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少奇同何伟等人的谈话纪要   <刘少奇>   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十九日下午,刘少奇约何伟(教育部部长)、刘子载和万里谈话,陆定一(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也在座。刘少奇在谈话中作了重要指示。   刘少奇首先对何伟说:我看了你们印的一些材料。   何伟说:我们印了六十多份材料。   刘少奇说:就是没有高等学校的。   刘子载说:现在高等学校有一百几十个学校,一百几十个专业,约两万人进行半工半读的试点。到下半年约有四万人左右,加上独立设置的和厂矿、企业办的,共有五万多人。   刘少奇说:那可不少啊。   刘子载说:高等学校的半工半读,一般是四六制,即百分之四十的时间劳动,百分之六十的时间读书,也有百分之三十劳动,百分之七十读书的。如何巩固是个问题,还有个劳动门路的问题。   刘少奇说:给工厂讲清楚。你工厂也要办学校嘛。   刘子载说:现在南京正开函授工作会议。我们还准备开一个半工半读高等学校会议。   刘少奇说:你们专门开个会也好。函授学校,业余学校,大学就应该这个样子。大学的半工半读与中技的半工半读,作为补充劳力,统一作固定工,统一安排,但不要搞得多了。有一个公社办大学已经办了七年了。   何伟说:那是吉林延边的.他们还准备办八所。   刘少奇说:农业部开了个农业教育会议,工业部门也应该开一个。为什么要抓半工半读呢?就是要造成一个形势,将他们的军。逼着全日制改革,非改不行。你们看有没有这个作用?就要到工厂里去,领导、教师和工厂结合,加上半工半读的经验,将大学的军。我看由高教部下个命令,从明年一月起,凡是没有教材的,一年以内要拿出讲义的底稿来,否则,一律解聘。要下个死命令。秘密的也要拿出来,作为秘件。不许故意把精华留起来。看看还有什么条件。上课时,教员讲讲要点和几个名词就行了,学生看懂的,就不要再讲了。学生看完之后再讨论一次,叫学生讲话,教员就少讲了。大学嘛,就是要他悠哉悠哉和那么松松垮垮的。大学讲义拿出来之后,要审查修改,由高教部指定一些人审查某一个专业的教科书。由工作了几年有生产经验的毕业生来参加审查,再加以修改。以后每年修改一次。你看,河上肇的经济学讲义修改了多少次?实际上也是马克思的《资本论》的通俗讲话。   陆定一说:下个死命令好。   刘少奇接着说:拿出来不象样子也好。大家批评嘛!不要怕拿出来的东西乌七八糟。全国所有专业的讲义统统拿出来,高教部把全国的一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看是会搞好的,起码比现在好。要把工厂的工程师调回来教书,现在教书的人要他去工厂劳动,实行轮换。不逼不行。   万里说:最近我们把设计人员和工厂的人一换,马上就发现了许多问题。   刘少奇面向陆定一说:讲义问题,不下死命令,他就不拿出来。你看怎样?   陆定一说:理、工、农、医的教材是蒋南翔同志主持搞的,文科教材是周扬同志主持搞的。   刘少奇说:文科的教材要学生批判。   陆定一说:还有党史。   刘少奇说:党史,他们搞不了,不要他们搞。   刘少奇接着说:讲义拿出来,给学生看,错了可以修改,可以批评。以后每年修改一次。他不拿出来,你就把学生的笔记整理一下嘛,那也是他讲的。讲义拿出来,才可以减轻学生负担,才能爱护学生的精力,才可以使他们有时间思考问题。你既是可以讲,为什么不可以写一点呢?错了不要紧,可以批评嘛!   刘少奇转向何伟说:你们的会开完了吗?   何伟说:明天请定一同志讲一讲。   刘少奇说;城市普及初中的问题,第三个五年计划上有吗?   何伟说:有。   刘少奇说:是基本普及嘛。这个问题,在讨论半工半读时,不要把重点放在普及初中上。上次半农半读教育会议时,重点是放在普及小学上。这样,问题就不一样了。普及初中这是另一个问题。可以附带着讲讲。   陆定一说:那个文件可以修改一下。在城市是把所有的孩子都管起来。   刘少奇说:把城市高小毕业生都管起来,学习后要他们上山下乡。本溪和牡丹江等地方都搞了。搞半工半读,大概初中毕业的就管起来了。你要上学可以,到乡下去上好不好?   万里说:我们调查了两个班,有的是兄弟姐妹五人,都上全旧制负担不起,有几个人报考半工半读学校,不报考全日制学校。   刘少奇接着说:这是我们国家很爱护这一部分人。他们初中毕业了,不要他到处流浪,我们包下来。不用花很多钱。把他们收容起来,一面种地,一面读书。但半工半读不能太多,只能说大部分代替学徒工,不能全包。   万里说:我们已对工厂说了,不许他们招学徒了。   刘少奇说:看来工业的半工半读容易扩大。不要搞满了,要留有余地。工厂的负责人,对学生不只是要注意生产,还要真正的要他们学些东西。不要片面观点。要学习和生产都兼顾。写文件时要写清楚。厂子里还要注意他们的健康,搞坏了,将来我们要犯错误。可不可以不满十七岁的搞六小时?下班后要搞点体操课,不仅是打球,马克思还讲过军事训练,还有一般的健康体操。要真正办好,要各方面都照顾。体操、劳动和上课要结合起来。这样出来的学生比全日制学校出来的好。政治上好,身体也好。天津市不是有个调查吗?政治上百分之七十是好的,百分之二十五是一般的,还有百分之五是不好的。身体要比全日制的好一些。   何伟说:我看了很多学校,大多数学生体重都增加了。   刘少奇说:要把身体搞好,伙食搞好,要吃饱,劳动不要过度。要搞点体育,每天半小时也好嘛。搞点体育,就比较全面了,身体一定比全日制学校的学生好。农村的近视眼也少嘛。   何伟说:特别是大城市近视眼多。城市里有特殊的原因,看的东西也多,除了看书外,还有电影等等。   刘少奇说:眼睛要作保健操。   刘少奇接着说,要实行半工半读。但不要把不是半工半读的也都拉进来,那就乱了。普及初中问题,能普及固然好,不能普及也不要紧。这是个努力方向。高小毕业生上不了初中的,首先安排一点劳动门路。由市委和各方面安排他们半工半读。不劳动又不读书不好。首先安排他劳动,四小时劳动,如扫街、卖票等。不要搞技术的,也不要搞要报酬的。就学初中课程,到了年龄,能出去的出去,不能出去的不出去,把初中课程讲完就是了。在初中,劳动和学习是比较难结合的,主要是培养他的劳动观点。马克思也讲过这一点。   何伟说:在城市中结合有困难,农村还好。   刘少奇接着说:在城市就是安排劳动的问题。包括商店的售货员、扫地、洗衣服、公园卖票等各行各业。   陆定一说:还有维持秩序。   刘少奇说:要耐心一点。这就使清道夫要不了那么多了。恩格斯说过:“你们想一想上面所谈的一切(我还可以举出许多别的例子来说明现代社会如何浪费劳动力),你们就会发现人类社会拥有极其丰富的生产力,这些生产力只要合理地组织起来,妥善地加以调配,就可以给一切人带来最大的利益。”又说:“其实我们可以设想,在这样的组织下,由于利用了现在完全没有利用的或者利用得不够恰当的劳动力,每个人的一般工作时间就会比现在缩短一半。”(恩格斯:《在爱北斐特的演说》,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612页)恩格斯的这一段话,我们不要把它否定,他是有道理的。这个事情,不要随便把这话看过就算了,也不要随便就否定了。这么多学生、机关工作人员,这么多营业员、干部、家属,要他们通通参加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   万里说:北京市的劳动者、工人同初中以上学生加上机关干部和家属比起来正是一半对一半。劳动者和工人有七八十万,初中以上的学生加上机关干部和家属也是七八十万。   刘少奇说:恩格斯的话是有道理的。就是我们有些干部要他参加劳动他不高兴。机关干部是已经拿了工资的,学生是不要工资的,家属可以少要一点工资。初中、高中、中技、大学生都劳动吃饭。这样,第一不增加城市人口;第二不增加工资,家属要增加一点;第三劳动生产率也不降低。要慢慢搞,不要搞那么多。老工人不减少他的工资,奖金可减少一点,他会高兴的。家属参加劳动,工资不要那么多。这个设想,马克思以前就有人设想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讲过。苏联就没有搞。我们有许多人思想不通,就把这话否定了。马克思讲,表报和统计,小学生都可以作的。现在我们的表报和统计工作也是小学生在办。到那时国家工作人员可以和工人轮换着作。最近我又看了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列宁也曾讲到这个问题。我们这么多干部,可以轮流着搞嘛。我们的一些大老爷,服务中可以少要几个嘛,自己扫地嘛。从这方面着想,并不是那么很困难。反正城市的人要吃饭,这样办,城市的人也不增加嘛。“三五”制就很可以了。三小时劳动,五小时学习。有些年纪大的人,也可以保留极少数人作脑力劳动,大部分科学研究人员、教员,机关工作人员、家属,通通都参加劳动。   何伟说:过去打仗、行军,身体都很好;现在坐办公室,不劳动,身体都不好了。   刘少奇说:一进北京身体都不好了。看来,劳动还真是人的生活第一需要哩!这事情先从学校开始,先是高小毕业生,然后是全日制的学校,然后是机关干部。搞上十年就有经验了。这样,也就要有托儿所和公共食堂。事情也是矛盾的,一面说没有劳动门路,一面又说工厂缺少劳动力,问题是我们没有安排好。在这个社会制度中,是我们没有安排好。责任在我们。许多制度,包括八小时工作制,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等,都是资产阶级留下来,的,我们没有好好去考虑。根据我们的可能性,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指示,这样来考虑我们的安排。不是我们的大学生不劳动,而是农村不要他。农村在农忙时才要劳动力。农村中过了春节要休息好多天,还要吃好的。半工半读的,可以隔日劳动,也可以劳动一段学习一段,但不要搞得太累了。要向工厂管理生产的人讲清楚,这是我们的后代,不要把身体搞得不好了。大学、中专半工半读的就办那么多,要他去当工人,不要办得太多。又要他参加劳动,又要他当技术人员。还有一些年龄小的初中毕业生怎么办?农业的放在郊区办,山上也可以办,在那里种地、种树。有的地方荒地多,可以办中学,在这里毕业了,还可以到别的地方去。如由北京去办,或者由上海去办,北京、上海就是后方。总要有个后方,不要送走了就不管了。他们就是怕没有人管。凡是你们学校办在北大荒、青海的,要经常去慰问慰问、看一看。他们没有粮食吃,可以补助点粮食。他们回来时,可以要他们带点东西回来。到新疆、宁夏等地去的,要有干部带着去。   刘少奇面向万里说:你们就是他们的后方。   ()   · 来源:   1967年7月教育部延安公社编《刘少奇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黑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