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民日报”的第三批“材料”和各地报刊的揭发,胡风反革命集团的分子,是利用了各式各样的办法企图或已经打入了革命阵营内部的敌人。这些巧妙地伪装着的反革命两面派曾经潜伏在、隐藏在党、机关、人民团体、以至部队、报社等组织里,并且也有大批的胡风分子混进学校里。他们在学校这个“据点”里,利用了“教师”这个合法的身份,公开地向广大青年学生宣传反动言论、散布毒素,拉拢青年学生,破坏革命。
我想在这里揭发的是在浙江杭州的方然(即朱声)和冀汸(即陈性忠)这两个胡风集团的骨干分子的卑劣的阴谋活动。
方然和冀汸从解放前开始,就以前安徽中学作为他们的“据点”,长期地盘踞在杭州,从事“开辟工作”。方然以不可告人的由来做了安徽中学的校长。他们在这个学校里就一直以“革命作家”自命,方然就在青年学生面前全开吹嘘他如何“革命”“进步”,说自己“坐过牢”,到过延安,在抗大听过毛主席的报告(其实是与阿垅一样,混进“抗大”,不久即自延安逃往重庆的),藉此来迷惑学生。方然在该校一面以办墙报为名来收罗爪牙和物色“对象”,一面在教师中挑拨离间,打击进步教师。杭州解放前后,方然还以这个中学为“地盘”窝藏了不少有血债的反革命分子,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就被公安部门逮捕了三个。方然自从窃取了浙江文联编审部长和杭州市人民政治协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的职位以后,就变本加厉地大肆活动“联络人”、“争取人”。这里我想列举一件事实。方然有一天曾跑到正在病中休养的美术家潘韵那边,厚颜无耻地对他说:“我们党是非常爱护艺术家的。”很明显,方然是在假借党的名义冒充党的负责干部,想来“讨好”中央美术学院的潘韵教授。
胡风分子冀汸在杭州,表面上看来似乎很“老实”“沉默”,待人“和蔼可亲”,其实在骨子里却是“用微笑包着侮蔑”来对党和组织,在他的内心怀着一团阴险的不可告人的鬼胎。原来冀汸当时受了他集团的首领胡风的指示,装出一副“积极”“忠实”的样子,写了三次申请入党的报告书,企图混入党内。但是一当他们认为“缺口已经打开”,胡风在北京向党中央抛出挑战书后,冀汸就立刻显现出一副反党的狰狞的嘴脸。今年,在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会扩大会议上,冀汸就与这一集团分子耿庸、王戎大肆叫嚣,说孔罗荪同志对他的“这里没有冬天”的批评是“政治上的陷害手段”。应该说,有不少青年和学生在这“进步作家”“天才著作”的幌子下,或者受了迷惑,或者俯首崇拜,有的甚至被他们“拉过去”作为胡风集团的爪牙。冀汸的狡猾手段也正是利用了“进步作家”的假面,到处作报告,开座谈会,吹嘘他自己写的“这里没有冬天”这部歪曲农民形象、歪曲党的领导的“著作”的“创作经验”,来宣传胡风式(47)的“生活实践”和“创作实践”。
尤其卑劣的是,方然和冀汸借着谈文艺问题经常邀了一些爱好文艺的青年到他们家里去“玩”,一面为胡风反动思想作传道士,一面来所谓“解决男女青年切身问题”、“交朋友”等方式来拉拢青年。请看!这些反革命两面派的行径是多么卑劣无耻!而有的青年的确被他们欺骗而走上歧途的。据一个在高等学校念书的学生自称,他曾经几次到冀汸家里去“请教”“拜访”过。问他,胡风的文艺理论是否正确,冀汸对他说,马尔的语言学说在苏联畅行了二十多年才被证明是错的,可是学术问题不可轻信多数人;时间将会证明胡风是正确的。这个学生又问他,对於一个作家世界观是否重要。冀汸回答得更加“巧妙”:只要看苏洛夫和孔厥他们,只有忠於现实的作家也能够创造出伟大作品来的。於是这个学生就在冀汸授意之下,拉拢了一些同学写了一篇反对孔罗荪同志批评“这里没有冬天”的批评“文章”寄给文艺报编辑部。那个学生还从图书馆里借来这部书,在书上作着批注。写上什么“这里表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个细节多么逼真”“反映了生活的真实”等等,来为冀汸的“作品”作宣传。
革命的敌人——胡风分子就是这样阴险卑劣地用种种方法来“培植”他们的势力,用他们的毒汁来贻害青年学生,危害革命事业。今天,正是行动的时候了,每一个人民和革命青年应该积极投入粉碎胡风反革命集团和一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斗争,肃清反革命两面派的一切思想影响。
来源:《新闻日报》195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