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富治与冲击外交部的北京外国语学院红旗大队等组织代表的对话   <谢富治>   〖时间:1967年5月14日凌晨1-2时;地点:外交部三号礼堂。北京外国语学院红旗大队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红卫兵代表参加接见。〗   (谢富总理听到外交部内的争吵声,散步来到外交部。当时谁都不知道。他直接来到了礼堂。有人发现后要求他讲话。红旗大队的人也要求他讲话,并鼓掌。)谢富治:我不了解情况怎么发言?我是偷偷跑来看看的。这样压迫人,总理永远不会接见。要我讲,只有一句话:统统回去!统统回去!将来这样当外交官真糟糕!   (在会议室里)谢富治:你要给我录音呀?我又不是讲演…。这么多人,对我的威胁太大。你们是不是派个代表跟我说。隔壁就是我的家,每天喇叭都响。我怕你们武斗。你们大学生来干什么?宋远利、刘令凯来了吗?你们看机密文件了吗?(同学:他们造谣!)我这次来不是解决问题来的。三家(“六一六”、造反团、红旗大队)都有理,都批评我。涉及总理的问题,我就没理,就都来斗我,就是我不对?(同学:我们那次态度不好!我们向您检讨![指4月18日])就我一个人不对,大家都来斗争我。(大家哈哈大笑。)   同学:你对刘令凯太宽大了吧?宽大的无边。   谢富治:他现在很好。没贴总理的大字报。   同学:刘令凯说过,“党内现在还有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就是说,除了刘少奇还有一个人。这个人是米高扬式的人物。是中国最大的两面派,是卖国主义者。   (此时谢富治发现一同学衣袖上有血迹。)   谢富治:这是怎么搞的?   同学:外交部的人打的!   谢:不要告人家的状,我不听。   同学:他们告我们的状了。   谢:没有!我没听见!(大队的人继续讲关于刘令凯对抗总理……)不要讲刘令凯了!   同学:那你讲今天的吧。   谢:又是想问“是不是革命行动?!”   同学:我们今天的行动就是革命行动,他们说我们是暴徒,是……。   谢:我想还是找两个头头了解一下情况。   同学:还是让我们大家听听。   谢:在天安门广场我看见过你们,想和你们辩论,可是你们的人太多。总理告诉我,你们抢了材料。……   同学:根本就不对。   谢:总理会说错话吗?他们(刘令凯)到外交部待了多长时间?   同学:一天不到。   谢:那你们今天这样做好不好?是不是革命行动?   同学:第一次,我们听了总理的话回去了。   谢:那为什么今天又来了?   同学:那天我们听了总理的话回去了,可是造反团、六·一六,井冈山又都进来了。   谢:还有个井冈山?   同学:刚刚成立的。   谢:有多少人?   同学:(答人数)刚从红旗大队分出去的。   谢:刘令凯他们还是三十人吗?   同学:有一百多人。   谢:好,他们也有一百多人?有发展了。   同学:从造反团里又出来一个28团,他们是反总理的,是原来的老保。   谢:不要这样说。你们都是红代会的嘛!就是刘令凯不是,谭建锋(听不清)……他们来没来?你们可以和宋远利合作嘛!   同学:他们说我们是保陈毅的,是新的保守派组织。   谢:他们是搞激将法。同学:不是什么激将法,他们是想把造反派搞成保皇派。……(同学议论)   谢:你们现在要讲团结,不要随便讲保皇。   同学:我们很欣赏您的话:“极左派或保皇派与保守势力结合在一起”对付真正的革命造反团,很适用于我们学校的情况。   谢:不要这样讲!我没讲过这个话。   (同学中有一人拿出了“关于当前北京市高等院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若干问题的声明”,一九六七年五月八日)   谢:我看过,我当时就问过,为什么没有地质东方红?(同学插话:他们只去个代表,不同意我们的观点。)为什么没有宋远利他们?   同学:造反团不同意第二、第三条。   谢:我不同意……(记录不清)。   同学:如果这样,为何红代会四十一个单位都同意我们的观点?   谢:我听总理说了,你们提意见可以到房子里去,为什么非到大街上?你们这样怎么能做外交官当大使?(谢:很气愤,接着激动而又气愤,大声地说)千条万条要服从大道理,大道理管小道理!我刚从办公室回来,怕你们武斗,出来散步来看看。大门那儿人很多,我从西门进来的,走走,看看,我根本没有接到总理的指示,我不能代表总理。我说,你们赶快回去吧!你们这样压总理行吗?   同学:总理说要接见我们。   谢:那打个电话。   同学:我们也去听一听。   谢:啊呀!是大学生了……。我给总理打个电话,叫他派我接见你们,那你们就可以回去了。如他有空,来见你们,那就是他的事。我现在去打电话,如果不相信我,可以派人来听,来监督。昨天在天安门“九一五”、“九一六”闹起来了,问我:你是哪一派,我说我是“九一七”的。我请你们不要闹了,要把矛头指向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你们这些大学生啊!总理今天没派我来。如果是总理派我来的,我会这样偷偷摸摸的来?总理如果派我,那我就可以代表总理。行吗?那我现在去打个电话。   同学:今天来的还有二外的。   谢:我以前没有和二外的打过交道。   同学:你今天来散步,到我们这来,我们感到很幸运!你从总理那里得到消息,说我们抢了材料。我们感到总理还没了解清楚,我们想这一定是总站反映的,我们也应享有同等的权利,向总理汇报。   谢:那你就说吧!   同学:要说起来很长。   谢:你们大学生讲话就是那么长,讲得简短扼要点吗,你们今天来了很多人,你们二外里边也有两派?   二外红卫兵:有一个组织就象你说的是“极左派或改良派与保守势力结合在一起”(介绍二外几个组织情况。)   谢:不要用这个话!   同学:我们想让总理听听我们的意见……。我们听说派代表,我们就派了代表,可是造反团等组织派遣去了三大卡车,还听说搞了游行。姚登山说:“总理很累了。”我们于是就简单地汇报了一下情况。可是他们这是总理指示,来压我们……。   谢:你们闹那么对立吗?(红旗大队与造反团)他们两家都在一起活动吗(指“六·一六”,“井冈山”。)   同学:他们明里是两个组织,暗地里是一样的。   谢:你们也不能因人家偶尔说了一句,把人家打成反革命。   同学:我提醒谢副总理,应注意这一点。   谢:听说你们有一个组织夺权了?   同学:就是我们,我们有二千一百人了。   谢:明天我们要开会,对武斗要采取坚决的行动。   同学:(红旗大队要继续汇报,企图要说“六·一六”造反团的谣言)外院红旗革命造反团冲了外交部,把陈毅办公室搜了,什么都干。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总理就接见了,总理对他们这种行为,深有体会。我们希望谢副总理把我们的情况向总理反映。他们还把总理逼的心发跳。   谢:“六·一六”和红旗革命造反团在不在一起?   同学:经常在一起,有时不在一起,他们还贴总理的大字报。   谢:这是反动的。   同学:闹起来了。   谢:小家伙天真烂漫。   同学:不是这样,他们贴总理的大字报,在总理的名字上还打“X”。他们在“欢迎总理到我们学院来”的大字报上的总理二字上画了两只黑手。(红旗造反团递了一个材料)过去是明的,现在是隐蔽的,是一贯反对总理的。   谢:不能把人家说成一贯就是反革命的。现在应该讲一讲外交部。你们讲这一派那一派,当着我面,老说别人的坏话,我反对。你们这么说,那我就走了!(起身欲走)   同学:这都是实话。   谢:我要反对,我不听!在外交部为什么不讲今天的事?宋远利是我的好朋友,你们在我面前说他的话,我不要听。(红旗大队插话:要用发展眼光看人,现在变了。)我有几个月没见他了,上次只跟他说了几句话,你们不能批评我的老朋友,(大队插队:现在他不是你的老朋友了。)(下面不清。)   同学:我们感到很有必要向总理汇报我们的情况。不过我今天不是来压总理的,是揪陈毅的。   谢:可是你们到外交部,揪得出陈毅吗?他又不在这里。我不支持你们,你们先告人家的状,你们发了这么多言,都是告别人的状。   同学:这都是事实,可以调查。   谢:陈毅在国务院,可以调查。   谢:陈毅在国务院,你们都知道的嘛!   同学:(理亏……)他是外交部长,不在外交部揪,行吗?   谢:你们来了一千多人,我是为你们着想,我感到这样不好,你们既然来了,我就打个电话给总理,看他有什么意见。   同学:希望你能把我们和(你)说的事儿讲一下。   二外同学:(稍稍谈首都红卫兵的分歧。)   (谢打电话给总理,总理在大会堂。谢对着电话讲:我今天是散步到这里来的。听说这里要搞武斗,我赶来了,到处都是。看样子他们要台阶下,是不是给他们一个台阶,总理是不是给我一个指示?总理答:要他们撤回,明天找他们几个代表接见。)   谢:我有事马上要走,总理的电话打通了。你们选几个代表,明天总理接见。但你们马上得出去。   同学:选多少个?(吵)   谢:我那未来得及问,反正两三个吧!   同学:(乱吵吵)不成,五、六个,七、八个,十个,全部。   谢:七、八个吧!七亿人都要见总理呢。我要批评你们了,我看到血衣了,没看到人。你们还有人带刀子,带剪子。   同学:(吵)造谣!他们诬蔑我们有人带手枪呢!   谢:你们是打了架了嘛,反正打架是不对的。   同学:没有,根本没有这回事。(有同学说,他们打的。)   谢:你们要响应总理的号召,马上撤!   同学:好!(鼓掌)相信总理。我们没打人。   谢:你们要撤,要排好队,不要搞小动作!要突出政治,你们将来要当外交官……你们是不是打扫一下房子,大标语盖一盖。   同学:我们没写,他们都把写我们的贴到大街上去了。   谢:你们撤,收拾一下,我就管这一点儿,我是公安部的,不管外交部。   遵义兵团战士:我们支持联络站,红旗大队冲入保密室是错误的,保卫保密人人有责。(揭发红旗大队砸广播室事件真相)   谢:你们是哪儿的?   同学:我们是归国留学生遵义兵团。   谢:你们做的对!就应该管!(谢和我们的留学生遵义兵团战士握手)   (注:因为接见时会场很乱,有的听不清)   · 来源:   1967.5.15外贸部井冈山公社资料组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