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北农民卖不出猪子、棉花,买不到粮食   【江苏分社讯】苏北收购猪子、棉花和供应粮食等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民生活,打击了农民的生产情绪,并引起农民对党和人民政府的不满。   (一)苏北农民的猪子卖不出,问题极为严重。如皋平均每二点六亩田有一只猪,靖江平均每户有二只猪,泰兴平均每人有一只。据税务局和苏北猪业公司的材料,苏北全区约有四百五十万头,一百五十斤以上的有一百五十万头。   苏北猪只的销地——上海的鲜猪市场为中国土产公司华东区公司猪业运销部控制,外运私商因“猪包”陋规革除后,无经营能力,收购工作几乎全要猪业公司负担,而华东规定核计划收购,外销猪的规格很严,虽有合理的价格,但收购量太少,估计只能收总产量的百分之二十一。一年来猪子都是滞销的,到现在更为严重,农民急於求售,泰兴县到旧历年底有二十万头急於出售。猪商乘机而起,贬价、折秤、折肥等旧习又复活。泰兴县农民养猪靠猪积肥,一般习惯都是卖猪过年,目前卖猪的更涌,但每一个收购处每天都有百分之八十打回票,什么“细毛白皮”的不要,身上有个红斑的、肛门红的都不要。如皋农民为了保证规格,争取出售,都用草或棉絮、麻袋等物把猪子裹好,用担架抬着,拂晓就赶来排队等卖,公司因为定员定额的缘故,只有一杆秤工作,结果有的农民排队到夜晚还未轮到卖,只好蹲在猪圈旁边过夜,有的不合规格,等了一天又抬回去。不少猪子因此不食或掉肥,大量猪子集在一起,又很容易传染疾病,半途死去的也有。农民对公司的收购工作极为不满。泰兴农民说:“拣猪子比拣女婿还认真些。”曲霞、广陵等区农民说:“现在卖猪子比过去卖妈妈还要困难些。”如皋城东区西子村的几个农民要求公司收他们的猪子,话未说完,眼泪就淌下来了。现泰兴、靖江等县都发现宰杀老母猪的现象,说不让下小猪,决心再不养猪了。有的农民因猪卖不掉,又买不到猪食,推回家就用钉鈀把猪子捶死了。有的人家把猪子杀了零卖,但拒不缴税。秋征时,有的老百姓把粮放在磨子上说:“你帮我把猪子卖掉,这粮就缴公粮,否则我的粮要养猪。”有的把猪子杀了分赊给邻居吃,靖江猪肉市价四千三百元一斤,但他们只以一千至三千元一斤分给邻居。泰兴县古溪区一个农民因猪子卖不掉,人和猪都没有吃了,恨得上吊自杀,幸好被人发现得救。泰兴县农民现在看见穿灰色制服的人就破口漫骂:“共产党没有战争时好了,现在他们不用我们担架和掩护他们了,所以就变坏了。”“共产党硬杀人,不如国民党;过去猪子就是卖不掉,还能买到吃的,现在猪卖不掉又买不到吃,硬逼住老百姓造反了。”各地每天都有几十个老百姓吵到区政府,如皋在十一月下旬有一百多人拥到县政府请愿,约二小时经劝说始散。他们说:“年前猪子问题如不解决,不但生产无望,连生命都难熬。”   (二)棉花收购问题,普遍存在脱款现象。如靖江县产籽棉一千三百余万斤,加上去年存棉合计约一千五百余万斤,现在为止群众已卖籽棉三分之二,约值四百余亿元,群众实得现款只二百十八亿元,另是八十亿元赋棉,还有一百亿元是用存实办法向群众欠下了账。现在各地合作社每天都有五百至八百人要求售棉,有的群众在半夜就拥到合作社打门,把干部从床上拉起来,说:“你们倒睡觉了,我们饭还没吃呢;”有时干部向群众解释,群众就把干部包围起来,“道理我们懂得,我们只要你解决我们问题。”有的地方已把棉花存实证当通货使用。普遍漫骂政府,如骂:“人民政府是杀人政府,教种棉花,棉花卖不到钱,教养大猪,又卖不掉,不顾老百姓死活”。有的合作社没有办法,把家里煮饭的锅子都抵给棉农了。所以造成上述情况,一方面是收购初期缺乏计划。一方面是群众确实需要卖棉买粮。   (三)粮食问题。苏北今年玉米、大麦、元麦并未增加产量,薯类(主要是山芋)歉收,养猪增加、杂粮消费亦相对激增,长时期来牌市价脱节,玉米、红粮市价高於牌价百分之十二到百分之三十三,而且根本收购不到,供应无力,一直以财政粮支持市场供应。有的地方农民缴了一袋公粮,马上转到市场去买粮。靖江粮食公司十二月二十九日约有十万斤粮出售,群众知道后,第一次买回去了,第二天半夜就有二百余人拥到公司门前打门,白天先从如皋、泰兴、靖江三县涌来一千五百余人争购。泰兴县河头庄合作社有一船粮运到野庙合作社,半路上给群众截住不准走,强买下来。所以形成粮食恐慌,主要是部分地区杂粮歉收,发生灾荒,部分存有粮食的农民见现在麦苗冻坏,准备存粮渡荒。   江苏省委、省财委对上项问题已作了各方面的紧急措施,首先抽调足够数量的杂粮支援苏北。一面解决粮食紧张的局势,一面缓和猪子急於求售的心里。其次是提高杂粮的季节性差价,动员群众卖出一部粮来,并稳定紧张情绪。猪子的问题,乘年节需要,大力组织私商内销和北猪南流至无锡、苏州等城市,猪业公司并在海安、大泗庄等地试行预购。棉花问题,坚决贯彻计划收购,但估计这些情况,在越接近旧历年关,将会更严重些。靖江县关於靖江市场的专题报告上以及各该县的负责同志说:“如有带头引线的人,在卖猪、收棉、粮食供应等问题上,暴动是很易发生的”。   来源:新华通讯社编《内部参考》1953年1月22日。