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学生开辟“民主墙”:一边努力学习,一边提出不少意见,帮助整风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讯 首都各高等学校内“鸣放”,北京大学一直走在前面。在5月19日以前,“鸣放”还只是在教师之中开展,至5月19日起,学生也参加进来了。他们在大饭厅前的广场上,开辟了“民主墙”,通过大字报的方式,针对“三害”提出了不少意见。截至目前为止,除了大饭厅前的广场上琳琅满目外,各系和一些宿舍内,也张贴了不少大字报。   5月19日,北京大学历史系一些署名为“一群团员和青年”的学生,在大饭厅的墙壁上,张贴出了第一张大字报,内容是向北大团委会提意见,问北大是不是有出席青年团全国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如果有,又是如何产生的希望团委会回答。接着,又贴出了第二张大字报,要求开辟民主园地,给学校领导提意见,帮助整风。于是,大字报便一张接着一张在大饭厅前的各处墙壁上出现了。这些大字报,大多是对北京大学的领导和高等教育部在工作中的缺点以及应当如何改进,提出批评和建议。   在开初时,有的学生提出建议,希望停课帮助学校整风。但这张大字报贴出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停课整风不符合中共中央所发整风指示的精神,表示不赞成。而原建议的学生也就收回了他的建议。一周以来,学生照常在紧张地学习。但在下课后,大饭厅前,则川流不息地有许多学生在张贴或阅读大字报。有的系还出版了油印的除三害专刊,要求同学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维护党的利益,与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作斗争。他们对开辟“民主墙”的热情,充分地显示了北大学生对整风的拥护和帮助学校党组织作好整风工作的决心。   这一周间,在北京大学的“民主墙”上,对北大和高教部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意见。不少大字报认为,北京大学存在着严重的宗派主义。有的大字报指出选拔留学生由党团员包办,非党团员不能入选,便是宗派主义的表现。其中一张大字报举出,有一个留苏学生,学习成绩很差,多次补考不及格,但因为他是一个党员,还是选拔留苏了。有的大字报还举出,在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时候,也有党员分配好的岗位,非党团员分配偏远地区的岗位的情况。许多大字报对高等教育工作提出了他们的建议,如有的主张把政治课改为选修;有的主张取消禁书;让同学自由借阅;有的建议开放学校中的党委负责制,加强校务委员会来领导学校工作;有的主张学生可以自由听课,建议学校采用学分制;有的要求取消“以官风代学风”的作法,要求党团员与群众待遇平等。对留学生的选拔,则要求通过严格的公开的国家考试,并希望允许出国工读和自费留学。今年应届毕业生还专设了“毕业生论坛”,对以往毕业生分配工作不合理情况,提出了批评,希望今后毕业生可以自由选择工作,可以自己找工作。   北京大学学生的大字报,形式多样,琳琅满目。其中有长篇大论的文章,有小品文,有杂文,有诗、词、新乐府和漫画,还有章回小说。有些大字报张贴后,接二连三地贴出了赞成和反对的意见,展开辩论;有的并在大字报上注明,可以约期当面辩论。有些问题,因为出现了分歧的看法,还在晚饭后,组织了辩论会。这样的辩论会,已经出现多次,经常有几个学生围立听讲。   在民主墙上,还有学生访问该校教授翦伯赞、冯友兰、侯仁之等先生发表的意见。他们对于学生开辟民主墙,热情帮助共产党整风,认为很好,认为学校整风,应当有学生参加进来。据闻江隆基副校长也表示欢迎,认为学生通过大字报向学校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对整风工作以及今后工作的改进,大有好处。而学生们则认为他们开辟“民主墙”,出版大字报,并没有耽误他们的学习,他们认为这是继承北大在五四时的民主传统,他们表示,要把火力集中于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三大害,要做到“整风和学习两不误。”   ([注:储安平跑到北大看了大字报,回来就要光明日报学校教育部立即报道。总编室主任一再向储提出,这样报道一定会起煽动作用,扰乱整风步骤,对人民不利。但是,储安平完全不理。后来学校教育部主任潘文彬亲自执笔,写出了煽动大学生闹事的“北大开辟民主墙”的消息,这条消息发表后,在不少地方的大学里起了煽动作用。])   (来源:原载1957年5月26日《光明日报》,选自《批判光明日报参考资料》,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研究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合编,195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