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美术界   <新华日报内部参考资料> ## 很多画家认为美术界的“放”和“鸣”需要省文化行政领导重视,更切实地为美术方面创造“放”和“鸣”的条件。   著名国画家、南师美术系教授傅抱石说:“省文化部门不重视美术。国画院是空架子,长期来没有干部,也没有房子,找了一座藏经楼,地处偏僻,水电全无,既不能办公,又不能作画;向文化局提了意见,遥遥无期;写信请示俞部长,回信还是叫到文化局去解决,究竟拖到何时呢?”傅抱石教授还说:“建省前,党政领导同志对美术家很重视,柯市长、石西民、赖少其同志都常常同画家们交换意见;陈毅副总理住在南京时,对文艺界也很关心,常有接触。建省后,觉得领导同志忙了,接触少了,以致美术界有不少人连宣传部长、文艺处长是谁都搞不清楚。”很多画家认为今后要加强联系,说北京、天津、上海都做得很好,常有晚会、茶会,天津还有文艺沙龙。南京文联过去有俱乐部,建省后也没有了。画家们除了开会都不愿到文联去。大家认为省美协筹委会对贯彻“齐放”缺乏措施,主要是领导部门对美协不重视:(一)美协干部太少,编制只四人,有时还拉去招待外宾,机关常常关门;而文化局的美术陈列馆却人浮于事,这是不合理的。要求增加美协的干部;(二)美协没有画室,专业画家创作条件太差,如戈韦住在美术陈列馆的厕所底下,一到下午光线阴暗,不能作画,希望最好让画家们有一个作画的场所。张子生也说要给画家们必要的创作和生活条件,他说:“要‘放’得好,首先要使画家有饭吃,现在单靠绘画养活自己的人还太少,绘油画的稿酬低,出路少,就没法吃饭,因此要给画家开辟作品的出路。苏联今天的雕刻家、油画家,国家如不收购他们的作品,也是难以生活的。”南师美术系秦宣夫教授还反映南京领导上对南师美术系重视不够,系里气氛低沉。无锡的华东艺专将要迁校,江苏应该设有一个美术学院来培养青年。 ## 新闻出版单位应给予“放”的园地   美术家们反映“放”要有园地,如开展览会、出版等,但江苏的园地太少。陈之佛、傅抱石反映江苏出版社的美术作品发行数量,比武汉、天津、上海等地少得太多了:新华书店很保守,有的书店不卖画。大家认为江苏的画家很多,群众文化水平也较高,购买美术复制品的力量也很强,因此,要求成立一个专业的美术出版机构。画家们对新华日报也颇有意见。他们说,报社对美术工作者的“放”和“鸣”是不够关心和重视的,有关南京画家们的创作情况,如这次全国性的军史画创作,都没有发表过消息;江苏省第一届国画展览会,寄去了稿子,也不发表。他们还反映新华日报对画家的劳动不够尊重,发表的画稿版面很小,而且,常常发现未经画者同意而任意修改涂毁,剪贴挖补;甚至对匈牙利一画家的作品也乱加涂改,使画面受到污损,外国朋友很生气。南京有一批专业的画家,过去新华日报同他们太疏远了。因此,很多人把画稿寄到上海、天津、北京去出版发表。金志远说:“我对新华日报早已不存一点希望了。”画家们对南京日报、“雨花”也都提出了相似的批评。(转载自新华日报内部参考资料第一期)    来源: 1957年5月3日新华通讯社编《内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