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同意阎世印关于全省私营工业会议的报告和1955年对资本主义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计划,希即认真研究贯彻。今年列入合营计划的170户私营工厂,在充分准备,条件成熟之后,即可由各地、市、县委逐一审查批准宣布合营,并报省工业厅备案。
在私营工业改造工作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执行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既要有所不同,又要在一些方面一视同仁的政策。个别私营工厂的合营必须与整个行业的生产安排结合进行。这个工作要以省和各地、市的计划委员会为主,吸收工、商等有关部门参加,按季及时地进行。并要注意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在企业本身,则应从改进管理、厉行节约、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努力,尽可能地克服或减少困难,不能消极等待政府照顾。
二、必须切实地巩固现有阵地,搞好现有的公私合营厂。去年新合营厂遗留下来的许多重大的政策性问题,要在今年很好地加以研究解决,要重视对资产阶级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将对企业改造和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密切结合起来。
三、今年扩展合营的厂,主要是中、小型厂,在扩展合营的方式上,可采取个别合营与全业改造相结合的办法。这就是对整个行业进行通盘规划,统一安排,有合营条件者合营,合营条件尚不具备者,应以整顿改组,为合营创造条件。
四、为了做好对私营工业改造和生产安排的工作,必须适当加强组织领导。省委同意在工业厅下设私营工业管理局,各地、市工业局根据情况设处或科,并配一副局长兼任处长(或科长),各县市工业科(工商科)亦应配专职干部。
在私营工业的领导问题上,过去不很明确,省委同意暂作如下规定:工业行政部门负责具体业务,党委工业部门负责政治思想工作,党委统战部门负责督促、检查对私营企业改造和人的改造工作。
根据省委指示,我们于4月11日召开了全省私营工业会议,历时6天,到会代表共64人。会议通过传达中央指示,总结1954年公私合营工作,在进一步明确党的方针、政策,统一认识的基础上部署了1955年全省私营工业实施社会主义改造的各项任务。现将会议情况报告如下:
会议开始时,到会代表主要想通过会议来解决当前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组织机构、领导关系与工作办法),且普遍出现依赖情绪。讨论中,充分地暴露了他们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对私营工业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认识不完整,一般的重视了限制,而忽视了利用、改造的方面。因此,把先公后私变为有公无私。某些地区在生产任务的分配上,只顾国营,而对私营照顾不够。如温州市的地方国营制革厂,在公私联购原料中,把好的皮留给自己厂,坏的皮分给私营厂,并套用私营厂资金1万元;该厂自1952年以来扩大生产4倍,而有些产品质量较高的私营厂,反而经常停工待料,任务不足。又如嘉善县地方国营砖瓦一厂4年来规模扩大两倍以上,而私营厂则1954年比1951年户数减少了87%,职工解雇了98.6%;地方国营厂为了完成增产节约任务,租用私营厂窑墩60多个,对私营厂工人则置之不顾,烧毁窑墩也不予赔偿。嵊县的印刷业的全部生产任务几乎由地方国营厂包了下来,还先挑了利润好的品种,剩下复杂的利润小的给私营,造成私营厂生产任务不足,向政府请愿。新昌县地方国营棉织厂生产任务多,而私营厂任务不足,以致私营厂的工人到地方国营门口去喊:“我们同样是工人阶级,你们为什么不分点给我们吃?”,最后还是由国营厂的工会主席把自己的钱拿出了一部分救济他们。在工缴上,专卖公司对嘉兴区酒的自酿户,每百斤给以2.5元利润,而对私营加工订货厂的利润每百斤仅给6角;对出酒率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厂,其相差部分要按收购价格赔偿,但赔偿部分又不给工缴。宁波市花纱布公司以棉布的含水率在10%以上为理由拒绝收仓,以致大小布厂将布堆满车间,数月后各厂又运往验收,该公司又以短码为理由,将正品加盖次品章戳,按次品计算工缴。在税收上如嘉兴区税局,对酒厂出酒率未达到专卖公司规定标准的赔款,按不合理开支予以剔除,资本家反映:“赔了酒,拿不到工缴,还要纳税,真是没有道理”,杭州市有的厂税收占盈余额的200%以上。此外,宁波市任康碾米厂工会将工人的福利费在工缴中扣出来,但经常的福利费用仍要行政上开支,自去年至目前已开支600多元,但税局不承认该项开支,要剔除作盈余处理。杭县利华泰记丝厂,驻厂员与工会将全部工缴扣起来,资本家买东西要向他们去拿。
由于贯彻党的政策不够坚决,加之私营厂本身的经营管理腐败,造成若干私营厂生产难以维持。据温州市调查,全市大小私营厂共508户,去年有盈余的仅104户,占24.7%,勉强能维持或略有亏损的230户,占45.2%,经常亏损难以维持的有174户,占31.1%。在508户中半停工的90户,全停工的有60户。这种情况必须引起重视。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不但影响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使工人失业增多,必须救济,造成被动,并给私营工业的改造工作,带来更多困难。
与会同志根据中央指示进行了反复讨论,充分地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明确了党对私营工业的政策,批判了部分同志认为统一安排生产是为了资本家的错误思想。并认为统一安排生产,正确的执行党的政策,不仅有其经济上的意义,而且在政治上的意义更为重大,这就是它能防止工人的失业,加强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并为公私合营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同时也明确了对私营工业的改造,主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公私合营,以及明确了改造企业和改造资产阶级分子,改造与生产安排必须密切结合。
根据中央方针、政策,结合本省具体情况,会议认为本省1955年扩展公私合营工作,必须在统一安排生产的前提下,采取一面扩展,一面巩固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1955年改造私营工业工作的任务应为:(1)根据统筹兼顾方针与供销情况,逐行、逐业、逐步的统一安排生产;(2)扩展公私合营厂170家,职工14218人,1954年产值9032万元;(3)加强对原有公私合营厂(特别是去年新合营厂)的整顿巩固工作。
领导分工问题。前次工业厅党组小组所提全省工业行政机构的方案,如省委认为可行,希能早日批复。私营工业的政治思想及各项政策工作的领导,应与地方国营一致,由党委工业部门负责以便统一。统筹兼顾,统一安排生产,应由计划委员会及工业行政部门负责。各级党委统战部门负责研究、检查、督促有关党对资产阶级的政策的贯彻执行。
根据按行业归口的精神,碾米、锯木二业分别由粮食厅、森林工业局管理为宜(包括开转、歇业及生产的统一安排,及对私营厂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工作)。
以上报告与1955年工作计划,如无不当,请批转各地党委,及省级有关部门,监督执行。
遵照中央指示与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的精神,结合本省情况,制订1955年对私营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计划如下:
一、按照“全国平衡,统筹兼顾,既要有所不同,又要在一些方面一视同仁”的方针,统一安排生产。
目前私营工业中,有些行业存在严重困难,其中有些是由于原料不足,有些是产品销路不畅,以致设备和工人有余,而生产任务不足,部分企业发生停工、停薪、停伙,甚至有关门、失业现象。这些行业基本上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关于自产自销的,如土纸、制革、印刷、机器修配等行业。其存在困难是由于原料不足,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成本高,品种不适合人民需要,成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为此,对这类行业必须根据供销平衡与统筹兼顾的方针,在生产上进行合理的安排,必要时银行应给以贷款,使其维持下来。但从企业本身来说,应加强计划性,加强技术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改进品种,来扭转这一局面,并逐步引导其走向国家资本主义,使之纳入国家计划轨道。
第二类:是由国家加工订货或收购包销的,如棉织、针织、缫丝、织绸、酿酒、榨油、卷烟、火柴、肥皂、制药、碾米等行业。其所以存在困难,是由于在分配原料和生产任务上对私营照顾不够,工缴不合理,以及各种经济类型的盲目发展和企业本身的经营腐败所造成的。对这类行业,除在生产上已作初步安排和平衡外,企业本身还应该积极的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达到缓和生产任务不足和供销紧张情况。其中有的产品原料已有一定困难(如肥皂、棉织、碾米)或产品已有积压(如制药)的生产应加控制和紧缩。同时为了加强加工订货的计划性,商业部门应有计划的安排,对加工订货品种的规格、数量、质量与交货期限等必须事先提出方案,并经工商行政部门协商后签订加工订货合同,然后双方按合同履行。工业部门在签订合同后,应根据合同的规定,监督检查加工订货任务的按期、按质、按量完成。
上述二种类型的情况极其复杂,牵涉面广,为了进一步贯彻“统筹兼顾,统一安排”的方针,还必须采取如下的具体措施:(1)继续在财经系统的干部中进行中央“统筹兼顾,统一安排”方针的政策思想教育;(2)建议省委指定有关部门建立和加强对私营工作改造和生产安排相应的管理机构,安排生产委员会(或中心小组),以便有力的掌握和进行这一工作,并督促各地、市仿行;(3)全省60多个行业须进行全面排队,对其中主要的困难行业应首先进行逐行调查摸底,针对其困难,采取具体解决办法;(4)严格控制各种工业企业的新建和扩建;(5)正确处理对私营工业的各项政策(如工缴利润、税收等)。并建议在省计划委员会统一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以下问题:
1.制订按工业产品类别划分工业系统的具体方案。
2.按年、按季统一安排各种经济类型工业的生产。
3.对若干企业的隶属关系作必要的调整,并制订必要的管理办法与管理制度。
二、1955年扩展公私合营计划:
根据中央指示,结合本省具体情况,1955年对私营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应采取一面巩固,一面扩展的方针。1955年扩展公私合营计划,经全省私营工业会议修正后,全省共扩展170户,职工14218人,1954年产值9032万元(1953年产值7414万元)。并以杭州市的丝织业为试行行业改造的重点。其宣布合营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由各地市委和直属县委确定,并报省工业厅备案。
列入1955年扩展公私合营计划的170个厂中,以纺织工业为主,共97户,占170户1954年产值的69.14%。其他如火力发电、火柴、明矾及蜡纸等亦都为国计民生的必需品。这些厂供产销一般比较正常,群众基础亦较好,经过总路线教育后,职工的阶级觉悟有了一定提高。部份厂去年即派去干部,进行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绝大部分资本家均已分别口头、书面申请公私合营,为自愿具备了一定条件。所有这些,都是扩展公私合营计划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为了确立社会主义成份在合营企业内的领导地位,实现在企业与人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新合营企业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与调配一定数量、质量的干部是完全必要的。根据中央指示“投入少量资金少量干部,充分利用企业原有的资金与干部……”的精神,列入公私合营计划的170个厂,需调配干部196人,由各地党委按省委组织部规定标准,迅速进行配备,并加以训练。1955年中央拨给本省公私合营投资163万元,除分配各地142万元外,余由省掌握。这批投资主要用于合营期间的流动资金。至于合营以后进行必要的改建、扩建,应按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执行。
为了贯彻统筹兼顾的政策,在扩展合营的方式上,应采取个别合营与按业改造相结合的办法。因为全省的资本主义工业有很大的分散性,落后性,特别中、小工业数量众多,如果不按业通盘规划,而只对较大较重要的企业进行合营,不仅使多数的中、小企业在经营上更加困难,而且会给扩展合营工作造成困难。但按行业改造,并不等于原封不动地全部包起来或者一下子把全业合营过来,而是对全面的通盘规划,统一安排,可以个别合营的,就进行个别合营,需要进行联营合并的,就采取以大带小,以先进带落后的办法,进行并厂和生产改组,并使这种组合工作和合营工作结合起来,需要而且可能迁厂的,就帮助迁厂,在适当肘期再进行公私合营,至于那些没有改造条件必须淘汰的企业,则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吸收其人员,淘汰其企业。
三、对原有公私合营厂的整顿巩固工作:
1954年是有计划扩展公私合营的第一年,各方面还缺乏经验,所以在原有的公私合营企业内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各项政策,搞好生产,显示合营企业的优越性,并为私营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树立榜样,对原有公私合营企业进行必要的整顿、巩固工作,已成为1955年的重要任务之一。
由于企业合营后,仍有资本主义经济成份的存在,就需要有资本家及其代理人为资本主义经济成份的代表,因此,改造企业和改造资产阶级分子,就应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但企业的主要目的是生产大量的工业品,以供应国家与人民的需要。为此,必须在改善管理搞好生产的同时来搞好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而不可偏废。当然在搞好生产的前提下,就更便于团结、教育和改造资产阶级分子,但目前对改造企业和改造资产阶级分子的“双重改造”问题,还缺乏经验,故要求各地能在今年内创造出“双重改造”的初步经验来。
新合营企业中的问题,一般是管理腐败,技术水平低,财务混乱。因此,对企业的改造,必须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遵照国家计划,结合供产销情况,发动群众从改善经营管理,节约原材料、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等工作着手,不应盲目追逐产量、产值。
为了在合营企业中改造资产阶级分子,应做到:
第一,贯彻党对处理资产阶级分子权益的各项政策(如清产定股、人事安排、利润分配);
第二,充分发挥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在生产上、经营管理上的积极性,使他们有职有权,守职尽责,并妥善于通过工作实践,不断地批判和纠正他们在生产上、经营上的资本主义思想,逐步使他们服从和接受社会主义的领导;
第三,对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应采取积极领导,分别对待的政策。对进步分子要很好地团结、教育、使用,使他们能发挥带头作用和桥梁作用,对中间分子要很好地争取并帮助他们做好工作,提高他们自我改造的信心,即使是落后分子,也应对他们耐心教育、积极改造和适当使用。
总之,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应加强思想领导,在思想上要抓得紧,在生活上则要予以适当照顾。并充分运用民主建国会、工商联等组织进行工作。
对于已合营但尚须整顿的企业,或虽已整顿但问题还很多的企业应继续进行整顿。
通过整顿,基本上要做到:(1)企业内部确立了社会主义成分的领导优势;(2)企业的公私关系正常;(3)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生产得到适当的改进;(4)企业的生产要纳入国家计划。但这一工作尚缺乏经验,要求各地除一般的布置外,并掌握一、二个有代表性的厂进行典型试验,以创造经验。
四、进一步作好调查研究工作:
当前我们对私营工业的特点、根本问题、供产销情况,以及职工与资本家的思想动态了解甚差。为了适当对私营工业生产上的统一安排,以及按行业改造的精神,必须做好按行业的生产规划,企业单位的改革与组合工作。这不但要照顾到供产销的平衡、资本家的自愿,又要照顾到生产设备的利用。这些工作均较细致、复杂,有赖于进一步作好调查研究工作(调查方案另行布置)。经过进一步的调查研究,要求在第三季度制订出10人以上私营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计划大纲(包括整顿、合并、淘汰的计划),重点是1956、1957年的公私合营计划。
五、为完成1955年任务须采取的几个措施:
(1)加强党委的统一领导和干部的政策思想教育,为保证完成今后的任务,正确贯彻国家对资本主义工业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克服有关部门关系不清,责任不明和工作中的某些缺点,党委必须加强统一领导,统一掌握和研究,并对当地工作进行及时的检查和总结。同时为提高有关干部的政策思想水平,提高工作质量,防止和克服右或“左”的思想倾向,密切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各级党委述必须重视和深入的对有关干部进行方针、政策的教育,随时帮助和解决干部在执行政策中的疑难和困难。
(2)加强对私营工业开、转、歇业的领导。由于私营工业的生产资料为资本家所有,系建筑在私有制的基础上,盲目发展是其必然趋势。因此,严格地控制其开、转、歇业是十分必要的。在执行中应掌握的基本精神是:(一)贯彻国家在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业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企业,在供产销平衡的原则下,经省批准后可予开设;对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企业,在解决工人失业问题的原则下,逐步予以淘汰。(二)根据地方工业为农业服务的方针,私营工业应以满足农业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需要,为其主要的发展方向。
控制开、转、歇业的具体办法另订。
(3)根据今年任务的要求,以及接受过去工作所给予我们的教训,加强私营工业的管理机构是十分必要的。建议省在工业厅下设立私营工业管理局,私营工业比重大的省属市、专署工业局,可视情况设处或科,私营工业比重较大的专署属市、县可在工业科内设组;一般的县亦须由工商科内指定专人负责。这一机构的任务是:配合有关部门安排私营工业的生产,掌握公私合营的政策和合营工作的进度;编制公私合营计划,对原有合营企业的整顿、巩固,对10人以上私营工业的调查研究,审批私营工业的开转歇业;配合商业部门督促检查私营工厂的加工订货。至于私营工业的生产技术领导,可由工业厅与各地工业局的专业处(科)负责。省直属市、专署工业局的私营工业处(科),应有一个副局长兼任。
(4)必须注意干部的培养训练工作。派去公私合营厂工作的干部是担负着改造企业、改造资产阶级分子的双重责任,是处在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最前线,因此,必须配备少量而顶事的干部。同时对合营企业的干部,应加强政策思想教育,明确党对资本主义工业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和对资产阶级统一战线的政策,防止各种偏向;各级党委应加强对合营企业干部的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培养、训练扩展合营工作所必需的干部,条件具备时,可召开公私合营代表会议,交流经验。
(5)加强对资本主义工业的加工订货工作的领导,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生产的计划性,不少在加工订货的私营工厂中,成立增产节约委员会,和派员驻厂监督的经验,应加以总结、推广。
同时应通过检查各项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及时总结经验,进行交流,树立工作榜样。
做好这些工作,是完成对私营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保证之一。
1955年对私营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是艰巨的、复杂的、繁重的,但在各地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广大干部与职工群众的努力下,是可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