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等关于检讨官僚主义和对今后普通教育方针的报告等三个文件   (中央宣传部、组织部;中央人民政府各有关教育和文化工作部门党组;各中央局、分局,各省市委:)   中央认为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检讨官僚主义和对今后普通教育方针的报告》、中央高等教育部党组《关于全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和今后方针与工作的报告》和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党组《关于扫除文盲工作情况及今后意见的报告》很好,他们对过去工作的检讨,和对今后工作的各项意见也都是正确的,且在实际工作中已开始有所改进。现将这三个报告发给你们,并指出下列几点,望一并加以研究执行。   (一)几年来各项文教工作的成绩很大,但也有很多严重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急躁冒进,它不仅使得我们的许多工作质量很差,并且造成严重的强迫命令和形式主义。这也就是当前我们在文教工作中,如同在其他工作中一样,应该坚决反对的一种主观主义。半年来各地文教机关在执行“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正确方针中,对于这种主观主义已有所克服,工作已有很大改进。今后必须在检查和部署自己的工作中继续深入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斗争,正确地掌握政策,反对不按照群众的实际需要或只顾客观需要而不顾主观可能,贪多贪快的急躁冒进思想,同时也要注意防止与克服安于现状和不积极想办法以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保守主义思想。   (二)改进文教工作的关键是加强各级党委对文教工作的领导和改善文教部门本身的领导状况。过去三年内各级党委忙于领导各项社会改革和经济恢复工作,还来不及多管这方面的工作,这是事实。但某些文教部门不向党委和上级请示报告,就对许多重大问题任意作出决定和布置的分散主义,确是很严重的。这种恶劣的倾向,如不坚决纠正,势必造成更加严重的错误和损失。因此,各级党委今后务须分出一定的力量抓紧领导文教工作,把它列入各级党委的议事日程,督促各文教部门党员负责人,大力克服无组织无纪律现象,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并以此教育全体文教干部,使文教工作能受到党的经常领导和严格监督。同时,目前各级学校缺乏领导骨干的情况还相当严重,中央组织部和各中央局、分局、省市委应即调配一批比较强的党员干部到各大学和各高级中学去担任主要职务。初级中学以下的学校领导骨干,亦应由各地党委有计划地逐步加以配备。各级学校教科书的编审亟待解决,中央组织部应即调集一批干部集中到中央教育部,以进行这一工作。中央并决定由中央宣传部负责组织研究中国历史、语文教学和文字改革三个委员会,以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加强各级学校的历史和语文教学工作。   (三)今后全部文教工作必须在中央的统一方针领导下,逐步纳入国家建设计划的轨道。但在具体执行中也必须照顾到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允许各地因地制宜,以发挥地方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包括各个学校的积极性、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切合实际和符合群众的需要,而中央各文教领导机关也才能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领导工作,如切实研究掌握方针政策、认真检查工作与总结交流经验等。那种企图由中央文教机关一切都管起来的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应予纠正。   本指示及三个附件均可登党刊。    中共中央1953年9月24日   ((附文三件)) ## 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检讨官僚主义和对今后普通教育方针的报告   (毛主席并中央:) ## 一   三年来,中央教育部曾做了不少工作,在人民教育事业的恢复、改革和发展方面有很大成绩。但由于领导上有严重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分散主义,造成了工作中的许多缺点和错误,使全国教育工作的很多方面直到今天仍然处于极大的混乱状态中。   过去教育部没有真正注意调查研究和检查工作,对下面工作情况的了解是很差的。对全国小学生数目至今未查清楚,甚至连200来所高等学校的数目也经常查不确实,至于对各级教育的实际教学情况更是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去年夏秋为了全面了解情况,曾不恰当地动员了几十万人力,作了对全国各级学校的普查,结果因为调查方法有毛病,浪费很大,收获微小。三年来虽然派了许多视查〔察〕组到华东、中南、东北、西北、西南各大区去检查工作,各地和各学校送来的书面报告也不少,但因为没有很好地进行分析研究,同样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教育部在3年期间开了许多次大会,只全国性的专业会议就开了11次,各种座谈会开了近百次,但多半由于准备不足,结合实际不够,贪多贪快,盲目冒进,因而所制订的许多决定、指示、规程和计划,其中有不少是错误的。例如要全国小学“在5年内争取达到80%的学龄儿童入学”;把民办小学全部由国家包下来;要“争取在5年至10年内基本上扫除全国文盲”,在农村中机械搬用部队扫盲办法,集中突击;提出在“5年内培养百万小学师资”的任务;不顾当前实际条件,过早提出普遍推行小学5年一贯制;对中学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过早地强调通过各科教学来进行,减少了政治课钟点,结果反使中学的政治思想教育削弱;在中学和师范规程内,过早地规定了校长负责制,反而妨碍了新区学校的改革。   过去教育部领导上未能踏实地解决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教育工作的关键问题,一是教师,二是教材,教育部对各级学校师资的培养和提高,缺乏可行的计划并予以贯彻(如派遣留学生,研究生、助教的培养,各级师范教育的改进,教师在职学习,介绍苏联教育经验等),而只是一般地提出任务,甚至是错误地作些号召(如“培养百万师资”)。对教材编辑工作既缺乏方针领导,又没有认真地组织编辑力量,制订编辑计划,以致直到今天,高等学校和师范学校的教材根本未解决,中、小学材料所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其次则是工作作风有严重的拖拉疲沓现象,使工作遭受到不少损失。如《留学生管理办法》,搁了8个月,至今未发出。《中等技术学校实施办法》,拖了1年另2个月才发出。1952年调整中等技术学校的计划压了4个月,结果耽误了调整工作整1年。   过去教育部对中央的各项指示,常常缺少系统研究,而系统地和及时地向中央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则做得更差。对于部内的领导也没有抓得很拢,各司各科往往各自为政。   上述情况,说明我们过去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各自为政的分散主义是严重的。目前亟应找出发生这些缺点和错误的具体根源,切实研究改进办法,订出实施方案,有步骤地对全部教育工作加以整顿,使之逐渐纳入正轨。 ## 二   1952年下半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1所,学生20万3125人;中学4277所,学生249万零910人;师范929所,学生47万6159人;中等技术学校794所,学生29万8811人;小学52万余所,学生约5500余万人;幼儿园6684所,入学儿童43万余人。整个教育工作严重地存在着两种不平衡:   第一,是教育事业与国民经济的不平衡。一方面是高等工业教育、中等技术教育、高等师范教育、高级中学等,跟不上国家建设的需要;另方面是扫除文盲、小学、师资短训班等盲目发展,超过了应有的速度。   第二,是教育事业内部的不平衡。首先是各级学校供求关系不平衡,高中毕业生今明两年不能满足高等学校招生的需要(2年内共差3万人),高等师范和大学对中学师资的供应还远远不够(5年内估计缺4万人);其次是各级各类学校的规模、要求与现有师资之间的不平衡,即一般教师数量缺、质量弱,而小学师资则是量多质弱,特别是各级学校的领导骨干缺乏。至于教材问题,至今未获解决,教学设备和校舍也是极其简陋的。   以上这些问题,在今后教育工作中必须正确地和有步骤地加以解决。教育工作的责任一是培养干部,二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在工业化还没有打好基础之前,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干部,特别是培养工业干部。因此,首先应稳步地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业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并在普通教育范围内重点应放在加强和适当发展高中(大学的后备部),而其关键是大力加强和适当发展高师。初中、中等师范、小学、幼儿园、工农业余教育等,目前均应着重于整顿和提高,为今后有计划地逐步发展准备条件。   在上述方针下,关于普通教育和师范教育,我们建议采取下述办法,并着重解决下列几个主要问题:   (一)中学教育   中学是培养干部的预备阶段。为了给全国高等学校培养质量较好的新生,今后几年内全国中学教育,特别是高中,应按需要与可能作适当的发展。各省市应分别选定若干所条件较好的完全中学与高中(全国共150所左右),加强领导骨干,充实师资与设备,集中力量办好,以便吸取经验,推动全部中学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应大力克服师生因负担(课业和课外活动)过重而影响健康的偏向。   (二)师范教育   1.高等师范学校是办好和发展整个普通教育的关键。其中,师范学院以培养高中、工农速成中学、师范的教师及中等技术学校普通课教师为目的,师范专科学校以培养初中、初师教师和初等技术学校普通课教师为目的。师范学院因本身条件(主要是师资)太差,目前应大力培养师资,为今后发展准备条件。现有的高等师范学校都应从调整、配备、提高师资和有步骤地实行新教学计划入手,进行整顿。各地均应着重办好师范学院和师范专科学校。   2.中级师范学校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主要任务,此外也培养幼儿园的教养员和工农业余教育高级班的部分专任教员。今后,中等师范应采取巩固与提高的方针,其中师范学校可作适当发展,初级师范一般不作发展。这些初师应逐年吸收年轻的程度低的小学教师分批加以培养,以提高现有小学师资的水平。初师原实行的3年制和2年制,应逐步改为4年制,有些2年制的师范学校应逐步改为3年制。幼儿师范过去基础太差,今后亦应适当发展。各地区师范学校发展极不平衡的状态应逐步解决,凡办得太多的地区(如河北)应适当合并、减少,办得太少的地区(如边远省份)可适当增设。   3.今后师资培养当以正规师范教育为主,但在目前情况下,轮训和短训还可适当地举办,其重点应放在训练在职教师。对两年来各地举办的质量太差的师资短训班,应有步骤地予以整顿。   4.要教育青年学生重视师范教育。今后应在师范学校招生前做好思想动员和准备工作,以保证学生的来源和质量。   (三)小学教育   1.现在小学学生包括公立、民办、私立在内共约5500余万人(其中超龄生占很大比例)。当前的中心任务是逐步整顿,加以巩固。小学学生今年大体上控制在现有数目的基础上。今后首先应集中力量办好城市小学、工矿区小学、农村完全小学和中心小学。大城市、工矿区、少数民族区及老革命根据地,则应按具体情况作一定的发展。农村小学在确有发展需要时,应以发展民办小学为主。   2.整顿小学的主要内容是摸清情况,停止盲目发展,克服学校中的混乱现象,加强基层领导及有计划地整顿教师队伍。这是一件牵涉很广、问题很复杂而又极不易掌握的工作,必须充分调查研究当地实际情况,慎重稳进,以防搞乱。整顿前,应由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训练干部,讲清政策,先行试办,取得经验,然后有计划地分批分期进行。   3.小学教师的工资应保持一定水平。今年教师工资一般暂维现状,在小学初步整顿后,应进行合情合理的评级评薪工作,克服目前许多不合理的现象。评薪办法另订。   4.小学教育经费,自去年采取完全由中央包下来的方针,今年实行自上而下的分配预算制度以后,上面感到很被动,下面感到难办事。我们建议今后全国公立小学教育经费,应自下而上地由各县、各省市核算编制,然后列入国家总预算。各地在编制预算时,对教师工资标准及教师与学生编制比例,均应按各地区工资分值及城市与乡村、平原与山区等不同特点加以规定,不要强求一律。对各地农村留有的机动土地,在可能条件下,应拨一部分作为学田,由县管理其收人,以补助小学经费之不足。目前小学凡已收学费的,今后可按具体情形继续酌收学费(烈属及贫苦群众子女免收)。凡未收学费的今后一律不收学费。此项学费主要作为学校杂项开支,不入国库。乡村公立初级小学校舍的修缮、修建费,得在乡村自用的附加粮内解决,其所占比例多少,应根据当地情况,由县人民政府提出方案,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民办小学如真正出于群众自愿,应予允许和提倡。对私立小学除接受外资津贴者外,一般暂不接收,但应加强领导,帮助他们办好,其经费有困难者,可酌予补助。   5.关于小学五年一贯制问题。去年秋季开始实行五年一贯制时,对全国情况了解不足,缺乏周密考虑,现在无论农村小学和城市小学,都有贯不下去的情势。主要原因是教师质量低,教科书没有妥善解决,儿童的负担重,消化不了;全国有80%的农村小学采用单级复式教学,更难完成任务。因此,小学五年一贯制应暂缓推行,目前仍实行四二制。   6.小学教育是人民的基础教育,小学毕业生不可能全部升学。除适当增加初中入学名额和建议各产业部门吸收部分年龄大的小学毕业生,加以训练,培养成普通技术工人外,对不能升学的年龄小的儿童,建议由青年团多做他们的工作,并组织他们在家学习。   (四)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的基础很弱。目前对幼儿园应着重整顿,逐步提高其质量。在城市和工矿区,可有重点地作些发展,以解决女工和女干部的困难。农村中可暂不发展。农忙照管孩子应由互助组合作社办农忙托儿所。对保育院(实际性质是幼儿园)应大力整顿。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应指定专人负责领导幼儿园工作,改变目前对幼儿教育无领导的状况。   (五)工农业余教育   工农业余教育的重点是工人,首先是产业工人。在可能条件下,对职工业余学校高小班和职工业余中学应作适当发展。农民业余学校高小班除对现有的切实加以整顿巩固外,今后原则上不作发展;对一般农民,主要可通过冬学、识字班、读报组、阅览室、文化站、民校等活动,提高其文化水平。   (六)几个主要问题   1.师资问题。今后几年内应以大力解决中学以上学校教师量少质弱和小学教师质量低的问题。关于师资的培养,除各级师范学校应有计划地进行外,综合大学必须担负一部分培养中等学校师资的任务。今后应派遣一定数量的留学生研究生留苏学习,培养高等师范学校的师资。同时应聘请几位苏联专家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并从全国高等师范选派年青进步讲师、助教,到这些学校来,由专家带徒弟,为全国高等师范培养师资。   关于各级师资的提高,应有计划有重点地举办教师业余进修学校和函授学校,并抓紧在职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但此项学习应根据自愿,时间亦应按照规定,严格控制,不得超过。教育部对教师的日常业务学习拟即订出具体计划并付诸实施。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建议主要依靠各该校党委切实领导,而由教育行政部门督促检查。   2.教材问题。教育部拟大力抓紧这一中心工作,加强对这方面的政治和具体业务领导。关于教学大纲、教科书中的重要原则问题,特别是关于文史方面的问题,如中国历史中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划分时期,语文课的语言知识与文学的分开教学,中学历史课中关于古今中外历史教学程序的安排问题等,将另作报告请中央指示。我们要求中央决定调集一批适于做编审教科书的干部到中央教育部来工作。   3.加强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领导骨干问题。过去三年中,从中央到地方,教育行政机关都很弱,干部条件很差。现在培养干部任务的重要性已更加突出,要求各级党委配备较强的干部到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去工作,并帮助他们建立本身的经常工作,对文教干部应尽可能地少加调动,以有利于熟悉业务,建议各级党委定期讨论学校教育工作,并对当地中学、高师、师范、小学尽可能地有重点地配备一些政治上较强并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干部去掌握领导,这是改进学校的先决条件。同时建议各大区和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这些学校的领导骨干,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水平与业务能力。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应用最大力量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与分散主义的领导方法,学习毛主席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加强政治领导和业务领导,切实改进自己的工作,努力把教育工作做好。    中央教育部党组1953年4月21日 ## 中央高等教育部党组关于全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和今后方针与工作的报告   (主席并中央:) ## 一   三年来,全国高等教育作了初步的整顿和改革,并有了大的发展。帝国主义在中国所办的高等学校已经全部接收过来,私立高等学校亦已全部改为公立。1952年度全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约20万人,比1949年度增加55.4%;教职员工共7万6000余人,其中教师27700余人。在90%以上的教师中进行了思想改造的学习,划清了敌我思想界限,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腐朽落后思想,初步树立了工人阶级思想的领导,接着并进行了忠诚老实运动,整顿了教师的队伍。去年秋季,在思想改造的基础上全国四分之三的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和设置专业的工作,使院校的性质和任务较前明确,打下了发展专科院校(特别是工科院校)、巩固与加强综合性大学的基础。调整前,全国原有211所高等学校;调整后,从过去院系庞杂的大学中调出工、农、医、师范、政法、财经各系科,或独立建院,或分别与原有同类学院合并集中,计现有综合大学21所,工业院校43所,高等师范院校33所,农林院校28所,医药卫生院校32所,财经学院13所,政法学院3所,连同其他艺术、语文、体育、民族等学院,合共为201所。大多数院校已按照苏联经验,使多数工科及一部分理科的专业,基本上走上了适应国家需要的途径。全国高等学校都已开始学习苏联先进经验,进行教学改革。多数师生从学习苏联教学经验的实践中,初步体会到苏联的教育目标明确,理论与实际结合,苏联教材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性与科学系统性,从而思想觉悟提高了一步。教师的教学态度有了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纪律大大加强,学校充满了朝气。   但是,目前高等教育工作的缺点和问题还是很多很严重。几年来高等学校的发展是有盲目性的,表现在重量轻质,要求过急,照顾需要方面多,考虑可能条件少,不少计划和设施超过了主观力量,以致今天高等教育的质量一般很低,造成的困难很大。   首先是师资的数量缺,质量低,这是当前高等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全国高等学校现缺师资约5000人(包括助教),其中工科缺2000人。最缺乏的是普通课师资和工科的技术课师资。现有教授的政治业务水平多数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占师资半数的青年助教暂时还不能担负教学的任务。由于教学、辅助人员缺乏,目前许多教师除任课外,还要忙于各种事务性工作,甚至还要自印讲义,负担很重,直接影响了教学效率和对助教的培养。由于政治与业务水平差,较好的教师使用苏联教材也是边学边教,十分费力,这是当前各校教师感觉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文史、政法、财经等系科的师资从数量上说并不算少,但因质量太差,不能开课者达千人以上。   其次,是学生的程度差,身体坏。工学院本科的毕业生还够不上当一名中级技术员,更不消说当工程师了。其原因之一是我们的中学底子差,但主要的还是高等学校本身教学质量弱。一般学校的学生患失眠、头晕、头痛、肺病、胃病的很多。去年招生工作中重量轻质,更增加了这方面的严重性:录取标准过低,学生程度过分不齐;体格检查不严,有严重疾病不应入学的也录取了;忽视政治审查,把个别反动官僚与军官也当失业知识分子录取了。据今春检查,去年工科学校新生程度太差,各种课程完全跟不上班者约占10%左右,勉强跟上班的约占30%至40%;患严重疾病不应入学的约占2%至4%,个别学校竟达10%。这就造成了教学上的很大困难与浪费。   我们在调整院系方面,由于要求过急,有些院校独立得过早了,摊子摆得多了。各校专业的设置有些也没有很好照顾到师资和设备的条件,有些课程教不好,有些课程根本无人教。不少学校的不少专业班次只有几个学生,浪费很大。所以全国院校专业设置的形式主义现象是相当严重的。   在教学改革方面,我们对学生程度低、师资质量差、教材缺乏等条件估计不足,准备工作不够,就全面开展起来,因而产生了忙乱,教学效果不良,并严重地影响了师生的健康。近来,经过采取各种办法,如根据学生程度分别编班、改订教学计划、适当精简课程及教材、加强统一领导、合理规定学习及课外活动时间等办法,忙乱现象已见减轻,师生健康情况亦有好转。但问题还很多,多数院校还没有真正走上切实钻研教学、认真办好学校的正常轨道。教学方法也改进得还不多,行政工作不能很好地保证教学,教学质量一般还是低的。特别是政治工作与教学工作往往脱节,多数师生忽视政治的倾向仍相当严重。教师学生忙于赶课,不看报或很少看报的现象相当普遍。   目前高等学校的领导骨干是很弱的。全国201所高等学校中现尚有48所没有党员院校长。其中若干规模较大的学校,如天津大学(学生有3500多人),实际负责人中无一党员。北京农业大学是农业方面的重点学校,不但没有党员校长,连正副教务长等负责人员中都没有一个党员。南开大学负责人也都是非党人士。北京石油学院即将于暑期独立建校,现在还没有院长。为了大学教师的继续改造提高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并贯彻教学改革,必须派强有力的党员参加行政和教学领导工作。   当前高等学校的教学设备普遍简陋残旧。如清华向为教学设备较好的大学,但其设备的量与质,均已不能适应目前的需要了。其他学校更不待言。西北及西南两区的多数院校连残旧的设备也很少。今后如不逐步加以解决,也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 二   针对上述情况与问题,为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今后高等教育必须切实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大力扭转重量轻质、贪多冒进、要求过急的偏向,本实事求是的精神,兼顾需要与可能,在巩固的基础上发展,为国家培养各项建设人才。   培养干部应完全与国家建设特别是工业建设的需要相适应,首先要保证重工业、国防工业及与此密切相联系的地质、建筑等方面的技术干部的供应。为此,应以办好高等工业教育及大学理科为重点,集中使用力量,稳步前进,并本根据当前实际需要,适当进行专业化与单一化的原则,大力整顿中等技术学校,首先办好工业技术学校。   培养技术干部必须兼顾国家目前迫切需要和长期建设的需要。过去为了解决迫切需要,去年曾在高等学校内大量举办专修科,这是完全必要的,今后仍须招收一定数量的专修科学生,以适应最近几年国家建设的急需。同时从国家长期建设的需要来考虑,更必须培养一批真正能掌握高级技术的专门人才。为此,一般高等工业学校应采取以办本科为主、设置专修科为辅的方针。随着中等工业技术学校工作之加强,今后高等工业学校逐渐减少专修科的招生名额比例,逐步做到将培养中级技术人员的任务交由中等技术学校及其附设的特别班担负起来。在学制上一般高等工业学校的本科仍以维持4年制为原则,目前对个别学校及个别专业可以考虑改为5年制(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学院是5年制),作为试点,取得经验,以期逐渐推广,培养质量较高的工程师。   为培养我国高级工业技术人员及高等学校师资与科学研究人才,大量派遣留学生去苏联及东欧等国家留学,有极重大的意义。今年派遣赴苏留学生600名左右,赴东欧兄弟国家留学生90名。计划至1957年止派遣赴苏留学生1万人,其中研究生500人,进大学者9500人。除有计划地招收各地高中的一部分优秀毕业生并扩大和加强北京俄文专科学校留苏预备部外,并拟在全国指定若干所条件优越的高级中学,充实其师资和设备,主要为培养派赴苏联入高等学校的预备学生,以逐渐解决大量派遣留学生的困难。   综合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必须加强领导,着重发展理科,使能更好地担负起培养科学研究人才和高等学校基础课师资及部分中等学校师资的任务。   其他各类专科院校,当前均应着重整顿。其非急需或条件差的专业,应适当收拢;急需而有条件的系科作适当发展。高等政法、财经学校(调干短期训练的在外)及社会科学、哲学、文史等系科,因限于学生来源及师资条件目前尤应适当集中,进行整顿改造,使其全力办好,以为今后发展准备条件。   为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及培养科学研究人才,高等学校应建立和加强与科学院的合作,并与学校教学工作本身密切结合,来逐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为了培养工人出身的专家和工业领导骨干,必须进一步贯彻高等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大力办好工农速成中学和大学工农预备班,着重吸收优秀的产业工人入学,并适当解决其困难,使能安心学习,以求深造。 ## 三   根据上述方针,我们认为今年高等教育工作应以继续进行院系调整、大力培养和提高师资、稳步贯彻教学改革为工作重点,而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任务。   (一)为使高等学校院系分布和专业设置更加合理,今年应继续进行院系调整的工作。调整的原则,除仍着重改组旧的庞杂的大学、加强高等工业学校及高等师范学校外,原政法、财经院系则应适当集中,大力整顿。院系调整工作重点在中南区;华北、东北、华东三区基本上已完成院系调整,应着重进行专业调整;西南、西北两区进行局部院系或专业调整。此项工作必须依据师资、设备和建筑等情况确定实施进度,有重点地有准备地进行,避免去年冒进的缺点。今年院系调整计划如能顺利完成,则过去高等学校院系庞杂纷乱的状态可以基本上改变过来。   (二)由于院系调整的大部完成及大行政区组织机构和职权的变更,高等学校的领导关系也亟待调整。根据中央加强统一集中的精神,并结合当前情况,高等教育部应逐步地实施对全国高等学校统一与集中的领导。首先,应对全国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建设计划、重要的规程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编审等事项进一步地统一掌握起来。至于对高等学校的直接具体领导,则仍由高等教育部与中央其他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分工负责。分工负责的原则是:综合大学和与几个业务部门有关的多科性高等工业学校,由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为某一业务部门或主要为某一业务部门培养干部的单科性高等学校,一般委托中央有关部门负责管理;高等教育部及中央有关部门认为有必要时,亦得委托当地大行政区或省、市人民政府代管。建议中央各有关部门设立或充实专职机构负责管理学校的工作,并注意调剂有实际经验和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到学校担任教师,以加强领导,提高教学效果。其次,要办好高等学校,必须依靠学校所在地的党和政府的监督和指导。建议各地党政领导机关在遴选学校负责干部、加强学校的思想领导和政治教育、组织教师的理论学习以及进行基本建设等工作方面,给各校以直接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三)今年应注意做好招生工作,保证新生的质量。全国高等学校今年计划招生7万人,其中工业、交通占42.86%,师范占26.14%,卫生占10.29%,理科占6.43%,农林占4.57%,其他占9.71%(因政法学校招生名额增加,以上比例略有变动)。鉴于过去两年的教训,今年招生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提高录取标准,严格进行身体检查,其程度过差或有严重疾病者不取,并应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优先保证某些重点学校特别是工科院校的新生数量与质量。投考学生成绩好的入本科,次者入专修科,较差而够补习条件者则作为预科生补习一年,以资补充明年招生的来源。鉴于过去有部分学生不愿投考专修科以及师范、地质、采矿等系科,今年必须预先在高级中学进行必要与适当的“个人志愿与国家建设需要相结合”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又因高中毕业生数量不敷今年高等学校招生名额要求,计划抽调2000干部、8000小学教师、4000师范毕业生和1000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来补充,因此必须做好这方面的升学组织准备工作,保证抽调条件及办好调干补习班,以争取招生计划的完成。在新生调配上,除尽可能减少各地区间的调动外,对南方学生入东北、西北各校者,应在伙食、服装上予以适当照顾。   (四)加强对于教学改革的领导。首先,应加强教学改革的思想领导,明确教学改革是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一系列的改革,是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必须采取“积极准备、坚决贯彻、稳步前进”的方针。这就需要一方面具体掌握情况,说服各校师生纠正那些大轰大干的盲目冒进偏向和形式主义作风,提倡深入钻研教学,踏实地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的作风;另一方面,又要批判那些不积极准备条件、迟滞不前的保守思想。教学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中心工作,高等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均须从教学改革出发,并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实现。   其次,应加强教学改革的具体组织和指导工作。当前进行教学改革工作的最大困难是很多学校还不知如何着手。为此,除指明当前教学改革的方针任务外,并须检查与总结各校实施教学改革的经验,根据不同情况来安排不同重点与进度,大力培养典型,交流经验,以先进经验推动一般。此外,我们正与苏联顾问拟制一个计划,拟于今年暑期前后请若干苏联专家集中巡回讲演及召开若干课程教学研究会,具体帮助各校解决若干教材、教法及教学研究指导组如何工作的困难问题。   (五)大力解决师资问题。对现有教师应采取积极团结、改造、提高的方针,大力纠正轻视、歧视、听之任之的错误态度。目前师生关系不够正常、新旧教师不够团结的现象,须努力克服。今年应继续教师的思想改造。教师的思想改造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可能完全依靠突击方式解决问题,今后必须组织各校教师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学习及时事政策的学习。此项学习应根据自愿,结合业务,适当安排时间,并要求各地党委加以切实领导。在业务方面则加强教学研究组织,提倡互助互学,请苏联专家作报告,举办讲习班,及以召开教学讨论会、组织参加生产实习等方法来提高一般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对现在不能任课的教师按不同情况分别加以处理:有培养前途者,帮助其学习;确实不宜于继续任教者,帮助其转业;年老病弱者,准予退休,生活上加以照顾。为根本克服师资困难,必须大力培养新师资。其办法除增派留学生外,在国内则选择师资设备较好的高等学校,聘请苏联专家带徒弟,并由中国优秀教师带徒弟,大量地培养研究生,同时还须在各校加强培养提拔青年讲师和助教的工作。为完成以上任务,今年需要增聘一定数量的苏联专家与从高等学校毕业生中留必要数量的研究生和助教。   (六)大力进行编译教材的工作。从去年调整院系设置专业以来,已组织各校教师译出以工科为主的苏联教学大纲700种,分发各校应用。目前尚缺苏联教学大纲2000余种,正在收集中。已收到苏联教材4000余种,共5000余册,译就出版的有30种,付印的有87种。今年计划译印苏联教材190种,共约6900余万字。由于参加工作的教师俄文程度较差,教学任务又忙,故翻译的质量还低,进度较慢。采用苏联教学大纲和教材,应力求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应在不破坏科学系统性原则下,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加以适当精简。这是一个较长期的艰若〔苦〕的工作,今年2月起高等教育部着手组织各校教师进行修订教学大纲的工作,现已完成普通课及普通技术课的10种,今年内可继续完成37种。目前急需的苏联教学大纲和教材还缺很多,除鼓励参考苏联书刊自编讲义外,对理、工科课程尚无苏联教材者仍可批判地使用旧教材,不应一律否定。   (七)充实教学设备,建立生产实习制度。关于教学设备,因限于财力,一时尚难普遍改善。拟自今年起,每年规定若干重点设备费,以工科院校和大学理科为重点适当集中使用,期于几年之内逐步装备若干所具有比较完备的教学设备的学校。生产实习工作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但目前在实施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为顺利执行生产实习制度,必须着重进行关于应该重视生产实习的思想教育。在学校实习人员中更应特别注意深入地进行保密、爱护国家财产、严格遵守制度和服从生产纪律的教育,并在实习中严密组织监督,防止意外。要求各业务部门和企业在不妨碍自己完成生产任务的条件下,给各校实习员生以应有的指导与帮助。现拟参照苏联经验,制定生产实习规程,以便从行政上、组织上、制度上解决各项有关问题。今年高等学校与中等技术学校应参加生产实习的员生约达15万人,因实习场所有限,拟在若干地区和若干学校重点进行,以免招致混乱,影响生产和实习。   (八)切实增进师生的健康。这主要决定于行政领导上的重视和经常关心。高等教育部已把师生健康问题列为检查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责成各院校负责人把贯彻执行毛主席“健康第一”和“身体好”的指示及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的情形列入工作报告。同时已要各校切实注意,进一步调整学生作息时间,改进学校的卫生工作,加强体育锻炼,开展文娱活动。 ## 四   要贯彻上述方针,做好各项工作,关键在于改进我们的领导。我们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还很不深入,还未能全面地了解我们工作中的毛病,但在最近时期工作中体验到,障碍我们工作深入的有两个最大的毛病:一个是对中央规定了的总方针,缺乏明确的贯彻执行的具体方针;一个是一般号召多,具体指导少,因而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自然要出偏差。两大毛病的来源:首先是我们平时学习理论和钻研政策太差,政策水平低,钻研业务也不深入,更主要的还是我们平时不深入检查工作和不注意调查研究或有调查而无研究,了解情况不全面不透彻,因而也就不可能提出具体方针和拿出具体办法来指导和推动工作。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改进今后的工作,当前必须着手解决3个问题:首先,要很好地贯彻反官僚主义的斗争,一定要深入检查工作,摸清家底,下决心克服平时不重视检查工作、不重视调查研究或有调查而无研究的毛病。最近高等教育部派下去检查工作的各组人员都可以回来,我们将以必要的时间汇集研究情况,解决问题,吸取经验,提高领导。其次,自开展反官僚主义斗争以后,高等教育部负责干部的理论学习已略有改善,建立并坚持了必要的学习制度,但钻研方针政策和业务还很差。经过文委党组多次研究指示,我们逐渐体会到过去工作中的具体方针不明确,有了一些进步,在这次给中央写报告的过程中,党组同志曾用力地解决这个问题。今后结合着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情况,进一步钴研方针、政策和认真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是我们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第三,在领导方法上首须学习掌握重点和集中力量抓紧解决关键性的问题。对各类高等学校来讲,首先要掌握高等工业教育这个重点,和抓紧教学改革这个中心环节。在工作方法上,则须大力培养典型,交流经验,加强具体指导。在这方面我们刚开始学,我们要坚持学下去,使工作做得好一些。   以上报告妥否,请指示。    中央高等教育部党组1953年5月14日 ## 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党组关于扫除文盲工作情况及今后意见的报告   (主席并中央:) ## 一   自去年5月在全国推行速成识字法、开展扫除文盲运动以来,在一部分工农群众、特别是工农干部和产业工人中,因为具备速成识字的条件,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总的说来,领导上过分地强调了速成识字法的作用,扫盲计划和铺的摊子过大(截至今年2月底,已设专职干部2万9000多人,专职教师11万多人,参加速成学习的约716万多人),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盲目冒进偏向。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扫盲工作的摆法与国家整个的情况不相称,片面地过分地强调扫盲重要。当时有的同志提出“开展大规模的扫盲运动迎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这种精神下,就盲目追求大规模,订大计划,逐级摊派任务,逐级追加任务,如有的地区提出要在3、5年内扫除全部文盲,有的地区提出要在1952年至1953年扫除1000万文盲(后因事实上行不通,减到120万尚难完成)。这样,就使得扫盲工作在不少地方和其他的中心工作特别是生产发生矛盾,相当普遍地产生强迫命令现象,如有的地区按户摊派学员,威胁群众说:“扫盲是文化大革命,不参加扫盲就是反革命”,还有逼使群众放弃副业生产参加扫盲学习的。   第二,在教学方面,把速成识字法当做唯一的扫盲方法到处推广。速成识字法固然有其优越性,但必须具备一定条件,集中时间,突击学习。过去对地方与部队的不同情况没有加以区别,只是急躁从事,生搬硬套,不分对象,不分文盲半文盲,硬赶进度,争先比快,结果,各地普遍发生大量夹生、回生和掉队的现象。更由于教学过度紧张,强调所谓“思想集中”和“战斗精神”,对跟不上的认为是“落后”、“死角”和“劣等生”,以致有些地方发生学员吐血、小产、患神经病等严重事件。有的同志过分批判1天教3、5个字的所谓“三五观点”,使得原来在农村中行之已久而今后仍应是农村识字主要形式的冬学、民校、识字组、识字班大部分垮台。   第三,忽视扫盲运动群众性的特点,企图由政府包办,并脱离实际地追求“正规化”。因之,大批任用专职教师和招收失业知识分子,致使许多不合条件的人,滥竽充数。据东北反映:在现有专职教师中不合格的占30%到50%;在有些厂矿的专职教师中,伪军官、警宪、反动党团分子、小偷以及从机关中清洗出去的坏分子,占20%到30%。在“正规化”思想支配下,对于业余教师的要求和使用,同样是脱离实际的,很多人事实上已经专职化,他们被迫忙于教学,甚至离村工作,很少时间进行生产,以致生活发生困难。当然,各地情况有些不同,但教师质量低,成分复杂,业余教师负担过重,则是普遍现象。   上述情况一直到去年12月中央发出关于扫盲工作的补充指示和今年初各大区文委主任会议以及今年2月第一次全国扫盲工作会议,着重提出整顿巩固、稳步前进的方针以后,才开始有所改变。   产生上述盲目冒进倾向的原因:首先,是由于我们在3年来国家建设各方面的伟大成就面前,滋长了盲目乐观情绪,不从国家建设的全面情况和工农群众实际条件出发,不做具体分析,用主观想象代替了客观实际,尤其是对土改后农民生活改善程度和对文化的要求估计过高,没有把少数干部积极分子和少数群众的热情和大多数群众的要求区别开来。其次,盲目推行速成识字法,不具体分析它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没有明确认识运用速成识字法所必须具备的主客观条件,不加区别地到处搬用,特别是在农村,所发生的毛病更大。   由于领导上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错误,就造成与助长了执行中的形式主义与命令主义,结果,不但使扫盲工作的正常发展受到妨碍,也使生产等中心工作受到影响。 ## 二   为了贯彻整顿巩固、稳步前进的方针,我们认为应采取如下的步骤和办法:   (一)在今后数年内,扫盲的重点应是工农干部和产业工人。对农民和一般城市居民的扫盲工作,步子应有意识地放慢些。对工农干部中的文盲,在条件许可时,仍应采取轮流抽调离职学习的办法,进行巩固的速成识字学习,以期于较短时间内扫除文盲。各厂矿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生产计划,必须重视从工人中扫除文盲的工作,并应根据不同的生产与学习条件制订和完成学习计划。凡生产条件许可,特别是有剩余劳动力的厂矿,可采用脱离生产和半脱离生产的学习形式,或采用每周保持一定课堂学习时间和课后复习时间的业余学习形式,以速成识字法及其他方法进行扫盲。凡尚无条件开办速成识字班的厂矿,应按具体情况采取普通业余学校、识字班、识字组等各种形式进行学习。   (二)扫除文盲是群众性的文化学习运动,应依靠群众,根据群众的真正自愿,组织群众自己来办。扫盲教师主要应依靠群众中不脱离生产的业余教师,由识字的教不识字的,识字多的教识字少的。专职教师应是很少数,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对业余教师进行辅导,并检查教学计划的执行。由于在扫盲中学员和教师主要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因此学习组织和教学方法必须适应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因时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离开工农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主观主义地强调“正规化”,和主要依靠专职教师的做法是不对的。尤其在农村更应适应其分散的特点,一般采取冬学、民校、识字班、坑〔炕〕头小组等方式,结合农村合作社、互助组的活动,组织群众进行学习。除少数地区确具条件者外,在一般农民中不应采用集中突击的速成识字方法进行扫盲,只可吸收速成识字法的某些优点,改进通常识字方法。   (三)扫除文盲的标准,应根据干部、工人、农民等不同对象与不同要求,分别规定,灵活掌握,大体上可分认识2000、1500和1000常用字3种:干部和工人可订为认识2千常用字,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二三百字的应用短文;农民一般的可订为认识1000常用字,大体上能阅读最通俗的书报,能写农村中常用的便条、收据等;至于城市劳动人民可分别参照工人农民标准,由各地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规定。达到上述标准,即作为非文盲。   (四)整顿收拢现有的扫盲摊子是一件繁重细致的工作。第一次全国扫除文盲工作会议后,各地对中央整顿巩固、稳步前进的方针是赞成的,但在具体贯彻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发生很多偏差。如有些地方由于干部忙于“卸包袱”、“图省事”、“推出了事”,采取了急性收缩强迫命令的做法,在群众中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此外也有企图维持现状原封不动,或放弃领导,听其自流等现象。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认为:   (1)必须向扫盲干部、教师和学员群众充分说明整顿扫盲工作的积极意义,使每个人都了解整顿决不是取消或停止扫盲,而正是为了把扫盲工作做得更好,使其更能正常和健全地进行。要使大家了解只有整顿收拢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学习组织,才能建立起真正适合群众需要而为群众自愿参加的学习组织;只有整编教师队伍,并改变目前主要依靠专职教师进行教学的办法,认真动员组织识字的人、把教人识字当做光荣的义务,积极参加这一社会活动,使扫盲工作能够依靠数量更多、联系群众更密切的业余教师,才能真正展开群众性的扫盲运动。至于扫除工农干部中的文盲,则配备一定的专职教师,仍是必要的。   (2)收拢摊子,应实事求是,逐步地、稳妥地进行,坚决防止草率粗暴,以冒退反冒进。任何对整顿扫盲工作缺乏正确认识,错误地从“丢包袱”、“推出了事”出发,势必造成整顿中的混乱,妨害今后扫盲工作的正常开展。各地扫盲工作负责同志,应正确掌握方针政策,并亲自到基层进行重点调查和试点工作,摸清确实情况,具体研究整顿中的问题和办法,总结经验,然后订出当地切实可行的整顿方案,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工作。各地处理多余干部和多余教师的时限,应实事求是地加以规定,分期分批处理,如因此在经费上发生困难,可在1953年度经费内精打细算调剂使用。   (3)整顿的重点放在农村。关于教师的整编,可根据工作需要,以县为单位,订出所需教师的大体控制数字,结合总结工作,着手整编。整编时应首先根据教师的政治条件与文化业务水平。专职教师一般应历史清楚,有一定的政治常识、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农村应具有高小毕业以上的文化程度,城市应具有初师毕业以上的文化程度)。凡不合上述条件及多余者,均应分批分期加以处理。对编余教师的处理,必须采取十分慎重负责的态度,妥善安置出路,分别介绍转业或动员回家生产,一般可先处理自愿转业或回家生产的,其次处理转业或回家生产比较容易的,后处理有特殊困难的。为照顾编余教师的生活困难,应斟酌情形发给1至3个月的补助费。对于那些混进扫盲队伍来的现行反革命分子,应由公安部门鉴别,提出处理意见,报请专署以上政府批准,作为专案处理。为了避免引起教师思想混乱,对这些人的处理与其他教员的整编,在时间上应适当地错开。对多余教师的处理是一项极其细致的工作,务必做到打通思想,不伤感情,以收团结教育之效。为避免发生偏差,对这一工作必须加强领导,既不要采取“民主评定”方式,更不得简单命令从事。   (4)扫盲学习组织及教学工作应按生产情况和群众要求加以整理。首先,应将那些不适合农村特点与学员要求的集中的学习组织,逐步改为各种各样较分散的形式,使更多的真正愿意学习的群众在不误生产的条件下能继续学习。其次,对于那些确属自愿并有条件用较集中的形式进行学习的,仍应继续维持,并逐步设法用业余教师代替专职教师,由政府包办转为真正群众自办。此外,一部分过去被强迫参加学习的学员,必须根据自愿确定参加学习与否,不得勉强。工厂企业的学习组织,亦应根据生产情况与群众自愿加以检查和调整。城市劳动人民中的速成班,如条件还好,这一期应予办完,下期再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各种适当方式进行学习。   (五)为了正确地掌握与贯彻方针,做好以上各项工作,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对扫盲工作的领导和检查,配备质量较强的干部充实与健全各级扫盲工作委员会,使各级扫盲工作机构能真正负担其任务。建议由教育、文化部门和工会、青年团、妇联等负责同志担任扫盲委员会委员(省市以上组织党组),以集中力量,统一步调,加强领导。   附带提出关于经费中一个问题,即冬学、民校、速成班的办公费、烤火费以及对于业余教师不同程度的群众补助和报酬(换工、免勤、过节时馈送等),过去系由群众自愿分担(厂矿中由行政和工会出),我们认为这就是群众自办的一种形式,应加以允许。至于某些地方群众积极要求并确实可能用更多时间学习,因而业余教师工作较重,群众负担业余教师确有困难时,亦可由政府酌情予以补助。   以上报告,是否妥当,请批示。    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党组1953年5月9日   · 来源:   根据文件的原件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