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去一年财政和经济工作的状况”

陈云

一年来的财政经济工作,有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向好的方面前进。同时,由于财经领导机关对当时全国财经情况不熟悉,经验缺乏,因而,在工作中也产生了一些缺点和错误。在开国第一个周年纪念之际,检查过去一年来的财经工作,对于改进今后的财经工作,继续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的基本好转,是有益的。

一、一年前的困难情况

一九四九年是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但是这一年的财经经济形势则是很困难的。困难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统治的结果,我国民生必需的粮食、棉花,不小数量是历来依靠进口的;水利事业遭到大破坏,年年受灾,而以一九四九年为最重;十二年来的通货膨胀,在官僚资本的领导之下,投机市场统制着工商业,人民日夜不安于通货贬值、物价飞涨;解放战争胜利的结果,我们不得不承受这样一份遗产。另一方面,去年空前规模的革命进军,对于一切不愿抵抗的旧军队和旧人员采取一律包下来,实行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的政策,中央人民政府的财政负担是很重要。不仅如此,铁道必须恢复,被封锁的上海必须支援,战争阻塞了城乡交流,税收甚微,支出很大,我们曾不得不暂时仍旧依靠发行钞票来弥补广大的财政赤字。其结果是,一方面解决了当时解放战争和重点恢复的需要,另一方面则仍不能避免通货膨胀,物价波动的局面。

帝国主义者和国民党反动派曾经预言:中国的解放战争虽然胜利,但是财政经济的困难是无法克服的。因此,帝国主义者和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分子,为了加重我们的困难,实行轰炸和封锁,扩大灾荒的宣传,但是,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后一年以来的情况,完全与他们的妄想相反,在毛泽东同志的英明领导下,依靠了全国各民主阶层、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全体人民的支持,适时地决定了正确的政策,在短时期内,克服了重重困难,扭转了严重的财政经济的局势。

二、统一财政经济工作

在财政经济的管理问题上,解放战争的初期,解放区是被分割的。那时,我们所采行的政策上统一领导,业务上分散管理的方针,曾经收得了极大成效。全国大陆解放了,形势改变了,此项方针也必须随着改变。因此,中央人民政府对于财政经济所采取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于一九五〇年三月起实行统一国家财政经济的管理与领导。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为此于三月二日颁布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这个决定的基本内容有三:第一是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第二是统一全国物资调度,第三是统一全国现金管理。财政收支的统一,使国家收入中主要部分的中央收入,集中使用于国家的主要开支。全国物资调度的统一,使国家所有的重要物资。如粮食、纱布、工业器材,从分散无力的状态中,集中起来,而变为有效的力量。统一全国现金管理的办法,是把所有属于政府的但是分散在各企业、机关、部队的现金,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集中调度,这就不但避免了社会上通货过多的现象,而且大大增加了国家能够使用的现金。这三种统一的同一结果是避免了财力物力的分散和浪费,达到了集中使用的目的。这种效果对于扭转困难的财政经济局势是有重大作用的。这样的统一管理,在我国的历史上是一大进步,人们现在谈论着中央人民政府是一个有效力的政府,请问统一全国现金管理这样的措施,为什么一个命令就能实现,回答这个问题是简单的,这就是:这个政府不是别的政府,是一个以共产党人为领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在共产党领导之下,这样的事情可以做到,而且应该做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时期,通货贬值物价波动的程度那样大,人民的损失那样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官僚军阀豪门偷窃挪用了国家的现金,运用于投机,操纵市场,人民的损失,就变成了他们的私蓄。

三、平衡收支,稳定金融物价

要求稳定金融物价,必先争取财政收支接近平衡,而平衡财政的关键,在于节约支出,整顿收入。

由于人民政府与人民解放军是无条件地为人民服务的,节约支出的办法,在一定时期内,又不能不是紧缩军政公教人员的待遇,因此,使人民解放军及人民政府广大工作人员继续过着艰苦的供给制或低薪的生活,节省了国家的财政支出,这是人民解放军与人民政府广大工作人员的光荣。

财政收入的主要项目有二:一是公粮,二是税收。两者的收入,大约相等。此外,还发了一批公债,虽然为数不多,但对回笼货币调节现金一事起了很大的作用。

去年征收公粮是在一定困难情况下进行的。大部地区是新解放区,人地生疏,时间局促,财经负责机关事前又疏忽了规定全国统一征收的办法,因此,虽然大体征起,但有畸轻畸重,强迫命令等项毛病。

税收工作,更加缺少经验,一九五〇年初所规定的税务章则,在统一税务方面是前进了一步,但有不少方面,既不便于工商,也不利于国家收入,经过政府与工商界合力修改,才纳入正轨。

虽然在公粮税收公债等方面,有过若干缺点,但由于我们迅速改正这些缺点,由于全国人民热烈支持,因此在国家财政收入方面,大体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只有收入方面达到了一九五〇年概算的要求,国家财政的现金支出,才能从依靠发行货币来解决,转变为依靠税收来解决。只有征起了公粮,才能供应军政人员的食粮和保证大城市的粮食供应。

平衡了收支,又加上财政经济的统一管理,这样就使得今年三月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金融稳定的局面。其直接的后果是:物价问题上,有了一个根本性质的改变。就是说,由于通货贬值而来的物价高涨的因素,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这还只解决了物价问题的一个方面,还必须解决充分的物资供应另一方面,才能把波动了十二年的物价稳定下来。这里所说的物资供应,是必须对于最主要的物资在最主要的市场上有了保证,才能控制物价。这种物资,不仅要能供应正常的市场需要,而且要有战胜任何投机者的能力,政府在粮食与花纱布方面,作了巨大规模的努力。粮食一项曾进行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调运,国营贸易机关供给了全国各大城市及灾区巨大数量的粮食。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经常由粮食或纱布领导物价上涨的不幸时代,如果我们以后在这方面不犯错误,应当说,从此已一去不复返了。

一九五〇年三月以后,国内市场的性质已经改变,官僚资本操纵下的以投机和破坏国民经济为目的的市场,已经基本上改变为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以服务于人民生活与恢复及发展生产为目的的市场了。毫无疑问,从此以后,商业投机资本对于国内市场的领导权,永远不会存在了。

国营贸易在确保了国内市场的领导权的同时,在国际贸易上,在与私人对外贸易结合之下,也取得了主动权。半殖民地性的对外贸易,已经改变为保护贸易了。非中国国民经济所需要的外国商品,已停止进口,而国内多余的农产品与农副产品,在保护农民而不是剥削农民的原则下,实行了最大限度的出口。百年来入超与外汇负债的时代,也从一九五〇年起完全改变了。

四、重点恢复生产

与上述一系列的财政、金融、贸易措施同时,中央人民政府对于工农业生产实行了重点恢复的政策。一年来的恢复工作中有两个重点,一个重点在交通,尤其是铁道;另一个 重点在水利和农业。铁路方面,自一九四九年至今五月,共修复八千七百一十八公里,占全国通车铁路的百分之四〇·三九,全国原有铁道,已基本上完全恢复。水利方面,今年春修工程,全国土工达三亿五千余万公方。棉田播种的面积,超过了原定增值的计划。毫无疑问,工业化是我们建国的目标,我们正为此而奋斗。但是,百年来的半殖民地经济,使中国在国民经济中仅占百分之十左右的一点近代工业,处于异常脆弱,而且十分混乱的局面。要实现全国规模的恢复与发展中国工业,首先要创造一些基本条件。第一是恢复交通,尤其是铁路交通。这一方面是革命战争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沟通全国城市与农村的需要,阻塞的交通,将永远使全国城乡经济处于瘫痪的局面,根本不可能进行工业的恢复和发展。第二是恢复农业,恢复农业的目的在于迅速解放粮食与工业原料(尤其是棉花)的需要,同时既为城市工业开辟广大的市场。农业适当恢复之后,大城市的粮食供应与纺织工业的原料才能不依赖帝国主义,并使过去多少年来,占我们国家主要入口项目的粮食棉花所消耗的外汇,可以转而购买机器,为工业化积累资金。但是,农业的恢复目前最重要的关键,除完成全国土地改革外,即在于水利,只要几条主要河流能避免了水灾,并起了一定的灌溉作用,加上若干农业技术改良,农业的面貌,就可以大大地改观。今年的水利工程和各地人民政府领导人民积极防灾,使几千万亩可能被灾的农田,得到了丰收。今年全国丰收,农业增产。在粮食和棉花方面都超过了原订的增产计划,棉花已能接近自给,粮食则已经能够完全自给。工业方面,在某些地区和某些部门中,已超过了战前水平。在东北,今年比较可靠的计划的工业生产总值,等于去年百分之一百九十三,工业方面的这些工作,都是为全面恢复以及在三、五年后的发展准备条件。

五、调整工商业

上述一系列的财经措施,使中国国民经济进行了一次根本性质的改组。即已经把中国国民经济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半封建轨道上,移到了进步的、新民主主义的、独立自主的轨道上来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这一个转变,曾经带来了暂时的然而是剧烈的痛苦。根本的困难在于:服务于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以通货膨胀和商业投机为基本内容的经济上的虚假繁荣,突然不存在了。因而使依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生存及通货膨胀和商业投机而存在而发展的一系列的社会经济组织,都顿时失去了依据。许多工商业突然萧条,停工、歇业、失业的现象大量发生。这就是说,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病态,充分暴露出来了。加上税收与公债,在一九五〇年春季同时分别在各城市征收,通货大量回笼,更加显露了这种萧条情况。我们财经系统中许多工作人员经验不足,也没有能够事先设法减少并还在若干地方增加了这种痛苦的程度。这种状况,到今年夏季已有了改变。

今年夏季,全国最普遍的问题,一方面是全国财经工作已见新生,另一方面则是普遍要求调整工商业,就是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民经济轨道拆毁了之后,应当按照新民主主义的轨道,即共同纲领所规定的人民经济轨道来安排工商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三个基本环节:一、调整公私关系,二、调整劳资关系,三、调整产销关系。

调整公私关系有两个基本的方面:第一是调整公私工商业关系,第二是调整负担。所谓调整公私工商业关系的实质,是一方面确立国家经济的领导地位,一方面要使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家经济领导下面各得其所。在财政平衡,金融物价趋于稳定,国家贸易已经代替投机商业成为市场的领导因素之后,国家经济的领导地位已经基本上确定了。这个时候,国家经济的一个方面的任务就是如何使私人经济能“得其所”。这里主要的出路是增加农民的购买力,但救急的也是正常的办法,则是对于若干主要的私人工业实行加工订货或其他方式的扶助,使他们按照国家经济的需要而生产,而不再是为商业投机而生产,在这种合理的生产中,取得自己的正当的利润。对于私人商业,则是在不允许投机的前提下,国营贸易应在价格与营业范围上给私人商业以出路,共同为城乡互助、内外交流而服务。

调整负担问题的实质,是在保证国家财政需要的前提下,适当地减轻民负。在农业税方面,今年新区夏秋征税率均已由去年占农业总收入的平均百分之十七的税率,减为百分之十三。工商业税方面,货物税目由一一三六种减为三五八种,工商营业税皆依率计征、盐税减半。这些措施均收到了良好的好效果。

劳资关系,现在基本上已上了正轨。过去一年,曾经有过两方面的偏向:一方面,有些资本家顽固地反对工人阶级的解放,不承认工人必要的民主权利,但另一方面,也曾经发生过一些工人对资本家有过高的要求。这一问题的解决,基本上遵循了三条原则:第一,工人阶级的民主权利,必须确认。第二,发展生产对人民经济有利,在这一点上,无论劳资,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都是光荣的。第三,劳资间的问题,用协商方式解决,然后过渡到更固定的合同关系。

最后,是产销关系。这是如何逐步地克服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问题,当然,调整产销关系是在经济改组中最繁难的一个问题,高度计划性的生产目前还不可能,但是,在商业投机基本上受到控制之后,相对地、初步地有计划的生产,已经成为可能,产销平衡的现象,应当逐步可以实现。

在上述三个问题获得解决之后,加上全国丰收,中国的经济状况,已有很大的好转了。

六、继续稳步前进

一年来的变化是巨大的。中国人民经济已经开始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一年的变化中,在重大关头上,又一次证明毛泽东主席英明领导的光辉。在毛主席正确领导下,在革命战争伟大胜利和人民政权的保证下,中国人民在财经工作方面发挥了伟大的潜在力量,以异乎寻常的速度,渡过了财经工作中初期的困难,争取了财经经济状况的开始好转,这里必须着重提到,苏联的经验,对于我们有极大的帮助,深深值得我们感谢。虚心学习苏联的经验,应当是我们今后的经常任务。

一年来的经验,是丰富的。主要的经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 ,对于人民政权在财政经济工作方面的伟大作用,认识不足;对于中国经济的潜在力量,估计不足;这样的保守观点是不对的。一年的事实证明,恰当地估计中国人与物两方面的潜力,在人民政权的保证下,我们有极大的创造性的成就的可能。另一方面,必须认识中国社会经济情况是复杂的。我们是处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四个民主阶级联合专政与五种经济并存的时代,一切财政经济措施,必须是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统筹兼顾,分工合作,必须确认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经济的领导权,这是不能动摇的,又必须使其余四种经济,即国家与私人合营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带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农民及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各得其所。任何违背这个原则的简单的片面的办法,都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依照毛主席稳步前进的方针,有步骤地进行我们的工作。

一九五一年的财政经济状况,在一般情况下,估计比一九五〇年可能还要好一些,这是因为我们已有可能比较今年更加有计划地工作。但是,美帝国主义所挑拨的新战争威胁,是在日益增加。在这方面,我们应有足够的警惕,向最好的目标争取,同时又作在最坏情况下的打算,我们就可以立于不败的地位,稳步地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继续好转和根本好转。

来源:原载1950年10月1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