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蔑革命领袖”的言论   <厦门大学、郑朝宗、张良玉、张鸣镛>   郑朝宗:   “大家称赞毛主席是中国第一才子,但其文章在中央政治局却被修改得‘体无完肤’。”   “此次运动全国不知有多少权威在骂毛主席这个老头子太多事。”   “我们离北京远,所以很尊崇毛主席;那些在北京和毛共事的人,也会觉得这老太婆没有什么了不起。”   郑朝宗对李拓之说:“应该把会上哭声录音,转播到北京给毛主席听。”言下之意:肃反残酷,毛主席是个大官僚主义者。   “毛主席文章写得比别人好,是因为他有情报。”   “你说我讲人家的背后话,毛主席也会讲人家的背后话!”   “中国为什么没有个人崇拜,毛主席不犯斯大林的错误?因为毛主席读过许多中国旧书,懂得‘中庸之道’。”   “郭沫若歌颂毛主席的诗,读起来很肉麻。”(厦大快报5期)   化学系张良玉:   “毛泽东选集没有什么新鲜,都是从别人的著作中抄来的。”   “中国革命史是夸大,事实上,抗日是蒋介石领导的,蒋介石有一套,共产党当时根本没有什么东西。”   “如果国共和谈,蒋介石回到大陆,那么中国革命史就要改,就不能再悔辱人家。”(厦大快报2期)   “毛泽东选集是搬来的,没有新内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没有什么东西。”   “念马列主义是念教条。”“我拥护马列主义,但反对共产党。”(化三油印)   张鸣镛:   “毛主席的理论不够完备,我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矛盾不只两种,应该是三种,即敌、我、友。”“台湾蒋介石”是“友”。(厦大快报17期)   黄席棠:   1956年夏,汪德耀向高教部设法争取到观礼券,邀黄参加五一观礼(见毛主席),黄冷笑说:“五一节有什么,毛主席有什么好看?还不如去看高怀蓉”(按:高怀蓉是黄的爱人)!   1955年高怀蓉为刘少奇参观清华大学时讲解过实验感到荣幸,高写信告黄,黄冷笑“这有什么值得高兴呢?!要是我的话,我就不理这些。”又说“在国民党时代,我就是这样的人”   1957年在课堂上对同学说:北京的g(重力加速度)比厦门g大并不是毛主席在那边的缘故。”   (来源:中共厦门大学委员会宣传部编印《右派反动言论集》,1957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