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紫阳对广东顺德、高鹤四清工作团分团长的讲话   <赵紫阳> ## (记录稿)   省委按:赵紫阳同志这篇讲话,从另一个角度对四清试点中的基本经验作了极重要的阐述,对当前的运动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希望各级工作团和工作队组织全体同志认真学习,并切实贯彻到运动中去。    一九六五年八月十八日   这次来没有打算要讲什么东西,很多问题在集训中已解答了。沙滘先行点的经验很好。我们原来谈论过:可以从试点总结出比较完整的经验。沙滘的实践证明:坚持试点的基本经验,按“二十三条”精神把试点某些不完整的地方加以改进,不恰当的地方加以纠正,运动是完全可以搞得更好的。   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谈一些问题: ## (一)总结试点的运动,有三个很重要的问题   一、社教运动是重新教育人、改造人的运动。运动的结果,一定要使广大干部、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的精神面貌有很大改变,思想觉悟有很大提高。运动最重要的是要有这个结果。这是长远起作用的。运动搞得好不好,总的说,按六条标准衡量,但最重要的是看思想面貌的改变。要符合毛主席说的“是一次重新教育人、改造人的运动”,才算达到运动的要求。   前批运动,总的说是好的。各地所以大增大、面貌大改变,集中到一点,就是因为人的精神面貌有了大改变。“精神变物质”,首先要通过四清运动解决精神上、思想上问题,要突出政治,思想第一,以毛主席的思想挂帅,实现干部、群众的思想革命化。运动中,无论是揭阶级斗争盖子、反“和平演变”、整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还是对敌斗争,最重要的是通过活生生的阶级斗争,提高干部、群众的觉悟,做教育人的工作。试点对这一点做的还不够,这一批运动应当有所发展。   运动要整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场斗争,提高广大群众和干部的觉悟,出现主席说的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运动不准整社员,但要通过运动达到教育广大社员的目的。我们看看土改以来各地的工作,凡是基础好的地方,都是土改时在提高群众觉悟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好,并不见得是在斗争地主或者分田上有什么不同。我们这次四清运动,就是要通过揭盖子、搞斗争、提高干部、群众觉悟,改变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如果干部、群众的觉悟没有提高,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就打不倒,打倒了也不能保证不会复辟。   华北总结运动的经验说:社教运动解放了生产力,解放了人,解放了人的思想。意思就是说:人的觉悟提高了,精神面貌改变了,就要在生产斗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样是那些人,精神变了,生产就变了。由于人的精神变了,人同人的关系变了,调整了上层建设,调整了生产关系。也可以说是解放了生产力,人就是生产力的要素嘛!为什么搞过四清,就带来今年生产上的大飞跃呢?当然,早造大增产,可以说出很多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人起了变化,人的思想起理变化。   对干部,除了极少数不可救药的、或者是混进来的阶级异己分子以外,即使是犯了较严重错误、到了敌我边缘的,都应当经过充分的揭发、严肃的批判以至斗争,最后争取绝大多数人提高觉悟,做到“浪子回头”。库充大队几个犯错误最严重而受批判最严格、斗争最激烈的干部,现在都改变的比较好,积极工作。这证明犯了严重错误的干部,经过严重的斗争,是可以挽救过来的。如果再让他们当干部,还敢不敢贪污受贿?我看他们一段时期不敢了罢?有的人也可能教训深刻,由此一变而为好人。当然,这种干部是要经过严重的斗争才能达到团结的。   更多的干部,犯的是一般性的错误,要区别对待,早点解放。没什么错误的,要解放的更早。但是,一定要通过他们自己放包袱,以及揭发、斗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对他们进行反“和平演变”的教育。要区别对待,更要加强教育,增强他们的免疫力。   总之,不要放过任何机会来教育、提高干部和群众。这就是“清思想”,清思想的位置要大大提高,达到在全体规模和很深深度上提高干部、群众思想的目的。对这一点,大家要多捉磨捉磨,研究研究。当然,思想教育不要离开斗争,不要搞烦琐哲学,要在现实、生动的阶级斗争过程中进行,特别是要善于在四清运动高潮中,在群众纷纷进行街头巷议时,抓好教育工作。   这里顺便说一下对四清高潮如何理解的问题。听了沙滘的经验,大体上是这样:进村半个月左右,解放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干部,主要是问题很小的干部和小四清后上台的干部,这属于准备阶段。然后进入大发动、放包袱,解放干部大多数,开始进入四清高潮。大体上进村一个月左右,可以解放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的干部。之后,集训三、四类干部。提高思想,应该乘高潮的火候大抓。按沙滘的经验,高潮可以分三段:开始以大队为单位分批解放多数;然后以公社为单位集训,解决三、四类干部的问题;最后又以大队为单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面对面斗争,搞批判,清政治,清思想。高潮当中,四个清一齐搞,但每一段应有所侧重。解放大多数和公社集训,清经济是主要的,之后,清政治、清组织、清思想是主要的。   在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进行斗争时,要很好的抓紧在干部、群众当中进行思想教育。中山试点总结提到的反“和平演变”教育的几个论点,可以作为教育内容。   对一般干部的教育,一是在放包袱时进行,但这时不可能提得很高。二是结合着揭露和斗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从中批判、总结、联系自己,提高认识,这是教育、提高干部的最好时机。   总之,社教运动,最重要的是教育人,改造人。我们对这点要有深刻的认识。   二、不仅人的思想、精神面貌要有大变化,而且生产、建设、集体经济面貌也要来一个大变化。精神变物质,不是运动以后才变,而是在运动中就要变。四清革命调动起来的干部和群众搞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应到随时在生产建设中发挥作用,开花结果。   点与面比,这种情况很突出:面上锣鼓响,但不很落实;在点上,群众的积极性、自觉性很高,生产高潮是由下而上地起来的。群众积极了,就为发展生产提供了最大的可能。因此要将这种积极性落到生产上去,促进生产发展,使干部和群众更深刻地认识革命的必要性。进样做,运动成果也才能巩固。试点在这个工作上并不是抓到顶了,还要进一步搞好。办法:一入村就要提出生产建设的口号,大讲四清革命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给群众指明方向。三大革命一起抓,当然每个时期要有所侧重。首要的关键是抓革命。但是要充分运用革命促生产的形势,运用与面上不同的群众积极性,一开始就抓生产。开始只能抓一些当前生产。接着就要摸清改变当地生产面貌的关键,抓住主要矛盾,提出一个大体的生产建设规划。一边实践,一边补充。一个县也如此。入手就要组织一个班子,调查研究,改什么,兴什么,要有个想法,有个规划,并组织有关部们行动起来。前批运动,抓得太晚,一般化。运动要打歼灭战,生产也要打歼灭战,打下基础,搞出眉目。比如,顺德的生产布局问题就要解决,是否可以少种点甘蔗,多发展蚕桑?现在是有条件解决问题的时候了。   三、在运动中的工作,要考虑到如何有利于坚持和巩固下去,为坚持和巩固下去创造条件。   有些做法,运动当中看起来好象能起点作用,但不利于巩固。此如,包办代替,当时也许可以显出一些成绩,但工作队一离村就完蛋。不要花样很多而巩固不住,烦琐哲学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前一批的运动能否巩固,还有待考验。这是一个题目,有待大家去想。一进村就要考虑到工作队将来是要走的,怎样才能走了也不变样?   怎样才能保证运动结束以后能够巩固?我看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导核心。领导核心,不仅要挑选好,最重要的是在运动中培养、提高,发挥他们的作用。对领导核心的培养,要逐渐加重他们的责任。不要工作队在就工作队包,工作队走了才把责任交给他们。要有一个以工作队为主逐渐变为以当地核心为主的过程。“三结合”,内容是有变化的。起初是工作队为主,逐渐就应转变为工作队当参谋,当地党支部统一领导。搞好干部和贫协的结合,是个关键,不要只有搞运动的工作秩序,要建立经常化的工作秩序。前三个月集中力量搞四清革命,后一段搞建设的几个月就要逐步建立经常化的工作秩序,帮助党支部建立经常性的政治工作制度,树立好的工作作风,带出好的工作方法。突出政治要在工作队在时就搞出样子,打下基础。因而后段要有一个巩固阶段,主要靠党支委起作用,工作队只处于参谋的地位,用主要力量去培养支委的领导活动能力和建立起好的工作制度和好的作风。   因此,进村两至三个月左右,就应当在发动群众、解放大多数干部的基础上,搭起各种组织的架子,把各种工作交给他们干,工作队从旁帮助。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去考察、培养和锻炼核心骨干。不要怕他们做不好工作,可以锻炼提高嘛!有些人挑的不那么准,也可以调整。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实际工作活动中培养和提高他们。   因此,工作队不仅要研究运动中的领导艺术,还要帮助支部研究经常工作的工作方法。   中山有些地方结束运动不久,又有人跑去澳门。农村有人羡慕港澳,这是个工作问题。主要是政治不突出。现在党内有思想问题:认为这是不可解决的难题。为什么不能解决呢?难道资本主义比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这种思想必须加以批判。中山县这样的地方一定要树立雄心壮志,一定要有信心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突出政治,就是要搞林彪同志的四句话:“政治空气浓浓的,思想觉悟高高的,好人好事多多的,坏人坏事少少的。”政治挂了帅,什么都好办。当然还要把干部的作风搞好,把群众的生活搞好。   以上讲的三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大家比较注意,第一和第三个问题还解决的不好,有加以强调的必要。 ## (二)发动群众,组织阶级队伍,是搞好运动的基础。一切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这个基础   这是所有经验中的基本经验。   解放十多年来,我们农村工作的根本教训就是丢掉了阶级路线、没有找到阶级依靠。农村中一切问题的解决,决定性的因素就是贫下中农觉悟的提高。依靠贫下中农,就要帮助他们组织起来,提高觉悟,成为自为的阶级,成为农村中决定一切的政治力量。这不仅为了搞好四清运动,更深远的意义是,要通过四清运动提高贫下中农的组织程度和觉悟程度,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在农村的社会主义阵地和无产阶级专政在农村的基础。主席说,有了百分之七十的贫下中农,就能团结百分之二十的中农,有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群众的团结,地主富农就要分化。这是决定农村方向、巩固专政、巩固社会主义阵地、发展生产的根本保证,是挖掉“和平演变”根子、挖掉修正主义根子的保证。   (要反对各种各样的“贫下中农落后论”。试点运动的后期有这样的苗头:有些同志,发现贫下中农中有些落后分子,似乎是个“伟大的发现”,大肆宣扬贫下中农的落后,说什么运动中扎的根子是死根、烂根、老根、流根(流氓)、食根(大饮大食)……等等。贫下中农群众中有落后的一面,这应当看作是我们的工作问题。对贫下中农,要从总体上看,从本质上看,不能把他们分散的、个别的同干部比。他们是群众,我们过去对他们教育少,怎么能拆开来跟干部比呢?任何人都会有缺点。问题不在于他们有没有缺点,而在于为什么讲贫下中农缺点的这种空气那么浓。这种空气,要提高原则高度来批判。当然,不是说贫下中农就没有教育、改造的问题了,有的。有些贫下中农,我们长期疏远他们,因此觉悟不高,落后,这正需要教育他们,这是我们的任务。)   这里涉及发动和教育贫下中农中的最底层的问题。贫下中农中的最底层,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是很好的人,有觉悟,作风很正派,只是由于干部的排斥,过去很少参加活动,毫无地位,四清运动中找到了他,很起作用。我在库充的房东,就是这样的人。第二种,是本质上好,但觉悟不高,开会少,经过发动,讲清道理,他们在运动中也积极起来了。第三种,是有些缺点和弱点的,这和我们过去关心、教育不够有关。这些人,有些不关心集体,劳动态度不好,往往是由于干部的作风不好,集体生产搞得不好所引起的。经过运动,干部改了,他们也改了,看到了集体经济的前途,积极起来。此外,也确实有个别、少数是懒汉、落后分子,但是,就是这样的人,经过耐心教育,还是可以改变的。   对待贫下中农的态度,首先是一个阶级情感的问题。发现他们以弱点就厌恶,这对共产党人来说,是不允许的。   组织阶级队伍,沙滘提出来的方法是好的。他们从三个方面去挑选依靠对象。首先,是从面上小四清时出来的贫协积极分子中挑选。小四清中出来的人,多数是好的,也有个别不好的,可以从中挑选出好的积极分子。要经过慎重的调查了解,不要把原有的贫协组织完全撇开。其次,是这次运动新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再次,是新干部(小四清后上来的)和原来的好干部,从他们中挑选。小四清后上来的干部应区别于原有干部。这三方面结合起来,工作队就可以比较快地取得依靠。 ## (三)一定要把大学毛主席著作放在四清运动中最突出的地位   目前,这一点抓得很不够,点上和面上都是这样,都需要突出起来。   毛泽东思想,是搞好革命的最有力的武器。工作队革命化,教育干部,武装群众,都要靠大学毛主席著作。运动搞得好不好,就看能不能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现在正进行着伟大的革命实践,在这样一个伟大的革命实践中,学习毛著会更加亲切,容易理论联系实际,容易学到手。这也是一项基本建设。   各级政治部就要搞这个事,要抓好这一工作。工作队要把大学毛著、运用毛泽东思想贯彻到每一项工作中去,以毛泽东思想挂帅。工作队总结、学习要运用毛泽东思想,教育干部、武装群众、思想发动要运用毛主席的语言。毛主席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直接用主席的话去教育干部、群众,他们更容易接受,这件事的本身就会产生巨大的政治力量。大家都要很好地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改造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阶级觉悟。所谓政治觉悟和阶级觉悟高,就是学好毛泽东思想。分清是非、辨别香臭,也应当是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   要通过这次运动,使所有的干部、贫下中农、青年、民兵、妇女,首先是其中的先进分子,初步尝到学毛著的甜头,把学毛著的热潮搞起来,把毛泽东思想红旗举得更高。这是党在农村的一项最大的建设,是一项基本建设。这次有大批工作队下乡,是送毛主席思想下乡最好的机会,我们应当在这项基本建设上下基础。   为了便于大家学习毛主席著作,各地可以把毛主席著作、语录选印在四清报上,或印成活页,一边下面应用。 ## (四)对敌斗争的政策问题   在对敌斗争问题上,两种偏向都存在:一方面,曾经有一个时期,对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四类分子的复辟活动警惕性很差。从这一点说,提高警惕、加强专政是很必要的。四清运动主要是解决干部问题,也要解决对敌斗争问题。特别在民主革命不彻底的地区,更要解决封建势力、地富反坏复辟的问题。分类指导,应当有这一类。在一般地区,也还有一个扫除封建影响的任务。   另方面的偏向,是对分化瓦解敌人的策略认识很差,水平很低,不懂得最大限度地孤立主要敌人。不认识讲究策略,关系到巩固专政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不讲斗争策略,反而帮助了敌人。毛主席关于对敌人既要加强斗争,又要讲究分化策略思想,我们领会的很差。没有认识到,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只要策略正确,敌人是会分化的,大多数剥削分子是可以接受改造的。试点的运动,我们没抓着问题。特别是对地富子女,没做好工作。   对地富子女,要看到地富家庭对他们的坏影响,其中一部分人企图为剥削阶级传宗接代,对此我们一定要警惕。但是,又要看到他们不同于四类分子,本身不是剥削分子,在国内外一片大好形势下,他们要求有出路,是愿意改造的。要把他们引导社会主义道路上来。这次运动,要认真做争取地富子女的工作,要允许他们革命。向他们讲清楚,成分是要看的,但更重要的是看表现。有些地富子女符合条件的可以参加共青团,可以参加基干民兵。要让他们看到:只要革命,就有出路。开展四清运动的地方,可以每个大队挑选、培养个把拔尖的表现好的地富子女入团、参加基干民兵,树个榜样。   对地富反坏分子也要加强工作,促使他们分化瓦解,争取把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改造成为新人。 ## (五)关于“一带一”问题   关于“一带一”,佛山总团把它分为步步带与阶段带两种。步步带是重点走前十天半月;阶段带是四清高潮之后再把主要力量转移到附点上去。这两个做法都可以。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我倾向于阶段带的做法。   “一带一”,点带面是客观存在的,是群众运动的规律。点对面总是有影响的。中山就带动了顺德,影响很大。这就是群众的互相影响,自我教育。问题是我们如何充分运用这个影响。我们认识了这个规律,自觉运用这个规律,就能使运动搞得又快又好,提高运动的质量。   在力量安排上,运动开始时要先派一部分人到附点做准备工作,在重点的四清革命告一段落后,就可以把主要力量转移到附点上。   据说佛山的四清工作队员最担心的是人太少,叫做“队长担心‘一带一’,队员担心零点七。”我看,“零点七”,每个生产队不到一个工作队员,这是好事。中山试点时人太多,基本上起了坏作用。人多了,就要出包办代替,出烦琐哲学,就没有群众路线,不利于积极分子和群众领袖的成长。在中山试点时,相当一部分工作队员只起了积极分子的作用,积极分子则起了一般群众的作用。只有人少才能出群众路线,出领导艺术;积极分子和解放了的干部才有用武之地。如果不在运动中锻炼他们,就不能把他们培养好。只有在运动中、行动中才能锻炼培养积极分子和领导核心。在中山也说要培养核心,结果很多单位还是培养的不好,有的核心人物还是患了“软骨病”,就是工作队包办代替造成的。   工作对到底要起什么作用、做什么工作呢?工作队在发动群众方面要起的作用主要是:一、发现积极分子(包括好干部),指导他们做好工作,在工作中培养、提高他们。二、深入群众中去了解干部和积极分子是如何做工作的,群众对他们有什么反映,从中考察他们。就是说要发动群众,让群众自己进行四清革命,而不要包办代替(当然工作队也应该做个别发动工作)。搞点就要搞人不多而运动有搞得好的经验。所以分团长以上搞的点不要人太多,要搞出真正的群众运动的经验来。   工作队是大熔炉,可以培养出很多人才。大公社反映,参加过试点运动的大队干部回去都变了样。看来,应当趁这个机会,轮训大队干部,抽面上的人来,搞过运动的地方也来。每个人搞一期,搞半年回去,这比在党校训练还好。   来源:《广东四清简报》总1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