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批转华北局关于纠正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中急躁冒进倾向后的情况及当前工作任务向中央的报告   (各中央局、分局,各省、市委:)   一、兹将《华北局关于纠正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中急躁冒进倾向的情况与当前的工作任务向中央的报告》,发给你们参考。   二、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很好地将此次纠正互助合作运动偏向的工作加以总结,并对广大干部进行一次系统的教育。在过渡时期内,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乃是完成对农业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任务是绝对不能放松的,否则即会产生右的自流主义错误;但在执行这一基本任务时,又必须从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这一基本情况出发,逐渐地、稳步地前进,否则即会产生“左”的急躁冒进错误。只有在运动中随时注意正确地进行两条战线的思想斗争,才能避免可能发生的重大偏差,以保持对广大农民的巩固的团结和农业生产的稳步提高。由于在农民小生产者中必然产生出来的资本主义趋势和平均主义倾向都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这两种思想倾向又不可免地会反映在党的队伍中来,因而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左”右偏向是极容易发生的。在过去的四、五年内,就曾经发生过一些偏差,如在土地改革结束后不久老解放区的某些地方,为了稳定中农在当时的动荡的生产情绪,曾片面地鼓励个体经济的积极性,轻视或放松了引导农民组织起来的任务,因而一度产生了自流主义倾向;又如去冬今春不少地区在发展和提高互助合作组织方面发生了急躁冒进倾向。这些偏差都在损害不甚严重的情况下及时地获得了纠正。各地党委在纠正去冬今春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冒进倾向时,既注意了克服错误,又注意了保护成绩,注意鼓励群众和积极分子继续前进的情绪,一般来说是做得好的。但因为当时春耕已到,在多数地区仅仅做到暂时停止了互助合作组织的冒进式的发展,着手解决了一些由于冒进而直接影响春耕生产进行的具体实际问题,尚未能及时向广大干部逐级进行系统和深入的政策教育,对于那些“左”的冒进思想,和某些在反“左”的斗争中隐蔽地生长起来的右倾思想的分析和批判则很不系统,很不深刻。其结果就影响到有一些干部至今还没有从纠偏当中得到正确的教训,对于过去某些错误办法尚有留恋,也有一些干部至今还不懂得纠偏对于运动发展的积极意义,因而或多或少地产生了消极等待的情绪。这种已在萌芽的错误倾向如果不加纠正,很可能滋长成为大的错误。因此在现时,对互助合作运动进行一次再总结,对干部进行一次再教育,由地委级以上领导机关负责,结合当地具体经验,将工作中的正确和错误的界线划分清楚,将中央文件上所指出的党的总路线和各个方面的具体政策,向广大干部,特别是县、区领导干部交代清楚,借以扩大纠偏的政治收获,为今后互助合作运动更健全更大量的发展做好领导思想的准备,还是十分必要的。如不抓住这种总结经验的机会,而只孤立地进行政策教育,是不容易收到很大成效的。这个工作,最好在秋后的适当时间内完成。至于进行方法、材料选择诸方面的具体安排,可由省委地委分头进行之。   三、华北局在此报告中,确定当前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应以发展和巩固互助组为中心环节,是完全正确的。在目前的条件下,从全国范围看来,互助组依然是适合广大农民群众生产要求和文化水平的一种合作形式,同时也是目前在克服生产困难和向自然灾害作斗争中,便于广泛地发挥农民群众力量的一种组织形式。认为互助组的形式业已过时,认为它简易好办,因而只满足于组织起来的百分比,放松了积极、具体和深入的指导工作等等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必须予以批判和纠正。   在晚解放区,须以互助组为目前发展的重点,这是无疑问的。即在多数老解放区,虽然组织起来的户数比例已经很大,并且已经出现了相当数量的高级的合作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但由于互助组仍然为数最多,而且其中的多数尚处于不够巩固不够成熟的状态,也就是说将互助组大量地提高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条件尚不具备,因而,老解放区在今后一定时期内集中主要力量于互助组的巩固、提高以及必要的发展工作,仍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这不是说可以放松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领导。已经办起来的起着旗帜和首创作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只许办好,不许办坏的,如果办坏了,对整个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仍须以必要的力量放在领导农业生产合作社方面。   此件及附件均可登党刊。    中 央一九五三年十月四日   (附件:) ## 华北局关于纠正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中急躁冒进倾向后的情况及当前工作任务向中央的报告 ## (1953年7月)   为纠正华北地区在互助合作运动发展中的急躁冒进倾向,自3月初召开了各省农村工作部负责同志的会议后,各级党委均组织了相当数量的干部,以中央三大文件及华北局规定的13条办法为依据,结合检查春耕生产,对全区农业生产合作社普遍审查了一次,并进行了初步的整顿,急躁冒进倾向业已基本上得到纠正,凡不具备中央指示的五个条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均已基本上转为互助组。全区在去年秋收前共建立1,592个社(因去秋今春有近100个社合并,故较上次报告之1,694社少了100余个),秋收后新建立7,691个社,共计9,283个社,其中有7,100个社已经过检查整顿,有2,621个社(内旧社300个,新社2,321个)即36%的社,因条件不具备而转为互助组,现全区尚有农业生产合作社约计6,000余个。经审查而保留下来的社,其中又有半数以上的社内约有十分之一的社员退出去了。另有少数无农业劳动力户或非农业劳动者及混入社内之地主、富农和反革命分子,亦已分别劝说或清除出社。原有135个50户以上的大社,根据具体情况,已紧缩或分办,如山西长治专区原有61个50户以上的大社,现已减至30个。耕畜、农具一律作价入社的现象很普遍,约有三分之二左右的社是如此,山西一般已根据社员自愿,分别采用租用、雇用以及作价入社等多种形式加以解决。   纠正冒进倾向的结果,农民生产情绪已趋安定,原部分地区卖土地、卖耕畜、杀猪、宰羊、伐树等混乱现象已停止,抗旱播种的任务顺利完成。干部认识了盲目冒进对工作的危害,开始转变了重社轻组的错误认识,曾消沉一时的互助组又开始活跃并有发展。   从总的情况看来,这次纠正冒进偏向一般是及时的,稳当的,既保护了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亦未伤害互助合作的积极性。能做到这点,一方面是华北局根据中央的指示及时地规定了具体解决的办法,另一方面各级党委都抽出了一批较强干部,加以临时训练,由地委、县委领导逐社审查,故成效颇好。在审查中,一般都注意了防止自流偏向的发生。在具体做法上,掌握如下几个环节:(一)紧密结合生产。从政策的宣传、工作步骤的安排到具体问题的处理,都围绕着发展生产与推动当前的生产去进行。决定停办的社也必须先将生产安排后,再规定转互助组的办法,先处理土地、耕畜、农具问题,再结算账目,因此在转组前后生产秩序一般良好,做到整社而不耽误生产。(二)正确宣传与贯彻互助合作政策,逐社审查,根据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处理,一般做到了入社自愿,出社自由。对可能办好而有困难的社和社员,采取积极帮助态度,使其巩固下来,反对乱找毛病一哄而散的拆台办法,对应停办但有顾虑的社(例如怕银行逼债、怕账目不好算等)和想退社而不敢退的社员,发动社员讨论,权衡利害,消除顾虑,稳步转为互助组,并确保退社者政治上不受打击,经济上不受损失。(三)耕畜、农具已作价入社者本既要保护中农利益,又要不伤害贫农利益的原则,从各个社员的具体要求和各个社的经济条件出发,在一县、一区甚至一社内,允许多种形式存在。山西省许多社就是同时采用雇用、租用和折价入社几种形式处理的,所以社员感到满意。(四)必须依靠支部的领导及党员的积极性,才能深入贯彻政策,有领导地发动社内外群众正确地纠正偏向。超越支部,必然遇到很大阻力,这对改正缺点及今后互助运动的发展都很不利,且领导上极易陷于被动,弄得问题更不好处理。   由于时间短,任务急,步骤安排不够周密,有些社整顿的比较粗糙,个别地方曾发生了一些偏向。有些该停办的未停办,而不该停办的反被强迫停办了;有的社虽已停办,但耕畜、农具等却未及时处理;有些地区本来就存在着自流倾向,在纠“左”中未注意批判,又有抬头,有的不去正确宣传互助合作政策,只是简单地宣布“停办”、“退社”,甚至不适当地宣传什么“确保私有(财产)”,“提倡雇工自由”,给群众灌输许多新的糊涂观念。另外,生产资料的处理、土地分益的比例、公积金的积累以及经营管理上的一系列问题,亟需进一步加以解决。因大部力量用于检查整顿合作社,未能同时顾及对互助组的领导,所以整顿之后的任务还是十分繁重的,必须防止万事大吉、松一口气的现象发生。   经过这次整顿,初步摸了一下互助合作的“底”。全区去年组织起来的农户比去年报告的65%少了很多,其原因一是形式主义严重,且有假报告,一是冒进中垮了一批。各地发展很不平衡,现在看来少数先进地区“组织起来”的农户,约占全部农户70—80%,薄弱地区约在20%左右,一般地区则在40%左右。根据山西108个县镇的大概计算,组织起来农户占70%者7县,60%以上者10县,50%者16县,40%者26县,30%者34县,20%者15县。就互助合作的基础看,全区大体可分三种情况:第一是先进区,即有十年互助历史的老区,这种地区互助组的基础较普遍和巩固,互助合作已成为广大农民的习惯,因而领导干部和群众的互助经验较丰富,但由于对互助基础估计过高,因而要求发展太急,所以在一系列的问题上都表现了冒进,如打击单干户,强调合作社生产资料归公,土地分红过低,公积金过多等,互助组则联组并队,集体性过强,所以在春季一个短的时期里冒进倾向亦较严重。这种地区从领导思想上纠正了过急思想后,稳步前进,仍然是先进的。第二是经过长期的游击战争的老区,党的基础比较雄厚,社会改革亦已彻底完成,但由于当地党委对生产的领导未能紧紧掌握发展互助合作运动这一极重要的工作,致领导机关与农民群众互助经验都显不足,新发展起来的互助组还未来得及巩固,就盲目地追随先进地区,过早和过多地举办农业生产合作社,其结果是许多合作社由于没有互助基础,社员无集体劳动的习惯,干部缺乏领导经验,因而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混乱,所以垮的不少,而互助组却处于自流状态。第三是土改刚结束或土改虽早结束但社会改革遗留问题尚未清理的地区,包括绥远的大部和河北、山西的小部地区。这种地区清除社会改革遗留问题,成为发挥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和互助合作的积极性的先决条件。从现象上看来,后两种地区“左”的冒进虽亦存在,但自流倾向也是严重的。   根据以上情况,要使华北区的互助合作运动能够健康地稳步前进,必须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第一,根据目前条件,必须坚持以互助组为中心,特别在第二类和第三类地区,同时有控制地稳步地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针。合作社不能猛然多办,否则欲速则不达。经验证明,将广大的农民小生产者组织起来,必须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循序前进,企图跳过互助组而一下子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不可能的。因此,目前放松对互助组的领导,主要去搞合作社,显然是轻重倒置,是错误的,必须纠正。当然,根本不重视合作社,不去有计划、有领导地重点发展合作社,也是不对的。   第二,必须从县委甚至一部分地委的领导思想上,系统地解决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道路这一总的认识问题,才能克服“左”右摇摆的现象,加强对互助合作的具体领导。   为此,今年对互助合作运动的指导拟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巩固发展互助组是工作中心,要求今年组织起来的农户先进地区达80%左右,薄弱地区达30%左右,一般地区达50%左右,并真正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秋前一律停止发展,加强整顿巩固工作,搞好经营管理。   第二,加强对互助组的具体指导:(一)普遍大量发展临时互助组,并注意从农民生产要求和实际需要出发加以提高,大力培养一批常年互助组的典型,认真总结、推广其经验,以典型示范的方法,吸引群众组织起来,改变近二年来“互助组无典型”的状态。要反对为组织而组织、搞大组、人为地去“提高”等作法。(二)互助组的发展巩固,主要是解决抢墒抢季、劳作安排、农副业结合、技术改进、评工计工、等价互利及内部民主等七个方面的问题,这是领导互助组的基本任务。(三)必须改变把互助组当成行政组织,一切通过互助组因而妨碍生产的作法,搞好生产是互助组的主要任务。   第三,切实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营管理,由简到繁地解决生产计划、劳动力的使用、评工计工、财务会计、民主管理等五方面的问题,以保证发挥社员劳动积极性和提高生产,增加社员实际收入。今年秋季各地必须认真领导收获物的分配,并通过这一工作再作一次深入的检查整顿,总结经验,为冬季建社作好准备。   第四,加强地委以下各级党委对互助合作的领导:(一)地委以下的各级党委必须以领导互助合作为领导生产的重要环节,亲自动手,掌握重点、培养典型,总结经验,以加强对互助合作的具体领导,改变不懂不管的状态。地委、县委不必另设互助合作专业机构,已有者应并于党委办公室,增加办公室人员,提高干部质量,使办公室成为党委领导互助合作运动的有力助手。为集中领导,我们拟撤销各级人民政府设置的互助合作机构,人员归党委办公室,政府主要是领导农业生产的行政、技术工作。农村党员干部应有计划地分别参加互助组和合作社,以加强对互助组的领导。(二)认真组织农村工作干部学习中央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决议和毛主席关于《组织起来》的著作,各地应在挂锄期间以检查总结工作会议的方式有计划地分批地集训互助合作的骨干,使他们从思想上明确互助合作的方针政策,交流经验,并于秋前抓紧训练合作社的会计,作好秋收分配的准备。   来源: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资料》(上册),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年。   · 来源:   根据文件的翻印件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