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子文关于农村中整党结合三反的报告

安子文

在三反运动开始后,我们为了解农村中贪污浪费的情况,研究如何在农村中开展三反运动,曾要河北通县地委在农村整党中结合三反作典型试验。现在试验尚未结束,仅根据通县地委组织部李守善同志汇报的香河县九个村支部的初步材料,报告如下:

在农村中,贪污、浪费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相当严重的。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一个村的干部没有贪污、浪费的问题。据香河九个村的材料,村干部中有贪污行为的人,多者占村干部总数72%,少者亦达13%,平均为33%。香河县九个村支部党员163人中,有贪污行为者54人,占全体党员总数的24%。他们的职务是:支书7人,支委13人,村长8人,治安员1人,妇联主任1人,生产委员1人,交易员1人,民政委员2人,财政委员9人,教育委员1人,指导员1人,普通党员9人。贪污的数字仅自1948年平分土地后算起,有证可查和本人承认的,即贪污粮食2万3千余斤,款3200余万元;个人贪污的数量,大部分是在1千斤小米以下。但有一个村干部,独自贪污公粮1万斤以上,占该村全部公粮的半数。贪污数量大的,都是村的主要干部和管财政粮食的,而且多是集体性的。浪费粮食共计小米2万7千余斤,款3300余万元(如时间再向前算,则贪污、浪费问题更严重,且有不少是无证可查的)。在163个党员中有浪费行为者107人(不包括贪污分子)占党员总数65%。

农村中贪污浪费的对象,大致可分三种:

(1)国家公粮、公款、救济粮、各项贷款、捐献款等,甚至贪污党费;

(2)村公产、合作社财产、村财政费、胜利果实;

(3)以敲诈、勒索、动员等手段非法掠夺人民财产。

贪污的方法是多种多样,无孔不入的。例如盗窃国家公粮的办法即有:大秤收、小秤出,瞒黑田,多报人口,多扣免征点,假报灾情,假藉名义多征附加粮,谎报亏损,私自挪用等;至于贪污捐献款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如收了款不给开收条,拿捐款放贷吃利息,挪用捐款营利等。黄营村一个村干,一天收到捐献款70多万,一夜赌博就输了50万。非法掠取人民财产的方法更多,惯用的则有勒索、敲诈、强借、非法罚人、受贿以及买了东西不给钱等。有一个支部书记,人家结婚没有请他,就拦住轿子,请了他的酒,才准拜天地。平家疃村长,强向老百姓借粮,借粮的条子由他开,写向某某人借多少,就要多少,并写明是“双方同意”,拿走了粮食还要人家在条子上捺手印。

农村中发生上述严重的贪污浪费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1)土地改革完成和全国胜利以后,有些农村党员自然地产生了资本主义的思想。

(2)县区领导上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对农村贪污浪费现象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熟视无睹,不认真的加以处理。例如群众向区反映了平家疃村干的贪污情况,区里不去认真检查,却说:“我给你写封信回村去办吧。”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搁置起来;有些县、区干部自己手面不干净,和贪污分子有瓜葛,受过贿,揩过油,甚至把贪污分子当做好干部加以信赖。

(3)农村中民主生活不正常,党内斗争也不开展;有些村干部独断专行,脱离群众,加以农村财政制度紊乱,有的村根本没有财政、公粮账目,或者账目不向群众公布,也不向上级报告。

香河县解放前是半老区和半游击区,该县农村中存在着的贪污浪费现象比老区农村严重;而广大的新区农村中的贪污浪费现象,估计不会比香河县少。因此,在农村中普遍深入地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是完全必要的;群众也有此要求,例如通县平家疃村在整党时,群众反映:“整党整干,解放后账没算,直到如今套着烂。”在三反运动中,某些问题严重的村,群众会自发地起来反贪污反浪费。群众热情是很高的,据通县地委李守善同志谈:“现在是一点火就着!”在农村中开展三反运动的条件也是具备的。为了有准备、有领导地开展农村中的三反运动,应该明确规定:

(1)农村整党和三反运动结合,在三反运动的基础上,进行党员八项标准的教育、登记、审查和处理。加强共产主义的教育,批判资本主义的思想,划清资本主义思想与共产主义思想的界限,提高每个党员的思想觉悟程度,并使农村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明确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2)为了能够领导这样一场大的斗争,凡参加领导农村整党的干部,必须是经过三反斗争的人,没有经过三反运动的,一律要调回来进行三反,手面不干净的,必须认真进行自我检讨,洗干净;思想界限不清楚的,要加以教育,明确思想界限,经过三反运动之后,再派下去领导整党。

(3)在农村中开展三反运动,必须有强的领导,否则,一下子全面轰开,领导力量不足,势必重复1948年“搬石头”的错误,而无法收拾。因为今天在农村中成份是复杂的,有逃亡地主,被管制的反革命分子和过去土改斗争中错斗的人,而区、村干部普遍有强迫命令、压制民主的现象,不少村子里闹宗派纠纷。因此,在农村中开展三反运动,必须有计划地、逐步地、分批地进行,并首先解决贪污浪费问题最严重的村庄。

上述意见是否妥当,请批示。

来源: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通讯》195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