是实行晚了”。

把“三定”误解为是统购统销政策改变了。这种论调在春季“三定”时就有,现在更多了,必须提起注意。在“三定”宣传中,必须强调全面正确地贯彻政策,首先要通过总结两年来粮食统购统销的好处,用物价稳定、保证了供应、支持灾区、支持了工业建设、打击了资本主义等具体事实,肯定中央规定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如果没有这个政策,则投机商人和富农必然用买贱卖贵手段掠夺农民,操纵粮食。上述几个方面的情况将是不堪设想的,这个政策无论对消费者和出卖粮食的农民都是有利无损的,是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过去这样做,今后仍需这样做。

其次,需向农民解释“三定”和粮食统销统购的关系,说明“三定”到户是粮食统购统销的具体发展,是进一步科学、合理和制度化,是政府和农民成立协定的基础,从而克服否定统购统销成绩的片面思想,和把“三定”与统购统销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但对坏分子散布谬论恶意造谣诽谤,必须揭露和给以有力的驳斥,对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即必须提高警惕,坚决地给以打击。

二、农民衡量我们的办法好与不好,主要是看产量评的是否合适,消费留的是否合理,而留粮标准则是群众所最关心的问题。工作组在宣传中没有向群众亮明留多少粮食,群众顾虑很多,反映:“政策办法都好,到底是给留多少?”“留粮不够吃,定了也没用!”但当把消费标准和干部研究以后,不少干部的抵触思想立刻消除了,积极评实产量,连过去对粮食工作一贯不满的副支书王文林这次也积极起来,带头报实产量。在军属座谈会上,乡干部把研究的标准透露一下,有些有顾虑和表现思想不通的军属,情绪立即转变过来,反映:“这回啥说的也没有了,一定报实产量。”

经验证明,到乡后结合宣传,首先亮明人畜留粮标准,不仅能够迅速打通群众思想,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思想顾虑,而且对评实产量有很大推动作用,因为群众在两年粮食工作中也摸出了一条经验,就是在产量和消费标准上抓住一头,我们对消费卡紧,群众则尽量隐瞒产量,当我们卡紧产量,群众则虚报或扩大消费水平。去年统购中,我们留粮标准一般是偏低的,群众对此颇有意见。因此,今年在消费仍然没有底的情况下,群众一般是不肯报实产量的,而当我们一旦亮明留粮指标,表示“四留”一定留够,群众的思想顾虑聚会很快解除,轻松愉快起来。由此可见,各地在工作中,必须竭力避免过去先宣传、后评产,再确定消费定额的“老一套”方法,要在宣传当中,就亮明消费指标,说明这是乡村干部意见,让群众讨论,将来由代表会通过公布,这样就能避免群众不要的顾虑。

三、过去农民对城市粮食的浪费和大量向农村“倒流”的现象,是很有意见的,如有的说:“我们一年辛辛苦苦,全年每人才给留300斤,城市的人不种地倒能随便买粮食吃。”“我一看见有人从北京往家里背米背面,就想不通。”对此,该乡在宣传当中,结合把城镇实行“以人定量”供应办法和各类定量标准向农民解释清楚,收效很好,不少群众反映:“这样做我们没意见。”事实证明,这样做对改善城乡关系,巩固工农联盟是有好处的,同时由于城市定量一般是低于农村留粮标准,这也容易打通农民的思想,各地在宣传中应提起注意。但应防止片面的宣传城市定量打紧,形成农民“解恨”,发生副作用。

四、对“三定”宣传,必须强调反复贯彻,逐步深入,并密切结合发动群众生产,通过“三定”达到提高农民生产情绪的目的。必须从始至终,针对群众不同思想,进行反复的宣传和具体发动,不能认为宣传一遍就解决了一切问题。事实上农民的顾虑是多种多样的,往往这个顾虑打消了,新的顾虑又会发生,即便生产情绪提高了,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也还需帮助解决。因此,领导上任何盲目乐观和麻痹思想都是有害的,必须纠正。应当不断的深入发现农民思想顾虑,不断的进行宣传解释,解除农民的顾虑。

来源:

河北省某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