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去冬今春的土改任务为2891乡,5069803人口的地区,分布在66个县、1个市(南昌市郊)的范围内。且多为各县的边沿地区,为了争取土改的全部胜利,省委在去年秋季土改结束后,即着重强调了充分准备,整训土改队伍,10月初旬以后,省和各地均先后集中所有准备投入土改的干部进行整训,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训练土改干部18000人,训练时间一般都是半月到20天,训练内容是有关土改政策、法令及省委过去的土改总结,并着重分析了当前农村情况,批判了骄气与松气思想,扭转了“这期土改没搞头”等错误论调,为以后的深入工作打下了思想基础。11月末,中央、中南及省级先后派了土改工作团14个,近3000人,这样全部投入土改的干部则为21000人。
运动铺开的情况,多数县是在10月初旬,结合征粮,进行了试点,除赣州专区在12月初旬才铺开外,全省一般是从12月初旬到中旬,先后铺开了点,到12月中旬至元月初先后铺开到面,全省共铺开2776乡,占总任务的96%,所有这些地区到3月底4月初全部分完土地,转入生产,至此全省尚未进行土改的地区则只剩下赣州、袁州、九江、上饶4个专区的100余乡。
由于准备比较充分,干部经过了整训,作法基本统一,运动由点到面稳步前进,各级领导亦均能依托重点创造经验,具体指导。在作法上坚持了访苦扎根、串连发动的方法,工作干部皆深入群众,实行“三同”,和苦主同吃、同住、同劳动,摸心思解除顾虑进行了深入发动。在对敌斗争方面各地又均注意了首先攻打封建堡垒,强调充分发动群众强调调查研究找好人证物证合理合法的斗争。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又强调了不断的整训队伍,加强领导,保证了运动的正常发展,因而,顺利的完成了任务,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政治上推翻了地主阶级的封建反动统治,斗争了地主恶霸40212人,并依法判处徒刑6231人,交群众管制劳动生产的12753人,起出了反动武装枪支683支,子弹243401发,瓦解了反动组织8480个,争取了会众314503人。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翻身作主。在经济上依法没收征收了封建的土地5,154,578亩,耕牛43,822头,农具675505件,粮食1亿7300万斤(包括清算折谷),房屋545801间。使贫苦农民724,523户,2586189人的生活与生产资料的困难,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为爱国丰产运动的开展,奠定了有利基础。
但运动中也存在着某些缺点和偏差,如运动开始时,部分地区曾在访苦串连中发生形式主义和关门主义,因此就表现劲头不足冷冷清清。在宣传政策上表现一般化,不能根据群众的思想觉悟和当地具体情况进行动员,缺乏生动的内容,动员不够有力。在对敌斗争中有的还不善于运用人民法庭镇压与斗争相结合,或群众未经发动即过早进入战斗。因此部分地区开始曾一度发生僵局,后来有些地方则又重复了非法斗争。划阶级中部分地区未能继续贯彻斗争,有的对政策掌握不严,发生错划阶级,在没收分配中又多忙于事务性的工作,放松领导,致使运动中有先深后浮、前紧后松的偏向。此外,干部的包办代替强迫命令现象,虽有不少改进,但仍然相当严重。总之,这期土改,较之以往更细致更深入,运动发展正常,有了许多进步,但不平衡不巩固的状态依然存在。综合各地估计,这期土改结果一类乡30%,二类乡50%,三类乡20%。
(一)实行艰苦深入的访贫问苦,扎根串连,是贯彻群众路线、组织与发动群众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群众领袖,建立乡村组织的重要步骤。经验证明,凡是真正坚持了这一作法的地区,群众发动就比较充分,敌情暴露就比较彻底,对敌斗争就比较顺利。反之,凡是不能坚持这种作法或是形式主义的访贫问苦串连发动的,就绝难达到上述目的。因此,在土改的整个运动中对上述作法必须坚持贯彻。但实行深入的访贫问苦,串连发动时,首先必须将自下而上的访贫问苦、扎根串连,与自上而下的普遍动员,展开政治攻势相结合。因为只有展开一个猛烈的政治攻势,造成土改空气与强烈的社会舆论,压倒敌人的反动气焰,群众情绪才能迅速高涨,而在发动政治攻势的同时,就应结合进行访贫问苦、个别发动、扎根串连,才容易发现真正苦主,扎正根子,运动才能广泛深入展开。但访贫问苦,个别发动,物色与培养根子的有效方法,是深入贫雇贯彻“三同”,与苦主交朋友,建感情,摸心思,抓苦衷,启发诉苦,循循善诱,逐步提高觉悟,才可选择好根子对象,培养出骨干。其次,组织串连必须贯穿全部运动过程,面向整个农民阶级。因为串连发动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由先进到后进,由点到面,由浅到深,发动农民阶级的过程,因此必须密切结合思想串连,发动斗争的整个过程中,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去串连与组织群众,只有这样在斗争中产生的组织与经过个别串连建立起来的组织,才能保障组织上的纯洁性与战斗性。根据串连的发展过程,应该是“先严后宽”,先严是为了扎正根子,打好基础,但又必须随着串连的发展,逐步放宽串连条件,贯彻全家发动,逐屋发动,串连整个农民阶级,才能形成一支坚强的阶级力量。某些地方误解组织纯洁的要求,而将骨干与会员条件相混淆,过分谨慎,不敢串连,形成关门主义,或对运动开始即强调访贫问苦扎根串连的正确作法误解为阶段论,产生中断串连的错误,也有某些地方,脱离思想发动与斗争,登门造册,拉夫凑数,这些,都是严重的形式主义偏向。使运动不能正常发展。
此外,在进行访贫问苦扎根串连运动中,应正确的处理原有乡村干部。因为3年来农村经过一系列的社会改革,乡村干部经过反复整顿,真正品质很坏和阶级异己分子是个别的少数的,他们大多是贫雇农成份,青壮年居多,已经过一定锻炼,有的已在群众中建立了一定威信和密切的联系,但他们中间也却有一部分人存在若干缺陷,如有的因觉悟低,办法少,发生强迫命令而脱离群众,或产生严重的松劲退坡思想,有的因阶级立场模糊为地主所利用……因此我们应采取团结教育改造提高的方针,分别处理,不能一脚踢开。具体作法是:入村后即须注意了解与掌握原有乡村干部情况,召集开会,对其过去的工作肯定成绩,指出缺点,结合教育,诱导他们检查自己,认识缺点,然后让他们主动的在群众中进行检讨,取得群众同意,并可选拔优秀分子作为根子,进行串连发动,经验证明,这样就更能顺利开展工作,比之工作队单独去访贫扎根进行工作,收效尤大。总之,我们的要求是扎根串连,培养新生,应与教育改造提高原有相结合。
(二)从思想上充分发动农民群众的主要意义及经验,省委过去在总结中,所指出的,经验证明,均是正确的,也成为去冬今春土改运动中的基本依据。不过在具体作法上运动中又有一些新的发展。“算翻身账”、进行翻身教育等。说法虽有不同,但总的说来,都是由低到高,逐步深入,从思想上发动农民群众,较完整的经验和作法。在旧社会里,农民阶级由于长期深受封建地主阶级欺骗蒙蔽,宿命保守的落后观念很浓厚,加之临解放前后,敌人又以分散财产、散布谣言、发展反动组织等破坏活动来对抗社会改革的进行,特别是后期土改地区情况相对的更较前复杂了。因此在土改运动中,必须更深入更细致的从思想上发动与教育农民,使其自觉的起来自己解放自己,方能达到充分发动群众,彻底打倒敌人,取得土改胜利的目的,并奠定巩固与发展胜利的基础。农民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阶级、时事、政策、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前途等方面。如何将这些教育内容真正为农民群众从思想上所接受,使他们从听天由命的自在阶级,变成打倒敌人当家作主的自为阶级,但要达此目的,绝不能单靠开大会,作报告、写文章、读报纸可以解决,最基本的方法,应从农民的切身体验中启发思想自觉,进行自我教育。具体的说:就是要从开展诉苦运动开始,根据群众的思想要求,启发诱导他们有啥苦诉啥苦,不能画圈子,指名诉苦,不能只准诉大苦不让诉小苦,不要害怕诉出乱子,问题在于领导上从诉苦运动中要善于集中群众要求,善于抓着主要问题,一步一步的加以诱导提高,由分散之苦引向对地主阶级、蒋美匪帮罪行系统的控诉。进而深入发动挖根。所谓挖根就是具体的分析苦源祸由,即要使其认识“穷人为什么穷,地主为什么富”,认清地主、蒋美匪帮是穷苦祸害的总根,然后在诉挖的基础上启发算剥削账(地主发家史和农民血泪史)、翻身账(解放后政治、经济、组织上的翻身总账),以此对比解放前后两种社会制度的变化中,明确两条道路,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认识工人阶级,共产党领导的正确。用这些辧法,当可“拨开窍门”,打破命运八字的糊涂观念,摆脱敌人所设的各种圈套,自觉的开展对敌人的强力进攻,彻底打倒敌人。最后再进一步加强民主团结及社会主义的教育,指出远景,看清幸福的将来,以鼓舞农民群众继续前进,开展爱国生产运动的热情。在取得土改胜利的基础上继续巩固与发展胜利。这是思想发动由浅到深,逐步提高的方法,也是思想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但这一系统的思想发动与教育工作必须贯彻整个土改运动过程中结合各项具体工作中进行。思想发动与教育工作如果脱离运动,脱离斗争与组织活动,孤立的进行或采取生硬灌输的形式主义作法,皆是行不通的。
在诉苦运动逐步展开的基础上,开展诉欺骗苦、报上当的运动,经验证明,这是彻底揭露与打破地主阶级软化、迷惑农民的圈套,深入思想发动,再次教育农民,提高群众觉悟,最有力的方式,也是能否发动后进群众的关键。做好这一工作的基本方法,首先要摸心思、解除顾虑、交代政策,明确提出“上当者无罪,自报者光荣”、“自觉自愿,不追不逼”、“跳圈套”、“解包袱”,使农民在思想上、组织上、经济上、武装上彻底的从封建反动统治的影响下解放出来,集中力量与地主阶级作斗争。其次也要采取串连形式,由骨干积极分子中有问题者带头自报,再串连发动后进群众,由一般诉苦变为积极行动,逐步开展,把诉欺骗苦、报上当运动形成群众性的自我思想教育的高潮,形成对敌人再一次强有力的政治攻势。但这一运动是一件极为细致复杂的工作,领导上必须头脑清醒,深入掌握,绝不可片面的醉心于追经济,甚至主观判断,夸大事实,用粗暴的方法死追硬逼,把斗争引向内部或变为宗派斗争,则将产生严重恶果。
(三)正确的掌握政策运用策略,是全面打倒敌人,克敌制胜的中心一环。经验证明:经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给敌人以严重打击,地主阶级内部发生很大分化,表现在少数罪恶重大的恶霸地主,较之过去更加顽强狡猾、积极抵抗破坏。部分小地主则感大势已去被迫开始劳动守法。更多地主在斗争中表现形式虽也有不同,但并不甘心死亡,钻入农民内部拉拢破坏、挑拨团结,窃取乡村领导,间接进行抵抗,或装穷叫苦,拖延抵赖,企图拖混过关。以上复杂情况,说明此次土改仍然是一场紧张剧烈的阶级斗争。为了要彻底战胜敌人,除了更深入更充分的发动群众外,必须更加注意掌握政策策略,强调区别对待,更大的促成敌人分化,以集中力量,消灭首恶顽抗的敌人,才可全面取得对敌斗争的胜利。为此一开始在访贫问苦串连发动时,就应运用各种方式,系统的调查研究敌情,分析敌情,实行敌情站队。对于那些仍逃亡在外,罪恶重大的恶霸地主,应发动群众,跟踪追迹,逮捕法办。经验证明:这些人并未远逃,多数是潜伏在附近深山、水上、城镇或者直接就是藏在他们自己或亲友家里,某些地方,通过教育,争取其亲属与腿狗子,找出地址、线索,前往缉拿,甚为有效。在斗争过程中,要打倒这些首恶敌人,除应运用合理合法的斗争经验外,尤应强调充分发动后进群众,如进贤县召集其霸占来的小老婆或媳妇、童养媳、养子、知识分子及其他与家庭中有矛盾的人,进行动员教育,这不仅能使恶霸众叛亲离陷于完全孤立,且便于了解情况,粉碎其顽抗阴谋。敌人已经打倒之后,为不使其起死回生,死灰复燃,还必须建立对于不法地主的管制制度。管制名单应由群众民主讨论通过,经县批准,再在群众中正式公布并宣布管制办法,责成专人负责,并动员群众监督。被管制分子应只限于犯罪地主本人,其家属未参加行恶者,不在被管制之列,以分化孤立被管制分子。目前有些地区不仅管制犯罪地主本人,连同其家属一并管制的作法是不对的。
去冬今春部分地区的对敌斗争中曾一度发生僵局,除却由于群众发动不够,事前准备不足,仓促投入战斗与单纯经济观点的盲目斗争外,也正是由于干部对敌情认识上有偏差,而不能正确的掌握政策运用策略,他们或则只看到敌人的顽强抵抗,未看到敌人的内部分化,过高的估计敌情,不分首恶与胁从,大与小,守法与不法,斗争中一律对待。结果首恶负隅顽抗,中小地主亦心中无底拖延观望,或则过分的强调了敌人内部分化的一面,而对敌人顽抗估计不足,轻敌麻痹,以致转入斗争后,火力不足,不能制服敌人,结果亦形成僵局。经验证明,避免与打开僵局的基本办法,仍然是深入发动群众,全面分析敌情,正确的掌握政策,运用策略。否则僵局无法解决,甚至将发展非法斗争,引起混乱。
(四)在土改运动过程中,建设一个纯洁的、民主的、团结的、有良好骨干的农民协会,是取得土改胜利,与巩固农村阵地的有力保证。因此,在土改运动中,如何集中力量从事建立农民协会的工作,是运动成败的重要关键。农民协会的产生,首先在干部思想上要真正明确农民协会是“土地改革的合法执行机关”倚靠农民协会进行土改的观念。其次将建立组织的工作与教育斗争三者密切相结合,贯彻于运动的全部过程,由小到大逐步发展与巩固。即是要将整个土改运动过程成为建立与健全农民协会的完整过程。具体的说:就是经过访贫扎根、诉苦串连、酝酿斗争,发动贫雇农开始有了一定阶级觉悟的基础上,用建立贫雇农主席团(即农协筹委会)与贫雇农小组的组织形式,组织农民队伍,为以后正式成立农民协会作好思想准备与组织准备。而后随着运动的开展,在倚靠贫雇团结中农的原则下,整顿与扩大农民队伍,正式建立农民协会组织。在反复的阶级教育与斗争考验下,有意识的发现培养积极分子,物色与培植群众领袖,经验证明,只有这样将组织紧密结合斗争与教育,由点到面组织队伍,培养领导核心,并将土改斗争中的一切活动,都交由农民协会来领导,以充分发挥其合法执行机关的作用,是锻炼农民群众的组织性、战斗性,树立农协高度威信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群众自我解放的基本方式。有坚强战斗力的农民协会也就自然形成,土改取得胜利、巩固胜利的光荣任务才能实现。其三,要贯彻这样完整的组织路线与组织过程,经验证明,首要关键就必须克服干部的包办代替,放任自流,贯彻群众路线,由于不少土改干部对建立农协,倚靠农协领导土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工作队包办代替,农民群众依赖工作队办事,似乎已成习惯,不少人就认为农民协会可有可无,有了亦可用可不用,因之有的地方发生成立较晚甚至拖到没收征收以后,长期的由工作队专权行事,将多数农民(主要是中农、妇女、落后群众)关在门外,致使土改运动始终处于组织狭小,斗争无力的状态;有的虽成立了农协,但成立后既不培养干部不运用与发挥其组织力量,也不继续串连发动,扩大队伍,因此仍犯有严重的形式主义、关门主义偏向,这样就使农协组织,形同虚设;也有的地方,土改中的一切活动不是以农民协会为领导核心,而倚靠各种临时组织,如反霸委员会、没征收分配委员会等来代替农协的统一领导与日常活动,致使农协不能成为群众活动的中心和教育农民的学校。以上这些就是所以形成工作队在时尚热闹一时,工作队一走组织涣散,软弱无力,根基不稳的基本所在,因此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严格防止包办代替,放任自流,对发挥农协组织作用是尤为重要的。
(五)必须在运动过程中不断的整训队伍,才能保证运动的正常发展,由于此次土改队伍较之以往新成份增多,热情虽高,但缺乏经验,他们对于情况的分析和运动的掌握,常易发生偏差,以致影响运动的正常发展。因此必须在运动中不断地整训队伍,分析情况总结经验,反骄反松,端正思想,才可保证运动的正常发展,许多地方反映:“土改干部曾表现三深三浮”,“运动的发展是整一次队伍就深入一步”,就正是说明这点。
整训队伍的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教育干部纠正偏向推进运动,因此整训队伍的方法就应当是采用整风的方法,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树立典型明确方向,强调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以表扬为主批评为副、以自我批评为主结合相互批评,特别是当检讨错误纠正偏向的时候,更须领导带头自我批评,以启发大家,充分发扬民主,只有这样才可以教育干部提高干部并充分发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否则如以检讨缺点批评错误为主就会使干部感到无所适从,产生怕犯错误的思想,工作上束手束脚,伤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去年多数地方,一般都能恰适地掌握这一原则,所以效果一般良好,但也有个别地方注意不够,以致事后干部反映:“工作做好了是骄慠自满,做不好是不深入,放手让群众搞是放任自流,切实领导是包办代替,真是床下打斧头,碍上碍下。”或说:“搞了工作总要受批评”,今后对此必须严加注意。
整训干部的时机除于运动开始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基本知识的训练教育外,一般应着重于运动中的整训,以收具体指导与边做边学之效。运动中的整训就是应根据运动的发展,适时召开战地会议,比如每遇较大的工作转换关节(如反霸、划阶级、没收征收等),或当运动发生某种重要情况(如纠正左右偏向),或须查明情况总结经验深入运动的时候,都应适时的召开战地会议进行整训。
整训队伍的形式,一般应是召开包括县、区、乡三级干部会议,因为只是县、区干部会议不易直接反映下情,且动员无法广泛有力,只是区、乡干部则领导过弱,不能正确的分析情况总结经验,所以除了日常工作的小型会议之外,凡运动中重大的环节问题,皆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这种会既要由县委主持召开,因此通常就要以县为单位召开或以县委分工分片召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议的开好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六)土改中必须密切结合生产,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而土改中如何使之与生产密切结合,不仅是群众的切身要求,而且也是顺利完成土改任务的重要方法,尤其是由于江西气候温暖,生产季节很紧,即连所谓“冬闲”也成为准备来年生产的决定季节。历年证明,确实是“来年之计在于今冬”,如修堤、挖塘、兴修水利、集肥、拔禾兜以及冬耕冬种等,皆须冬季完成,否则春忙中无暇补救,往往易造成水、旱、虫灾害与歉收局面。因此无论何时土改,皆必须密切结合生产。土改与生产虽在一定时间内有主次之分,但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面,不可分割。经验证明,土改中如能密切结合生产,运动将更加广泛饱满,农运发展才更加稳健正常。并可为改革转入大规模生产建设作好必要准备,同时也是更有效的争取农民群众的最有力的方式。土改中结合生产的基本经验是:
1.领导干部思想上的充分重视。端正领导生产态度是土改与生产能否结合的重要前提,这就须打破干部思想上“农闲(?)土改不会妨碍生产”“生产不用领导”“生产会妨碍土改”等不正确看法,将土改中生产结合的好坏,列为检查工作成绩的中心内容之一。
2.土改与生产统一计划,同时布置,根据土改与生产两不误原则及土改运动进度与生产季节的不同情况,制定全盘计划,时间、人力支配力求合理,并选派专人负责领导定期检查,才不致落空。
3.土地未分,地权未定前,为了打消原佃户思想顾虑,鼓舞生产情绪,应通过民主方式,在政策上作某些规定,如保证谁种谁收,不能收者(如红花等)以出工补工,出种补种,出肥补肥办法,或以原户不吃亏为原则由新分户给予相当代价,如宜春曾规定一个工6升米,一担牛粪4升米等,因而推动了群众翻田送粪的行动。
4.日常工作中要严密组织珍惜群众时间,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开无准备之会,如高安、新喻等地运用白天生产,晚上开会,开会生产各半日制或隔日制等方式,在生产中进行酝酿斗争,作充分准备,非仅完成了生产任务,而且缩短了斗争时间。某些地方为了开会方便,封锁群众生产行动,不分昼夜,盲目斗争,劳民伤财,一无所获的恶劣现象,引起群众极度不满,应以为戒。
来源:《土地改革重要经验与文献汇编(续辑上册)》, 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编印,195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