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荥阳县委关于发动群众彻底揭露和打击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指示   <中共荥阳县委>   “中州评论”编者按:我们为了具体地帮助读者提高政治嗅觉,辨明风向,特在这里把中共荥阳县委一九五七年七月九日“关于发动群众彻底揭露和打击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指示”,同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前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盗用省委名义擅自发出的“关于不在县级以下机关开展反右派分子斗争的指示”一并刊登。前者是一面红旗,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以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分析了当时农村阶级斗争的形势,提出了打退反社会主义的逆流、保卫社会主义成果的战斗任务;后者则是一面白旗,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对当时的形势作出了歪曲事实的右倾机会主义的分析。完全否定了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的斗争,大大助长了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和富裕中农的反社会主义气焰,一时锉伤了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请读者对这两个文件能细心阅读,并且希望把两者对照起来,加以研究。 ## 中共荥阳县委关于发动群众彻底揭露和打击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指示 ## (一)   目前全国正处在尖锐的反右派分子斗争的高潮,这一反右派斗争实质是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是一场在政治战线、思想战线上的严重斗争。   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反共言论早已超出了整风范围,大家都知道党为了除掉“三害”改进工作,加强团结,密切党群关系,在党内开展了整风运动。为了广泛征求意见,把整风搞好,所以邀请党外人士来帮助党整风。可是别有用心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却以为时机已到,趁大鸣大放的机会,借着帮助党整风的名义,向党向人民向社会主义发动了猖狂的进攻,企图推翻共产党的领导,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推翻人民民主专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复辟。右派分子所发表的种种反共、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谬论,已很明显超出了整风范围,变成了阶级斗争。而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则坚决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拥护人民民主专政!我们的国家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后已进入一个新的建设时期,我们刚刚建立起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已大大显示了优越性,在农村农业合作化后大规模的进行了基本建设,抗拒了自然灾害,大大获得了丰收,增加了社员收入。如今年夏季且在严重的自然灾害侵袭下已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增产和不减产或少减产,合作社无比的优越性已被广大群众所公认,因此大部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大大提高。那些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妄想推翻共产党的领导,使资本主义复辟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是在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反共、反人民、反社会主义制度这股歪风刮到农村后,使农村的残余反革命分子气焰高涨,干部、群众思想情绪受到一定影响。如地主富农认为:成分变了,已入生产社了,活动的机会增加了。因而近来造谣破坏、搬弄是非,甚至反攻倒算,反动气焰甚为高涨,和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活动是上下呼应;部分富裕农民认为:生产社不如单干户,对合作化发生怀疑动摇,想出社,有的已出了社;大部分群众虽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但少数的,特别是灾区和有困难的地区,在思想上则有些混乱,把因灾减产归罪于合作社,归罪于干部领导,因此也跟着盲目叫喊;部分干部在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之后,认为没有敌人存在了,没有阶级存在了,合作化后地主入了社和改变了成分,认为都成一家人了,就不需要再划敌我界限啦。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指示后,因为学习不深不透,敌我矛盾界限不清,把敌我矛盾误认为是人民内部矛盾,对新的形势认识不足,且缺乏透彻的分析。所以,在敌人嚣张,部分群众思想动摇、混乱的情况下,不能明辨是非,站稳立场、打击敌人、战胜困难、胜利前进;而是迷失方向,束手无策,畏难退缩,消极不干。以上情况不但是在思想上混乱,而更重要的是争取秋季大丰收受着严重的影响。同时,这些情况证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胜负问题,已基本解决了,但在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胜负问题还未解决。毛主席说:“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但是被推翻的地主买办阶级残余还是存在,资产阶级还是存在,小资产阶级刚刚改造,阶级斗争并未结束。”当前阶级斗争形势的发展完全证实了毛主席对这些问题论断的正确。   在这场阶级斗争的紧要关头,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不失时机的迅速的有效的在全县范围内,发动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明确阶级观点,站稳立场,趁热打铁,乘胜追击,给右派分子的彻底粉碎和歼灭性的打击,在思想上、政治上要把他们打个体无完肤,将其完全孤立和分化,使他们再也不敢发动这样大的反共运动。与此同时,在农村要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和邪气,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加强人民内部团结,组织生产高潮,达到争取秋季丰收,巩固农业社的目的。   在这激烈的斗争面前,我们决不能犹豫动摇,决不能顾情养奸,如果动摇就要在政治上犯严重的错误。 ## (二)   根据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反动言论和目前情况,对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着重进行如下教育:   (1)阶级教育:用工人、农民的亲身体验反驳刘积学所说的在旧社会是“贫占富光、富占天光”,现在统购统销要饭也没头去了,说工人是“穷且愚”,穷是:一无土地,二无园,三无财产,四无权。愚是:目不视丁,这些人能当领导吗?又说:农村革命有些过火,乡间非刑吊打逼死人的都有等。葛佩琦说肃反运动搞“糟”了,党犯了“错误”,应请受处分,又说共产党不是为人民服务,可以打倒你们,要杀共产党人,今天党群关系与解放前相比差十万八千里,共产党负起了监视群众的“便衣警察”作用等反动谬论。通过批驳谬论,结合查敌情揭露敌人阴暗的一面和地主的本质,提高阶级觉悟,克服麻痹松气和无敌论思想。   (2)进行合作化优越性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这个教育主要是因地制宜的在生产生活上总结合作社的优越性,用铁的事实批驳刘积学所说的:“社会主义表面看了怪好,而实际有问题”的谬论,和葛佩琦说:“统购统销搞糟了,所以物资紧张”的反社会主义言论。并联系实际适当批判部分富裕农民动摇想出社的单干思想。通过教育,除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合作社的优越性,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外,还要明确我们的幸福是从何处得来。从此加强对共产党的热爱,进行热爱共产党、毛主席的教育。   (3)争取农业大丰收的教育,增产节约和战胜夏荒的教育:号召全县广大群众搞好生产,以实际行动来反击右派分子。集中力量广泛的开展奖励农业生产政策(省委发的宣传要点)和争取大丰收的重大意义,与有利条件的宣传教育,鼓起群众干劲,组织生产高潮,使广大群众正确认识今年灾情和减产原因,克服埋怨情绪,正确认识争取丰收的有利条件,树立信心,提高干劲;克服失望和退坡思想,正确认识增产节约的重要意义;克服不应开支的浪费现象,树立勤俭办社,勤俭理家的风尚。   总之,通过上述教育,达到三个目的:(1)提高阶级觉悟与警惕性,站稳立场,反击右派分子,打倒敌人嚣张气焰;(2)坚定广大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克服部分农民动摇情绪,提高觉悟,辨明是非,克服干部返坡思想;(3)推动生产,树立争取秋季大丰收的信心与决心。 ## (三)   鉴于当前正处在紧张繁忙的生产季节,所以一切工作都必须从生产出发来安排。为此,反击右派工作必须是在生产自救为中心的原则下来进行。开展运动的方法是:由党内到党外,由干部到群众;以社为单位武装骨干,以村或队为单位发动群众,会前作好准备,可采取逐段讲解,逐段讨论的方法。在讨论中要结合本地本社地主、富农、被管制分子的反动言行,进行大力揭发和批驳。   在发动群众的具体方法上,应是通过查算、回忆对比来进行:(1)查解放前后,政治、经济、文化、生产、生活上的变化,算旧社会所受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对比现在的幸福生活。但主要是抓住在解放前谁养活谁来反驳刘积学所说的在旧社会是“穷占富光、富占天光”的谬论,算过去挨打挨骂、逃荒要饭、卖地借账所受地主的剥削,对比现在的幸福生活,在政治经济上的翻身,提高觉悟,严厉反击右派分子的反动言论。在群情高涨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进行查敌情,抓住典型大力揭发批驳或斗争;联系实际组织讨论,控诉刘积学、李静之、葛佩琦等右派分子,提高干群觉悟,克服松气轻敌麻痹思想;(2)查合作化前后的变化,算私有制的痛苦和单干的困难,对比合作化的优越性。重点是查私有制对劳力、生产、技术改革、计划种植上的限制,算比合作化在粮食增产,技术改革,扩大种植面积和集中使用与发挥人力、物力,在基本建设,抗灾能力上的提高。并可找出几个单干户和生产社来以现实的典型对比,以实例来批判右派分子说合作化不好,想搞垮合作化的反动言论。并指事不指人的批判部分农民动摇想出社的思想。组织讨论典型发言,运用事实批判思想,控诉右派,树立正气,压倒邪气,坚定全体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3)查统购统销的好处,算自由市场的危害,对比现在物价的稳定。关于统购统销,主要查算对比物价稳定,支援灾区,支援工业建设,人口增加和生活的提高。通过对比查算,使广大群众认识到统购统销的好处与重要意义,批判葛佩琦说:“统购统销搞糟了”的反动言论,扭转少数农民认为统购统销不好的错误看法,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思想;(4)查今年麦子增减产的原因,看争取秋季丰收的有利条件,树立争取秋季大丰收的信心,掀起生产高潮。 ## (四)   反击右派工作是在以生产为中心的前提下来进行的。为此,在时间的安排上必须是从容不迫结合生产穿插进行。总的要求是半月时间(至本月25日左右)基本结束,一般武装骨干二、三次(天),发动群众进行讨论五、六次(天)。各乡党委(支部)、县直各支部、中学支部接此指示后,立即召开委员会认真研究执行,并作出计划,及时报告县委。各乡党委(支部)研究作出计划后可召开一次乡干和社支书会议进行学习和布置,然后以社为单位召开队长以上干部和党员、团支委参加的会议,进行武装骨干,分村或以队为单位发动群众。半月内各乡应以电话或书面向县委汇报两次,最后写出总结报告县委。 ## 中共荥阳县委会    1957年7月9日    来源:《中州评论》195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