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商界座谈会上很多人说 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客观存在 (第八次座谈)   <《人民日报》>   本报讯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工商界座谈会于昨日(24日)举行第八次座谈。会上有十三个人发言(其中一个是书面发言),对资产阶级两面性、定息年限和撤不撤公方代表等问题展开讨论。座谈会今天继续进行。 ## 李师道认为:有公方代表能帮助私方人员发挥积极性   第一个发言的是长沙市工商改造辅导处副处长李师道。他说:我认为合营企业有公方代表,不但不会阻碍私方人员发挥积极性,而且还能帮助私方人员发挥积极性,原因是一个人的积极性要以思想觉悟为基础,公方代表政治思想水平比私方人员高,看问题比私方人员全面,可以帮助私方人员提高思想觉悟,和正确地处理工作中生活中的问题。另外,企业中不只是公私关系、公私矛盾,私私之间、职工与私方之间也存在矛盾,而后者常常不是私方人员可以解决的。   他说,当然,有的公方代表是有缺点的,如对私方人员不信任,不让私方人员提意见,对私方人员提的合理化建议不支持等等。但不是所有公方代表全都这样,而且有些问题也要具体分析。如有的私方人员不管自己提的意见正确不正确,只要公方代表不采纳,就认为是不信任,这就不对了。因此,他认为不能因为个别公方代表不好,就要求取消公方代表制度。   对于如何搞好公私共事关系,他认为首先要加强双方思想教育,其次是建立一些必要的制度,使双方分工明确,使私方人员有职有权。他还建议有关方面结合这次整风,对合营企业公私关系进行一次普遍检查。 ## 高振声主张取消“公方”“私方”的称呼   河北省工商联副秘书长高振声表示不同意撤出公方代表;李康年提出的“定息二十年”的建议,不但青年工商业者反对,中年和老年工商业者也反对;资产阶级两面性是客观存在,说工人阶级也有两面性是错误的。   他认为合营企业有阶级关系,但是,公私双方都是政府任命的,都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对生产负责,是厂长的就称厂长,是副厂长的就称副厂长。不要分“公方”“私方”了。因为代表工商界利益的,有工商联,还有董事会。他认为改变这种称呼,可以减少或者缩小公私之间的距离,可以加强私方人员对企业的责任心,也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 严谔声批评有些党员干部不了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政策   上海民建中央委员严谔声首先提出:虽然党早已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政策,但目前尚有不少民主党派的人士对这个政策有怀疑,他们不相信能够长期共存,更不相信能够互相监督。原因是一方面有些民主党派人士本身有自卑感。另一方面是下边宣传不够。上海至今还有专业公司经理一级的党员干部不知道我国目前有哪些民主党派。他建议党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政策放在党课中对党员进行教育。   他说,在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中不是要不要共产党员的问题,而是党员的地位如何摆法的问题。他认为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不同于企业,在企业中党员是代表党去领导企业。在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中,共产党员应该在党与民主党派之间起桥梁作用。过去有些部门对这种关系认识不够,处理不妥当,如有的在发一般行政文件指示时,只发给共产党员个人,而不发给那个党员所在的单位,这样做法是不恰当的。   他还对公方代表不重视业务学习的现象提出了批评。 ## 千家驹的发言 我对资产阶级两面性和赎买政策的看法   首先声明,我今天不是代表工商行政管理局,而是以私人资格在这里发言的。   对批发商的改造、税收政策、盈余的分配等工作都有缺点。党员干部有严重的“宁左毋右”思想。   过去几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工作,是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缺点。由于对资本主义的和平改造是我国新的创造,既无经典著作可以依据,苏联和其他兄弟国家也无先进经验可供参考,错误难免,但成绩是主要的。这种成绩已为全世界所公认,也为我国工商界所承认。   今天,我不谈成绩,只想谈谈缺点。举例来说,如对批发商的改造,在今天看来,在工作上是有缺点的,如果做得好一些,对我们更有好处。其次,税务机关的税收政策,在利用限制改造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所得税是不够实事求是的。所得税按规定说,有所得才能收税,而且最高税率不能超过34%;事实上,由于剔除不合理开支,往往没有所得也征了税,而且税局盈余与帐面盈余相差很大,选典型、选胖子、不选瘦子,虚盈实税,杀鸡求卵的情况,决不是个别的现象。又例如,在执行盈余分配上,许多企业未按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二十五条,以及四马分肥的原则执行。许多工作干部往往把政策措施当成客观事物的规律,以主观代替客观。对小工商业者与对待大工商业者,一律看待,有些明明是劳动人民,强加以资产阶级的帽子。对职工、资产阶级出身的干部、职员及青年学生的献股,不问其是否出于自愿,是否本人确实进步,生活来源确不依靠股金,除共产党员外,一律均不接受(最近才稍稍开了一点门,个别的可以接受),这不是实事求是的办法。干部在执行政策时,有“宁左毋右”的思想,他们认为左了不过发生偏差,右了丧失立场,甚至工商行政干部明知偏左,也不敢说。这是相当严重的思想问题。诸如此类等,今天不是检查政策,可以不多谈。   我今天想谈的,是关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无两面性,公私共事关系是否同时又是阶级关系,赎买政策应如何理解等几个问题。   资产阶级正处在消灭过程中,资产阶级思想绝不可能先阶级消灭而消灭   其一,关于资产阶级两面性是否存在以及两面性应作怎样解释的问题。首先应问资产阶级今天是否已经完全消灭。我认为八大文件中说,资产阶级“处在消灭过程之中”不等于说已经消灭,如认为已经消灭是不符合事实的。事实是,国家每年还要付出一亿多元的定息,国家对资产阶级分子有生活上和政治上的各种安排和照顾,公私、工私之间还有矛盾,还存在着问题。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非任何人主观的产物。现在民族资产阶级客观存在,则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是否可能先阶级消灭而消灭呢?这是不可能的,有物质基础就有上层建筑,有阶级存在就有阶级意识。而且即使资产阶级分子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后,也不等于说资产阶级的残余思想不再存在了,因为思想落后于实际,这是一般的规律。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强调思想改造的长期性和必要性。两面性是与工商业者的两重身份相适应的,(在未有两重身份前,也已有两面性,但两面性的内容不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积极一面并不包含社会主义的因素。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就包括社会主义因素了。当全行业合营后,社会主义因素大大增加了。)全行业合营后,一方面资本家把生产资料交给国家,基本上他已成为国家工作人员,是国家干部,就这一意义说,他已经是一个劳动人民了;但另一方面,他与一般的劳动人民还有所不同,他拿定息,还有生活上的种种照顾(如高薪不减,病假期工资发50%—70%等等,因而还保留资产阶级的身份,这是过渡时期的特殊情况,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一方面是劳动者,同时又是资本家,这是他们的社会地位。有工人阶级思想,又有资产阶级思想,这两种思想不断斗争,工人阶级思想不断克服资产阶级思想,这是他们的思想状态。这种两重性是两面性的根源。应该承认:工人阶级的一面正在发展扩大,资产阶级的一面不断缩小以至消灭,最后成为一面性,这是它的发展趋势。但不等于说:现在已没有两面性了。毛主席说,如不承认两面性,是形而上学观点,这种形而上学观点如果胜利,则学习任务没有了……这是不符合绝大多数工商界的愿望的。所谓形而上学观点即唯心主义观点。两面性是什么?归根结底,仍为社会主义一面与资本主义一面。   资本家说不留恋资本主义,是不符实际的。   所谓资本主义一面,即指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等。我们指他们还留恋资本主义是指思想情况,不是指他们还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是根本不可能的了,这一点他们是明白的。现在民族资产阶级是否一点也不留恋资本主义呢?我不是工商业者,不能代表他们来答复。我是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解放前即学习马列主义,但现在有时看到排队买东西,产品质量降低,或其他种种现实生活中的缺点,也不免想到只要有钱,在资本主义社会想要什么有什么。这种想法虽一瞬即逝,虽明知其为错误,但不时要冒出来,可见留恋资本主义,犹如“见猎心喜”,不是什么不可想象的事。工商业者从资本主义社会出身,习惯于老的一套,说全行业合营后,即脱胎换骨,不留恋资本主义,似乎是不符实际的。有朋友说:“脱胎换骨”这句话要不得,易使人想到下句就是“抽筋剥皮”;孙晓村同志说:为什么下句话不是“超凡入圣”呢?这不是很好一句话吗?我认为,对这句话的理解如果是指破资本主义、立社会主义来说,并没有错,应该如此。这样提法有什么不好呢?   毕鸣岐同志说:“民族资产阶级把自己的企业交出来,不是简单的问题,这种思想斗争,思想变化的情况,是很多党员同志体会不到的。”的确,民族资产阶级交出企业是经过艰苦的思想斗争,这是他们接受改造的明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设想放弃之后,特别是当遇到一些工作上的困难时,不再存有不堪回首话当年的留恋之感,所谓“合营前小国之君,合营后大国之臣,合并后亡国之民”,不是这种心情的表现吗?同时,我们更不能同意认为民族资产阶级放弃生产资料而毫无留恋,比那赤手空拳的工人更加光荣。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李康年主张定息二十年,就是消极性的表现。   所谓消极一面,即指资本主义一面,它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而且各人的程度是不平衡的。但作为一个阶级来说,肯定是存在的。仅就李康年主张定息二十年这一点来说,不就是消极性的一种表现吗?自然,同意李康年的主张的,在工商界中占很少数,这也证明消极性一面今天已不占主要的地位,但不能说这种思想仅是李康年一个人的主张。定息二十年,除了想吃剥削饭吃一辈子的思想以外,同时还包括一个对赎买政策认识错误的问题,这我在后面谈赎买政策时还要谈到。除此以外,例如对于工人阶级领导不服气等等。消极性表现形式有各种各样的不同,而且工商界各人存在的程度也不同,但总的观察,从大量观察,从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来观察,总还是存在的,(虽然它正在逐步缩小之中,这还需要继续教育),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问题在于既有此客观事实存在,是承认好,还是不承认好。承认有利于改造,还是不承认有利于改造?我认为还是承认好,这不仅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而且有利于改造。不承认等于讳疾忌医,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这是不符合绝大多数工商界的愿望的。   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某些工人的保守落后有本质的不同;保守落后的工人决不留恋资本主义。   有人说,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工人阶级中不也有进步、先进与落后保守的两面性吗,是否一回事呢?不是一回事。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来自资产阶级所特有的阶级本质和这个阶级的思想意识,即对社会主义许多新鲜事物还不习惯,还有抵触情绪,还留恋旧时对企业可以专断专行,过着富裕的剥削生活……等等,总之,来自资本主义的一套。工人阶级有没有落后一面呢?肯定是有的,特别是近几年来工人阶级的队伍日益庞大,不少农民流入城市变成产业工人,农民所具有的保守性,自私自利,爱占小便宜,不遵守劳动纪律等等也带入工人阶级中;同时他们还受资产阶级的思想腐蚀的影响。但无论如何,工人阶级的保守一面决不会是留恋资本主义,决不会是再想替老板做工。所以工人阶级的落后保守一面和资产阶级的消极性性质是有不同的,工人阶级也需教育,也需改造,但决不是“破资本主义”的问题。   觉得不需要向工人阶级学习的人,骨子里是对工人阶级的领导不服气。   有人提出,民族资产阶级向工人阶级学习什么?好象说工人阶级缺点多得很,如不爱惜公物,不遵守劳动纪律,自私自利……难道我们还要向它学习吗?又有人说,要说美国资产阶级向苏联工人阶级学习完全同意;可是要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向中国工人阶级学习,我却想不通。这里面其实就意味着一个对工人阶级领导不服气的问题。资产阶级向工人阶级学习什么,我认为应该学习工人阶级大公无私、集体主义,纪律性,革命性的优良品质,应该学习他们自食其力的劳动习惯,应该学习社会主义的经营管理方法……总之一句话,学习社会主义。学习工人阶级就是学习工人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社会主义的经营管理方法。这些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东西。有人举出某些企业工人某些缺点,认为中国工人是不值得学习的。显然这是以局部代替全部的片面性观点。为什么不举出一些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高贵品质做例证来学习呢(这种例证也是很多的)?对于某些工人所表现的缺点,我们应该进行教育,站在工商业者立场,就应该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相互教育,而不是说:“你看,工人群众也有这些缺点,你要我们向工人阶级学习,难道这些缺点也要向他们学习吗?”这样提出问题,如深入一层去分析,不正是对工人阶级领导不服气的一种表现吗!   劳资之间有墙,资方应负很大责任。资方把解放以前所作所为想一想,就会心平气和了。   二、公私关系是否同时又是阶级关系问题?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问题,事实存在,不能否定它不存在,主观否定存在也不等于客观不存在   (。如不存在阶级关系,那就根本不存在公私、工私关系问题了。这次座谈会所反映的一些公私问题也变成无的放矢了。既有此事实存在,承认好还是不承认好?我认为承认好,承认矛盾存在才能解决矛盾;否认矛盾存在,更不能解决矛盾。目前有些工人对赎买政策认识不足,对私方人员采取不正确态度,这是一个教育问题,不是否认阶级关系即可解决。应该承认:劳资双方过去有墙,全行业合营后,这道墙已缩小,正在拆除过程中,但还没有完全拆掉。工商业者应该认识,这道墙所以筑成,资方应负很大责任。今天资方想拆墙,而工人还没有拆,或没有完全拆,这也是很自然的,私方应有耐性。不能设想,百年冤仇一旦可以解开的。我们能否认资本家过去没有剥削过、压迫过工人吗?没有打骂过工人吗?且不说解放后是否对抗性问题,至少不能硬说解放前也不是对抗性的吧!劳资双方长期以来是死对头,今天要变成好同志,这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我们工商业者必须有最大的耐性,不怕碰钉子,从工作和生活上去改变职工群众对民族资本家的观感,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工人同志对私方确有些不大公平的地方,这一方面要加强对职工的教育,但工商业者如把解放前所作所为设身处地想一想,也就会心平气和一些了。)   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本应没收;采取赎买政策是为了使资本家安心改造,安心工作,不是国家还资本家的债。   第三、是关于赎买政策问题。李康年提议赎买应有二十年才够本,这根本不了解赎买政策的意义。赎买政策体现党和国家和平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方针,这是马列主义创造性的发展,不是修正马列主义。要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消灭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这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苏联采取没收政策,我国历史条件不同,采取赎买政策,方式不同,目标则一。在马列主义者看来,资本家生产资料是剥削所得,为过去剩余价值的积累(指整个资产阶级说,非指个别人说,个别分子可能是劳动积累来的,但经过若干年后,亦早已收回原投资了)。我们要搞社会主义革命,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所有制。本应没收,照理亦可没收,但由于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历史条件,我们不采取没收而采取赎买。应该认识,这些生产资料不是天生属于资本家的,而是工人阶级所创造被资产阶级所掠夺去的,现在是物归原主。宪法上保障资本家所有制,但又规定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改变为全民所有制,这证明在人民中国,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并非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付给定息,其目的在使资本家可以安心改造,安心工作,就这一点说,定息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现在有些工商界朋友却曲解了赎买的意义,在他们看来,赎买是国家欠了资本家一笔债,由国家分期还清,既然赎买就要赎买到底,否则不如干脆说是没收。李康年提议二十年,还有的说“我们拿定息是共产党要给我们的,是维持政府的面子,为了国际影响。”这些思想都是完全错误的。其错误在于把赎买视为国家欠了资本家一笔债,非还不可;拿定息是理所当然,是光荣的事。这种想法是不利于改造的。因为他们把剥削可耻的根本道理都忘记了,把自己过去学习过的东西也否定掉了。   其次,赎买从什么时候算起,我认为应从1949年算起,私营企业条例是赎买(虽然有些企业未贯彻),四马分肥也是赎买,定息也是赎买。从私营企业条例到定息七年(1949—1962年)共十四年,这十四年中,企业收回的赎金,有的超过,有的刚好,有的不到,不外这三种情况。如果一个个企业来算,是很困难的。赎买还应把高薪、董事领的干薪等等计算在内。总的来说,经过了十四年,生产资料赎买大体上差不多。政府说七年之后还可以拖个尾巴,这也是从政治上说(不是算细帐,算细帐不合理,也不可能),即指某些资本家如生活还有困难,可以拖个尾巴,其目的也在于使他安心改造,不必忧虑生活。工商业者应该认识赎买是国家对他们进行改造的一种安排,而不是欠了他们一笔债,非还不可。自然,这种安排也不仅为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为着工人阶级和整个国家的利益。如认为国家欠了他们,定息七年是国家揩了65%的油,占了便宜,这不仅不符合事实(赎买应自1949年算起),而且对工商业者来说,也等于白白学习,这不是破资本主义而是立资本主义了。   工商联领导上官僚主义严重,希望好好整顿。   最后,我想对工商联工作提一点意见。工商联过去几年做了不少工作,如反映工商业者的意见,代表他们的合法利益,团结教育资本家,接受改造,组织学习及参加各种爱国运动等等,对改造工作起了一定推动作用,这是好的。但另一方面,也不能不承认他们在代表工商业者的合法利益上,特别在代表中小工商业者的利益上是非常不够的。上层领导人物脱离群众,有话不敢说,不敢争,这当然也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不能全责备工商联,但工商联没有能真正代表工商业的合法利益讲话,领导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现象是相当严重的。同时在全国工商联机关内还有个别党员干部有严重欺压群众,违法乱纪的行为,从未认真处理,违法乱纪的干部还提了级,对党与非党干部赏罚不明,是非不分。这些都证明工商联领导上的官僚主义是相当严重的,希望通过这次整风,严肃处理。   希望工商界打破顾虑,尽量批评过去改造工作中的缺点。   过去工商界顾虑重重,不敢公开表示意见,通过这次争鸣,大家把心里话说出来了,这是好现象,希望工商界朋友打破顾虑,继续鸣放,尽量对过去改造工作中的缺点提出意见。要真正做到争鸣,就要展开争论,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分清是非。有些意见,貌似为资产阶级争合法利益,如否认两面性和主张定息二十年,实质是对改造不利,必须加以批评,这样才对改造有利,对工商界有利。 ## 王金标说:天津青年工商业者90%不同意延长定息。他还说:公方代表撤不得,撤了矛盾更多   第五个发言的是天津市第四机械工业公司生产计划科副科长王金标。他着重反映了天津青年工商业者的意见和要求。他说:天津青年工商业者有90%(包括我自己)不同意李康年提出的延长定息二十年的意见。他们非常愤怒,不愿意多扣十三年的帽子。   他说:天津中小户青年工商业者对放弃定息的要求很迫切,原因是解放几年来,他们在党的教育下,认识到剥削的可耻;全行业合营后,他们中绝大部分都得到了很好的安排,生活有了保证;他们知道自己要在社会主义社会生活的时间是很长的,不愿当资本家被人歧视。但是,他们这种诚恳的要求不但没有人支持,还有人说他们是假积极,想钻空子,享受劳保。有人因此对政府不满,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他希望政府认真考虑一下他们的要求,制定一个标准,什么样的才可以摘掉帽子,以便使他们有努力的方向。   他说:公方代表撤不得,撤出去是可怕的,不撤虽然有矛盾,但撤出以后矛盾会更多,私方人员会更没有办法,更加苦闷。他认为公私关系不正常,只要双方都采取积极态度是可以解决的。   最后,他对目前合营企业公方代表出去开会时间过多,无暇掌握生产等问题提了批评。   北京市工商研究处副处长萧心一的发言,主要是反映工商联与民建会的工作关系问题。他认为目前工商联与民建会的分工不明确,工作内容有重复,造成互相抢人、抢工作、抢时间,双方力量相互抵消;而民建会的骨干分子由于常常被工商联拉走,工作处于无人负责状态,以致使干部不安心民建会的工作。他要求统战部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 金斌统说:民主党派干部处于四不管三不象状态   武汉市民建副秘书长金斌统谈了自己对于赎买政策的认识。他说: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是从工人身上剥削来的,因此,工人要把生产资料从资本家手中取回是理所当然的。有人把赎买当作等价或不等价的买卖来理解,显然是不适当的。   他还批评了统战部不关心不重视民主党派的干部,使民主党派干部处于四不管三不象状态。他还反映某些同业公会的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工作没有得到适当安排。 ## 谭志清说: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存在的,但积极性是主要的   民主建国会副秘书长谭志清说:目前资产阶级两面性还是存在的,积极一面是主要的,消极一面是次要的。消极的具体表现:动摇、软弱、怕批评,看风使舵,患得患失,个人主义浓厚,留恋豪华生活,希望定息二十年,等等。但是,几年来我们的进步还是很大的,例如学习出勤率到达90%以上,先进分子先进人物日益增加,有些人同工人一起参加劳动竞赛,更加热爱祖国等等都是积极的表现。在国内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基本结束的形势下,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而不是阶级斗争,可是,人们的思想常常被旧的理论观点所束缚,习惯于用过去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今天的问题,这是对社会主义不利的。   谈到进一步加强对私改造问题,他认为除了以企业为基点外,应加强对工商联在这方面的工作。 ## 王贤镇说:瓜没熟先摘有危险   福建省工商联副秘书长王贤镇说:资产阶级过去那段历史很长,想要在几年的时间内改造得和工人一样,没有那么简单。   很多人都说现在已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了,为什么还不摘?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可以先摘,百分之十到二十的人可以慢一些。他认为这样看问题不全面。瓜熟不熟不能只看颜色,还要看味道是香是甜,好了人家才会要。有人说“熟了不摘就要烂了”。我认为,如果没熟先摘有危险。他认为公方代表不应撤出,这对生产不利,但是有些具体问题需要解决。是否每一个小企业都派一个公方代表也值得考虑。 ## 姚铭鼎说:资产阶级不要把自己的进步估计过高   杭州市工商改造辅导处处长姚铭鼎着重对目前资产阶级进步性的估价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目前资产阶级正在向劳动者过渡,但还没有完全摆脱剥削者的地位,还保持着相当完整的资本主义思想体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向往社会主义,但又留恋资本主义;二、承认资产阶级必须消灭,但联系到切身问题时,又有惋惜情绪;希望摘帽子,又怕思想改造;三、表示愿意接受工人阶级领导,也有取得工人阶级光荣称号的愿望,但又看不起工人阶级和公方代表;四、有技术,要求别人尊重自己,但又不愿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他说:高潮以后,资产阶级有一定的进步,但不能估计过高,过高了会麻痹自己,会使自己迷失方向,对工作对改造没有好处。   第十一个发言的是民建会江苏省工商研究处处长惠无疆。他认为现在撤出公方代表未免太早了,条件还不成熟。 ## 戴德嵩批评长沙市委统战部歧视工商联;他认为不能因为公方代表有缺点就否定公方代表制度   长沙市工商联副秘书长戴德嵩说:工商联是工商业者的联合组织,七年来工商联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许多单位认为工商联没什么作用,是个可有可无的组织,对工商联任意发号施令。长沙市委统战部在一定时期有一个教育计划,从来不发给工商联。我们看不到改造措施的文件,只好照报纸办事,报纸没登,我们就没有办法。向统战部提出意见,统战部说:今后一定让你们和私方人员一样看到文件,这就是说把工商联和私方人员一样看待。统战部对工商联都有不正确的看法,别的机关更不用说了。有的高等学校认为工商联是资本家组织,不准工商联干部投考。他认为:这次整风应该好好检查统战方针执行情况。   接着他说:公方代表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公方代表在企业里的作用很大,不少私方代表进步很快,这是和公方代表的领导分不开的。今天有人主张撤出公方代表,只是仅仅从他们本身具体条件出发,认为有公方代表在,公私关系就搞不好。他认为这不能作为取消公方代表的依据。有些公方代表是有缺点的,如不明确本身的任务,一来就乱抓、又抓得死,好象什么事非他不行。较多的公方代表没有帮助私方进行改造,私方人员有问题总是交私方代表去处理。现在许多企业形成公方代表管职工,私方代表管私方人员。但是这都不能否定公方代表制度。 ## 丘庆铭不同意工商联内部有阶级关系   全国工商联丘庆铭作了书面发言。他认为,公私双方在合营企业内基本上是社会主义的同志共事关系,但其中仍包含着一定的阶级关系。   但是这与私营企业内的阶级关系不同,同高潮前采取“四马分肥”办法的合营企业内的阶级关系也不同。不承认合营企业内部仍有阶级关系是不符合实际的;但不去进一步观察目前企业内部的阶级关系变化,也不利于工作。   他反对定息二十年的主张。他还说,目前有一部分人不考虑人的改造,只是设法从速摘掉帽子,这是不对的。他认为关键在人的改造。因为即使阶级消灭,如果人还没改造过来,阶级矛盾还会存在。   因此他建议有关部门帮助公方代表进一步加强统战工作;而工商业者也要进一步靠拢党,主动搞好公私共事关系。   他又说:我不同意工商联内部有阶级关系存在的说法,更不同意认为工商联既有工人阶级,也有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把社会经济成份   (与社会阶级混淆起来,把问题复杂化的看法。工商联是各类工商业者联合组成的人民团体,它没有谁剥削谁的关系,也没有劳资之间的关系,只有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但是它内部还是有矛盾的。它代表工商业者的合法利益,同时,它也反对违法行为。如果认为工商联内部阶级关系是客观存在,调解阶级关系是工商联的特殊任务,就会使工商联的性质任务发生根本变化。)    ---- 原载1957年5月25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